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鹿(摄于湖南浏阳)
本品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因其为鹿密生茸毛的幼角,故名“鹿茸”。
NO.1前人经验
1
《神农本草经》记载:“(鹿茸)味甘,温。主漏下恶血,寒热,惊痫,益气强志,生齿不老。角,主恶疮痈肿,逐邪恶气,留血在阴中。”
2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鹿茸)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筋健骨,治一切虚损,耳聋目暗,眩晕,虚痢。”
3
清·徐大椿·《药性切用》记载:“鹿茸,甘咸大温,入肾命而助阳暖胃,益髓添精,为虚劳、痿痹无火专药。去毛,酥炙,酒炙,盐水煮任用。”
鹿茸(摄于湖南邵东)
NO.2功效主治
鹿茸,甘、咸,温。归肾、肝经。主要功效有: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固冲任,托疮毒。
1
壮肾阳:本品甘温补阳,禀性纯阳,可峻补肾阳,适用于肾阳虚衰之形寒肢冷、阳痿早泄、宫寒不孕等症。
2
益精血:本品甘咸滋肾,为血肉有情之品,可补益精血,适于精血不足之诸虚劳损。
3
强筋骨:本品入肝肾经,既可壮肾阳,又可益精血,故能强筋骨,适于肝肾亏虚、筋骨失养之筋骨痿软、发育迟缓等症。
4
固冲任:本品甘温,既可补肝肾,又可益精血,兼能固冲任,适于肝肾亏虚、冲任虚寒、带脉不固之崩漏带下。
5
托疮毒:本品能补肾阳、益精血,以托脓毒外出,适于久病疮疡之塌陷不起、久溃不敛。
用法:每日1~3g,研末,分3次冲服,或入丸散。
现
代
研
究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鹿茸含有微量元素、多肽、多糖、多胺等成分,有促进神经再生、调节免疫、抗氧化等作用。
鹿角(摄于广州)
NO.3参考资料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8.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冉先德.冉氏释名本草[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
任艳玲.《神农本草经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1.
[清]徐大椿撰;伍悦点校.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附:药性切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1.
晋大鹏,胡志帅,陈书明.鹿茸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10(02):67-68+73.
音频:连翘
图片:山人文字:山人
谢谢聆听,谢谢阅读,谢谢白癜风权威联合诊疗中心北京哪里医院看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