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动物九香虫

物动本章导读

本物种为兜蝽科动物九香虫Coridiuschinensis(图1)。

本草考证

始载于《本草纲目》,曰:“九香虫,产于贵州永宁卫赤水河中。大如小指头,状如水黾,身青黑色。至冬伏于石下,土人多取之,以充人事。至惊蛰后即飞出,不可用矣。”综上所述之形状与生态与今之蝽科动物九香虫相符。

图1.九香虫

生境分布

通常一年发生一代。越冬成虫次年4月上、中旬开始活动,5月上旬迁至南瓜苗上,5月底开始产卵,6月上旬大量产卵至8月中旬,6月上旬至8月下旬孵化,成虫于7月中旬至8月中旬陆续死亡。新一代成虫于7月底至9月中、下旬羽化,9月上旬至10月上旬陆续进入越冬。九香虫的寄主植物有南瓜、冬瓜等瓜类作物,据田间观察,九香虫对南瓜、冬瓜的藤叶有明显的嗜食性。通过大量的田间调查和饲养发现,低龄若虫在田间的丝瓜植株上,均很难生存发育到成虫,而逐渐转移到南瓜藤叶上去。分布于我国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采制

干燥全体入药,药名九香虫,亦称黑兜虫、打屁虫。春、秋两季均可捕捉。放于罐内,加酒,盖紧,将其闷死。或置沸水中烫死,取出晒干或烘干(图2)。

图2.药材九香虫

功能主治

咸,温。归肝、脾、肾经。具有理气止痛、温中助阳之功效。主治胃寒胀痛、肝胃气滞作痛、肾虚阳痿、腰膝酸痛等。

声明:本文摘自版《中国药用动物志》、版《中国药用动物原色图典》、版《中国药典》、版《常用动物药材识别图鉴》,由中药资源监测与服务平台编校发表。若文章作者或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在







































白癜风的治法
北京中科皮肤病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uxiangchonga.com/jczy/23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