一、适合女人的中药有哪些
1.川芎
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开郁燥湿等功效,是著名产后方剂“生化汤”中重要的一味中药。唐朝《日华子本草》中有着很高的评价:“治一切风,一切气,一切劳损,一切血,补五劳,行气开郁,活血止痛,对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等非常有效。”
2.八珍
八珍汤有人参、白术、白茯苓、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炙甘草共八味药材,因此得名“八珍”。这几味药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当归、川1芎、芍药、地黄养血,其补血与补气是同步进行的。
3.益母草
益母草可祛淤生新、活血调经、利尿消肿,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胎漏难产,胞衣不下,产后血晕,瘀血腹痛,跌打损伤,肾病水肿,小便不利,尿血,痈肿疮疡。《本草蒙筌》认为它有“去死胎,安生胎,行淤血,生新血”的作用。由于益母草性微寒,尤其适合于血量较大、血色红、怕热的产妇。
4.黑枸杞
黑枸杞是一种中药,也是一种食材,还是一种茶,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能起到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补肾益精、预防癌症、生津止渴、改善循环、补血安神、改善睡眠、明目等多种作用。
5.当归
从我国南北朝开始,当归就被视为补血活血珍品。它能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泽颜润肤、生肌强体、延年益寿。在保护女性健康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研究还发现,当归可以促进雌激素分泌,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循环血量,营养皮肤。
6.葛根
葛根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之一,葛根中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可调节雌激素水平,对骨质疏松、更年期或是正进入更年期的绝经、闭经、潮热、心火燥烦、睡眠质量不好、便秘等综合症有明显改善。
7.人参
最名贵的补气中药之一,味甘、微苦,性微温,功能大补元气,益智安神,为补益保健之佳品。
8.黄芪
性微温,味甘,功能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适用于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痛疽不溃,内伤劳倦,脾虚泻泄,脱肛及一切气衰血虚之症。
9.红花
藏红花具有疏经活络、通经化淤、散淤开结、消肿止痛、凉血解毒的作用,有“女性保护神”的美誉,对更年期综合征、月经不调、失眠、烦躁等有很好的疗效。
10.四味
四味”指的是四味药材,即当归头、白芍、熟地黄和黄芪。该汤补气之功来行血、补气补血的功效、既能养身,又能治病。
二、气虚证和血虚证的表现
1.血虚证的表现
血虚证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或暗黄、唇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妇女行经量少、延期甚至经闭等。可采用补血的药物治疗。一般的血虚证,可选用阿胶制剂、当归制剂、鸡血藤片、何首乌片、归脾丸等。
常用的补血药物有:当归、熟地、阿胶、何首乌、鸡血藤、白芍等。
常用的补血食品有:动物血、动物肝脏、动物脊骨、黑芝麻、黑木耳、红糖等。
2.气虚证的表现
气虚证主要表现为少气乏力、语音低微、呼吸微弱、食欲不振、食后腹胀、腹泻或便溏、易出汗、怕风寒、易感冒、脉虚或无力等症状。可采用补气的药物治疗。注意:补气药物多为温性,凡阴虚火旺者不宜用。
常用的补气药物有:人参、党参、太子参、黄芪、山药、刺五加、白术、莲子、白扁豆、大枣、甘草等。
常用的补阳药物有:附子、鹿茸、海马、海狗肾、鹿鞭、狗鞭、蛤蚧、巴戟、肉桂、冬虫夏草、九香虫、杜仲、续断、狗脊、骨碎补、补骨脂、肉苁蓉、锁阳、淫羊藿、菟丝子、枸杞子、韭菜子等。
三、食疗
1.凉拌益母草
材料:益母草(克),胡萝卜(50克),木耳(50克),银耳(50克)。
做法:将益母草入开水锅中焯透,取出沥水,切段,将胡萝卜片,木耳,银耳入开水锅中焯透,所有材料放入碗内,加适量精盐,味精,醋,香油,蒜泥拌匀,即可。
Tips:妇女产后多因分娩时产创和失血,导致血虚和血淤。产后血虚多表现为头晕,发热,大便困难,缺乳,身痛,手足抽搐等。产后血淤型有腹痛,发热,恶露不尽等症。
2.逍遥粥
材料:柴胡10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粳米10克。
做法:柴胡、白芍、川芎以水煎煮,去渣留汁,入梗米煮粥,粥将成时加入冰糖适量,稍煮即成。
3.蘑菇红花汤
材料:蘑菇30克,红花6克,黄瓜克。
做法:把炒锅用武火烧热,加入素油,六成熟时,下入姜、葱爆香,加入清水毫升,烧沸,加入蘑菇、黄瓜片、红花、盐,用中火煮15分钟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