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里面“气血津液”是人体的中药组成成分,也是非常中药的功能成分。气血为维护机体正常功能之物质基础,气可以推动血液运行,血可以运载气,气血相互滋生,气虚则血少、血少则气虚。
那么,补气血的中药有哪些?
1、血虚证的表现
血虚证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或暗黄、唇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妇女行经量少、延期甚至经闭等。可采用补血的药物治疗。一般的血虚证,可选用阿胶制剂、当归制剂、鸡血藤片、何首乌片、归脾丸等。
常用的补血药物有:当归、熟地、阿胶、何首乌、鸡血藤、白芍等。
常用的补血食品有:动物血、动物肝脏、动物脊骨、黑芝麻、黑木耳、红糖等。
2、气虚证的表现
气虚证主要表现为少气乏力、语音低微、呼吸微弱、食欲不振、食后腹胀、腹泻或便溏、易出汗、怕风寒、易感冒、脉虚或无力等症状。可采用补气的药物治疗。注意:补气药物多为温性,凡阴虚火旺者不宜用。
常用的补气药物有:人参、党参、太子参、黄芪、山药、刺五加、白术、莲子、白扁豆、大枣、甘草等。
常用的补阳药物有:附子、鹿茸、海马、海狗肾、鹿鞭、狗鞭、蛤蚧、巴戟、肉桂、冬虫夏草、九香虫、杜仲、续断、狗脊、骨碎补、补骨脂、肉苁蓉、锁阳、淫羊藿、菟丝子、枸杞子、韭菜子等。
吃中药的禁忌:补益中药并非人人适合
补益中药是能补充人体气血阴阳不足,改善脏腑功能,增强体质,提高抵抗疾病能力的药物,也叫补虚药或补养药。补益中药用于中老年人的养生保健,应该是在身体非常虚弱,或已患有慢性疾病的情况下采取的养生保健方法。其实,补益中药主要适用中老年人中体质偏于虚弱的人群,身体强壮的青年人没有必要服用补益中药。
补益中药并非适用于各类人群。儿童及青少年人群应尽量避免服用补益中药。中医学认为,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应该按照人体的正常规律成长。如果儿童服用过多的补益药,就像拔苗助长一样,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有些儿童服用过多的补益药,结果出现性早熟及发育异常。青壮年时期血气方刚,身体强壮也没有必要服用补益中药。青壮年人如果因为某些原因而引起身体虚弱,可以在医师的指导下酌情服用补益中药。所以,补益中药主要适用于体质虚弱的中老年人。
调养气血名方:“逍遥散”
逍遥二字,最早见于《庄子·逍遥游》。观其名,知其效,意思是吃了这种药,心情开朗,烦恼抛诸脑后,好似神仙一般逍遥快活。我自从事临床工作以来,时常被逍遥散的神奇功效所折服,对其情有独钟。
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治妇人诸疾》,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话说宋朝的时候,皇帝非常重视医药,建国之初,兵荒马乱,老百姓疾病甚多,身体状况也不好。宋朝皇帝建国以后,立志让社会稳定,休养生息,解百姓之疾苦。朝廷让老百姓献方,认为只要掌握了好方剂,治病的钥匙就找到了。于是宋代搜集了大量的医方,很多人都以搜集良方为荣。宋朝政府把良方搜集出来以后,整理了出了几部大型的方书。其中《太平惠民合剂局方》就是其中一部。这部书是皇帝命令当时的太医局编写的,然后不断修订,直到南宋时还在增补,我们现在使用的很多名方,都是出自这部书,比如牛黄清心丸、苏合香丸、紫雪丹、四物汤、藿香正气散等,其中就有我们今天讲的逍遥散。
逍遥散由柴胡9g当归12g生白芍9g白术9g茯苓9g甘草6g薄荷6g炮姜3g组成。主治肝郁血虚所致的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见往来寒热,或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舌淡红、脉弦而虚者。肝郁血虚,脾土不和;气机不疏,往来寒热,肋胁痛胀;肝脾失调,神疲食少,气血失和。方以柴胡疏肝解郁;当归、芍药补血养肝;白术、茯苓健脾理中;薄荷、生姜疏散条达;甘草和中健脾,诸药合之,肝郁得解,脾虚得补。肝脾之治,贵于疏解调和,气血之治亦贵于斯。见肝之病当先实脾,见脾之病当以疏肝;脾气健,则营血有源,肝有所藏;肝气舒,则气机条达,脾有所主。二者互依互存,有生有制,是维系后天气血之脏。所以治疗肝脾,气血之病,莫过于疏解、调养,使其“和”之。肝脾调则气血和,人逍遥。故逍遥散是调和肝脾,调养气血的代表方剂。
临床上逍遥散的用途非常广泛,只要有逍遥散的适应症,应用本方大都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往期精品文章:
《人体器官衰老时间表》别等坏了再去养!送你一套全身保鲜秘诀~原创十二经络循行走向动态图,所有穴位已包括(值得收藏)最全的健康十表,囊括所有,看到的都存下了!~
原创五脏六腑器官分布知识图,带你进入人体奇妙的世界~
儿童白癜风的原因早期白癜风要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