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返乡,从生态黄柠檬开始。最早,我们认为不管理,生态黄柠檬也可以多多多的结出来。
刚开始我们就割草,做酵素,喷酵素,其他啥也不做管理。
第一年产量达到化学产量的1/10。我们深刻领悟——有收无收靠水,收多收少靠肥。生态种植也是需要肥的,后来我们生态种植黄柠开始用羊粪、兔粪,用菜籽饼。
第二年比之常规种植,1/的产量,约等于绝收,我们几乎就崩溃了。这时,同行非常有经验的小伙伴,认真分析我们地块以后得出结论——土壤缺乏有机质、缺乏营养元素。哎,多么贫瘠的土壤,柠檬树也因此多病多灾,仅天牛就可以一年摧毁20-40棵树。
土壤贫瘠,树木凋零,产出的果子数量当然令人心生怜惜。最终,我们明白土层厚度连20cm都不到的土壤,是不适合种柠檬树的。虽然过去的几十年里这样的土壤养育着在土地上的人们,但现在我们是应该让这样的土壤休养生息了。
我们不断调整,一方面保留好土壤上的柠檬。另一方面,在我家外婆家二姑家的好土壤里种上柠檬树。这也是我最初决绝回农村的源动力。
从第三年开始,通过不断割草补充羊粪,我们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再施菜籽饼。柠檬的总产量依然不高,就7-8千斤,但单位产量还是上升了,能达到常规产量的1/6左右了。
看完前面的唠叨,你一定会问:就看到你割草,施肥。病虫害是怎么管理的呢?
是的,柠檬属柑橘类科,病虫害严重。我们这几年经历的,对生态柠檬影响最大的病虫害有三类:天牛——掏空树体;红黄蜘蛛——导致落叶严重;九香虫——直接把果子的水分给吸走。当然这三类,在化学种植里,根本不算什么问题。
对于天牛,刚开始我们把它们从树洞里掏出来,用石灰用泥土堵上洞,都不管用,最终我们选择放弃。在没有啄木鸟的世界,天牛自会泛滥,除非用大量的农药,让其不敢近身柠檬树。但,这是我们的底线。
对于红黄蜘蛛,我们用酵素,也自制石硫合剂,用沼气水。。。效果甚微,最终我们也选择放弃,不做任何管理。
但对红黄蜘蛛,乃至锈壁虱螨虫真正有效的办法,则是种上藿香蓟。这也正是我们生态青柠园从未遇到过红黄蜘蛛的原因。所以我们尝试在生态黄柠园引入藿香蓟,是否能试种成功,还需要一年的时间观察。
我们到农村呆了5年多的时间。老妈(岳母)不时唠叨,三年能出一个手艺人,但一辈子不一定能出个庄稼汉。回过头来看,起初两年基本上是自然农法来一下,朴门农法折腾一个月,但因缺少基本功几乎无成长。从第三年开始,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再到理论,有所成长,不过平均下来,也是一年的时间才能吸收内化几个生产管理经验。
九香虫的防治经验获得,花了我们1年的时间。最早发现九香虫对黄柠檬的破坏,是在年。九香虫趴在柠檬上吸汁儿,吸完汁儿以后,柠檬外观正常,但里面已经枯竭,最终只能切开以后才能发现。
我们可以忍受产量降低,也能忍受果树倒下,但不能忍受果子外强中干。所以防治九香虫,成为我们今年生态黄柠最重要的生态种植突破点。
第一个办法,我们模仿果实蝇防治,用一些引诱剂。市场上没有针对九香虫的引诱剂,我们用生物菌、酵素,但没有任何效果。
第二个办法,我们考虑请人来抓。计划方案是:我们通知乡亲要收购九香虫,0.5-1元/只,但是无人理采。后来想请孩子们来捉,捉完以后收购。但是不得不面临一个风险,孩子如果摔了,责任全部在我们。这样的风险我们担不起,不得已,放弃了这个办法。
后来,我们又采取第三个办法,用诱虫灯做实验。经过一个月的观察,差不多一个礼拜能遇见1-2只九香虫。第三个办法再次失败。
不得已,我们选择病急乱投医。要不喷一下沼气水,要不喷一下烟叶水吧。
最终惊奇的发现,喷烟叶水能有效趋避九香虫。我们喷完一次烟叶水之后,柠檬地里,半个月的时间,看不见九香虫的踪迹。总算,乱投医也给投好了
我们生态青柠,外观也好,产量也还不错;生态黄柠就不那么容易了,外观不俏,产量很低。正如我们的返乡,或快或慢,或容易或艰难。
一方面是因自身条件,另一方面是因周围的资源禀赋,返乡的成长自然不一样。但,每一个生命都很特别,都富含特别的能量。
推荐阅读
▼
木耳很好,吃点野生的
生态咸青柠制作步骤及食用方法
爬山,找吃草的牛
我们年轻人跑了一趟森林
我们村里人儿一起去旅游啦
在眷村,我们一起过中秋节(一)
在眷村,我们一起过中秋节(二)
中国人为廉价食物付出的代价太沉重!
为农民代言,还是为商业资本站台?
为了种植出生态火龙果,我们从佃农干成了长工
为了更有效的改变乡村,我们打算建一个乡村图书馆
我们把垃圾拉下城去
?赞赏随心乡村更美好
「柠檬君」
重建一个村胜过北上广
重建一个村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