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发现!
金庸小说中《九阴真经》
作者黄裳确有其人!
墓葬就在抚州崇仁!
历史上的黄裳是皇帝钦点的状元
官至礼部尚书
为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
▽
金庸小说中《九阴真经》作者为黄裳(网络图片)
今年10月30日,著名武侠小说泰斗级作家、《明报》创办人金庸先生逝世,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悼念、缅怀的热潮,人们都在谈论重温他笔下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和那个快意恩仇的江湖。
(网络图片)
读过金庸小说的人都知道,《射雕英雄传》里绝世武学秘籍《九阴真经》的作者是武学奇才黄裳,他所写的《九阴真经》影响了整个武林几百年。小说中的黄裳本是大内文官,却从道藏经书中无师自通,内外兼修,自学成为绝世高手。
《九阴真经》作者黄裳确有其人▲黄裳像
黄裳(—)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生活于北宋中晚期,是北宋神宗五年(年)状元,为官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卒赠少傅,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黄裳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语明艳,颇有柳永之风,流传甚广。
据了解,元丰五年,神宗皇帝在集英殿亲试进士。省试结果,黄裳名列第五。这个成绩本来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哪知道,黄裳十余年间已经拥趸无数,其中一个粉丝名叫赵顼,就是当今皇帝。神宗拍着他的试卷,金口玉言“此乃状元也!”
近人陈国符先生《道藏源流考》一书中考证宋徽宗访求天下道教遗书刻板的经过颇详。徽宗于政和三年下诏天下访求道教仙经,所获甚众。政和五年设经局,敕道士校定,送福州闽县,由郡守黄裳役工镂板。所刊道藏称为《政和万寿道藏》,共五百四十函,五千四百八十一卷。黄裳对道家的发展贡献很大,黄裳刊印道藏的名气很响,后来明教刊印经书,也借用他的名字,历史上明教还把他作为本教的人物。陆游《渭南文集卷五·条对状》:“明教伪经妖像,至于刻版流布。假借政和中道官程若清为校勘、福州知州黄裳为监雕。”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黄裳的祖先很早就在乐安县做过管地方武装的官员,他的上祖就懂武功。黄裳有“武人”血脉,历史上宋徽宗又要求黄裳去搜集天下道教的书籍,黄裳虽是文状元出身,对武功一定也有很高的造诣,写出《九阴真经》或类似的武学秘籍就不奇怪了。金庸先生在小说中将黄裳作为《九阴真经》作者也是有一定历史依据的。
黄裳墓葬现坐落在崇仁县▲黄裳的墓葬坐落在崇仁
早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黄裳的墓葬就在崇仁县黄坊村锅形山被该县考古人员发现。经考证,该墓原葬在我市宜黄县,清道光18年因宜邑(今宜黄县)变迁而改葬崇仁县。80年代初发现黄裳墓上面有墓冠和墓碑,下面有墓志铭,后该墓被黄坊村的黄氏后裔进行了重修,重新竖起3块青石墓碑。记者在该墓地墓碑上看到刻有:“宋祖礼部尚书黄公讳裳字冕仲号元吉行三十先生墓”等字样,年已成为县人民政府文保单位。
▲当地的“黄氏宗祠”
在崇仁县许坊乡黄坊村有余户村民中,近七成左右的人都姓黄,为黄氏后裔。当地的“黄氏宗祠”中,所奉始祖即黄裳,宗祠中还保存有黄裳画像。黄坊村的族谱上也明确记载了始祖黄裳的相关资料。
▲崇仁县文化馆原馆长杨跃雄
▲杨跃雄于年所拍清道光十八年所修黄裳墓照片
最先发现黄裳墓的崇仁县文化馆原馆长杨跃雄,展示了他于年所拍清道光十八年所修黄裳墓照片。杨跃雄表示,黄裳墓葬保护的意义和价值较大,主要在于当前只有崇仁存有这个墓,虽然他是福建南平人,当地地方志有过黄裳墓记载,但如今南平并没有保存下来黄裳的墓。
▲杨跃雄解说黄裳墓
针对黄氏家谱记载黄裳担任过抚州太守一事。杨跃雄认为,正史上有记载黄裳担任过知福州(福州太守),但官方资料并没有任过抚州太守的记载,这个不能确定,家谱的记载也有可能存误,这在历史上不是没发生过,至于是写错还是另有原因就不得而知。
新闻多一点:黄裳的词作永遇乐天接重云,月临残腊,时有幽意。
化作瑶池,纷纷戏蝶,一色非人世。
无情征雁,乘风南向,怅望言情难寄。
暖惊梅,先传芳信,夜来万宝春至。
中齐胜境,东藩和气,自有名园佳丽。
一梦休嗟,三千好客,何处寻珠履。
小堂人静,尊前清书,好惜岁华如逝。
管弦中,金杯更劝,朱颜皓齿。
雨霖铃天南游客。甚而今、却送君南国。
薰风万里无限,吟蝉暗续,离情如织。
秣马脂车,去即去、多少人惜。
为惠爱、烟惨云山,送两城愁作行色。
飞帆过、浙西封域。到秋深、且舣荷花泽。
就船买得鲈鳜,新谷破、云堆香粒。
此兴谁同,须记东秦,有客相忆。
期待有关部门
对这一珍贵的文物加以保护涨知识的小伙伴
转发并点亮右下角的“”
让更多人知道吧!
来源:记者李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