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农家人的智慧语言,你都听过哪些

白癜风应该吃什么药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50920/4698984.html

点击上方“灞水家园”   在农村,俗语的经典方式之一,就是以“四最”形式存在的俗语。有种问一答四的味道。例如,有一秀才问老农:"何处清净?"老农答:“绝户坟、穷人门、散戏台子、死鸟的笼。”寥寥数语,用四个极其常见的、典型的农村场景,就表达出了清静的特点。稍有社会阅历的人,听之,再细细琢磨,无不为其精炼、传神叫绝。四最黑:月黑头,鬼打墙,乌鸦叼着屎巴牛;四最累:挖完河,打完墙,割了麦子,再把水泥扛;四最白:下大雪,粉白墙,孝子牵着白绵羊;四最凉:井里的砖,猫鼻子尖,光棍的被窝,三九天;四最膈应人:新白鞋上沾泥点儿,新衫上面没扣鼻儿,半道想起忘锁门儿,如厕后面站个人儿;四最毒:云里的太阳,门缝儿的风,蝎子的尾巴,后娘的心。“门缝儿的风”素有“贼风”的叫法,风小危害大。农村的老人们经常会说:“最毒过堂风”,就是因为晚上人们无防备意识,寒湿气较重的穿堂风浸入人体后,人会出现莫名的高烧、拉肚子和关节痛的症状。四大红:杀猪的盆,庙上的门,大姑娘裤子、火烧云。四大紧:新娶的媳妇,新合的门,失了火、掉井里人。四大窄:墙头上跳舞,毛毛虫道上遛弯,酒盅里洗脸,盖鞭稍儿睡觉。四大嫩:小茄苞、嫩豆角,大姑娘的mm、小孩儿的雀儿。四大黑:包文正、黑驴圣,铁匠的脖子、大车的轴。四大娇:木匠斧子、瓦匠刀,光棍的行李、大姑娘的腰。四大绿:大葱叶儿,西瓜皮,王八盖子,邮电局。四大白:天上的云,地上的霜,女人的pigu、白菜帮。四大歹毒:雨后的太阳,独头的蒜,光棍子的小鸡,金刚钻。四难听:老婆子笑,野驴叫,刮锅煤,锉锯条。四大惹不起:“娘娘葱,独瓣蒜,仰头女,低头汉。”“娘娘葱”是越冬打籽后,生出来的葱。娘娘葱能开花,外观挺美,实则口感辛辣,有麻醉性剧毒。用这种葱代指心狠手辣、富有迷惑性的人。此处有的地方说成"青皮萝卜",意同。“独瓣蒜”是一种没有分瓣的蒜。这种蒜体小,却极辣。在农村,“独头蒜”往往代指独来独往,作风狠辣的个人。“仰头女”是农村特指“女汉子”这类人。仰着头行走的女人,都非常霸气,不好相处。“低头汉”是指低着头走的汉子。低头汉常常在心机上下功夫。用“低头汉”是来形容整天低头盘算,擅长玩心机的人;还有一种说法,“低头汉”也指默默耕耘的老实人。现在读读想想,那绝对称得上“句句都是经典!”   在关中,俗语作为大众化语言,肯定就躲不开人的器官。为了表达爱憎,反差性越突出的器官,用的频率就越高些。譬如“尻子”。既能表达爱,也能表达“人民内部”的那种憎。其实,这就是“比喻”在语言中的灵活应用而已。关中人把屁股叫尻子。尻子可以表述神秘、萌动的爱意,也能表达深深的憎恶之情。“嫂子的尻蛋子,有兄弟的一半子。”“小姨子的尻蛋子,有姐夫的一半子。”这两句就表达了一种亲密、不忌讳的爱意。由于大家知道的原因,时常还以它来表达一种强烈的憎恶感情。尻子嘬得紧的很——是讽刺那种或胆子小、或明哲保身、在关键时刻或该说话时不说话的人,是把其嘴巴比作尻子了;尻子松——是指那些胆小怕事,或临阵胆怯,向后缩的熊人。也称“怂货”;尻子客——泛指溜须拍马,八面玲珑随风倒,看人下菜碟儿,两面三刀,见啥人说啥话之类人物;舔尻子——拍马屁,巴结人;尻子沉——身子懒、坐得住的人;尖尻子——没有当官的命,坐不稳领导位子的人;猴尻子——意思既与上述尖尻子有相同处,又有不同处:是说就像好动的猴子一样,坐不住;烂尻子——烂嘴,管不住嘴巴,说是道非,戳弄是非,胡说八道的人;屎尻子——人品不好,名声不好,为人做事手脚不干净的人,俗称“一沟子屎痂”;臭尻子——乌鸦嘴;大尻子——马大哈,大而化之,说话做事不大负责任的人,俗称“怂管娃”。二母尻子——本意指公、母难分的狗,引申为形容言行不一,举旗不定,甚至出尔反尔的人。精尻子撵狼——耍胆大。当地民间一句歇后语。想想,光屁股撵狼,确实够胆大了。先不说生命有无危险,也不怕狼把他的命根子吞了去,那麻烦可就大了。此说意在揶揄那种莽撞的愣头青、傻大胆、二杆子的莽撞吧。脸厚的和尻子一样——是讽刺那些脸皮厚的人;踢个响尻子——既指踢人屁股很重带响,亦比喻当面揭短,使其难堪;把不住尻子门——讽刺那种管不住嘴,到处搬弄是非的人;抠尻子,唆(suo)指头——讥讽那种啬皮货:抠了屁股眼后,连手指头上沾的屎渣,都要用嘴舔干净;唆,吮吸之意。稀屎尻子——是讽刺那种做事情窝囊不清爽,留后遗症,要别人“擦屁股”;把尻子夹紧,少屄干——骂人的狠话,让别人闭上嘴巴少罗嗦。对其嘴巴的一种双重比喻:不仅比作屁股,还比作女人的下体。伤脸墩尻子——丢人丢到家了;尻子咬(niao)了——不安静、不稳当、不本分、轻贱。多数情况下,也指爱许愿,又兑现不了。尻子长了虫——好动,躁动,不安分,不老实,不安静,乱折腾,瞎折腾。   俗语的儿童化形式——童谣。它具有鲜明的童趣意味,是俗语的启蒙阶段,其中就包含着俗语的要素。1、罗罗面面,油馍串串,猪肉扇扇,蜂蜜罐罐,我娃是个福蛋蛋!福里生,福里长,从小就能把福享。2、屎巴牛点灯,点出个先生。先生算卦,算出个黑娃。黑娃敲锣,敲出个她婆。她婆碾米,碾出个她女,她女刮锅,刮出个她哥。她哥上柜,上出个他伯。他伯碾场,碾出个黄狼。黄狼挖枣刺,挖出个他嫂子。3、羞、羞、把脸抠,抠个渠渠种豌豆。人家豌豆打一石(dan),咱的豌豆打一马牙罐。4.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金疙瘩,银疙瘩,还嫌不够;天在上、地在下,你娃嫑牛!走一步退一步等于没走。一头驴两头牛都是牲口!5、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灭了回家睡。奶奶不叫爷爷睡,爷爷在茅子开大会。6、月亮月亮跟我走,一下走到场门口。场门口,一斗麦(mei),送到碾子没人推。公鸡推,母鸡簸,鸡娃儿跟着拾麦颗。老鼠擀面,猫烧火,(麦娃)坐在炕上捏窝窝!7、猴娃,猴娃搬砖头,砸了猴娃脚趾头。猴娃,猴娃你包哭,给你娶个花媳妇。娶下媳妇阿达睡?牛槽里;铺啥呀?簸箕;盖啥呀?筛子;枕啥呀?棒槌。棒槌、棒槌骨碌碌,猴娃媳妇睡得呼噜噜。8、箩箩,面面,杀公鸡,擀细面。婆一碗,爷一碗,两个小伙各半碗。9、谁跟我、摇尾巴,一脚踢到沟底下。沟底下,有狼哩,把娃吓得胡藏(qiang)哩。10、咪咪猫,上高窑。金蹄蹄,银爪爪,上树树,逮雀雀(qiaoqiao)。逮下雀雀喂老猫。11、嘚嘚,喔喔!额(我)给财主干活,财主嫌我吃滴多,额给财主巴(拉:拉屎)一锅!财主嫌我吃滴少,额给财主巴一袄!12、队长用钱一句话,会计用钱帐上挂,出纳用钱抽屉拿,社员用钱求菩萨。13、月明夜、亮晃晃,开开城门洗衣裳。洗得干干净净的,捶得邦邦硬硬的。打发哥哥穿整齐,提上馍笼走亲戚。14、月亮爷,明晃晃,我在河里洗衣裳。洗得白,捶得光,打发娃娃上学堂。读诗书,写文章,一考考上状元郎。喜报送到你门上,你看排场不排场。15、泥瓦匠,住草房;纺织娘,没衣裳;卖盐老婆喝淡汤;种田的,吃米糠;炒菜的,光闻香;编席的,睡光炕;做棺材的死路上。16、饿死、饿活,不给财东干活。豆豆麦仁、短把勺,想搂稠的艮不着。早上吃饭晌午端,中午吃饭日压山,晚上喝汤鸡叫唤。你看可怜不可怜。17、胡宗南,太凶残,抓丁讹钱没个完。打日本,不上前,内战把兵都出全。特别队,清乡团,想把好人都杀完。要想免去灾和难,赶快打垮胡宗南。18、鸡娃多了能下蛋,娃娃多了人心乱。如若不信这些话,听我来把口歌念:老大得病老二看,老三提个大尿罐,老四拿个蒸馍转;老五要吃biangbiang面,老六烧火老七擀,老八回来占老碗,老九见了连锅铲,老十气得干瞪眼。他大他妈都满怨,你看娃多谄不谄。19、亲家母,你来咧,端个板凳你坐下,咱俩说说家常话:自从你女到我家,由十七,到十八,头不梳,脸不洗,一天到晚睡得美。叫你娃,洗个碗,她拿碗去叫狗舔;叫你娃,洗个锅,清鼻流到锅耳朵;叫你娃,倒个灰,坐到粪堆就捉虱(sei);叫你娃,看个磨,坐到磨坊就睡着(chuo)。20、一家四口人,都来把家分。老大胡子长,分了一间房;老二胡子短,分了一个碗;老三没胡子,分了个驴蹄子;老四爱喳喳,分了个烂刷刷。谁也不要妈,后院把猪拉。四个都是“狼”,长大忘了娘。21、我大(爹)爱吃山核桃,把我卖到山旮旯。桌子擀面实实高,板凳擀面折断腰。半截擀杖没牙刀,漏气风箱要我烧。我妈只图把我卖,我受的难过谁知道?天知道,地知道,剩下就是我知道。拄擀杖、骂媒人,媒人真是没良心。说下(ha)这媒烂舌根儿!22、树上的喜鹊叫喳喳,左眼跳得扑塌塌。黄狗黄狗你卧下,媒人媒人你坐下。叫我给咱(ca)烧茶吵芝麻,吃饱喝够再说话。23、你大伯(bei),你听着:咱娃没长下(ha)十七八,看不了钥匙当不了家,千万给寻个好阿家(婆家)。24、一二三,上渭南,渭南有个毛老汉,吃你饭、砸你锅,把你吓(ha)得钻鸡窝,鸡放屁,你着(chuo)气,鸡拉胡胡你唱戏。25、月亮爷明晃晃,我到河里洗衣裳,洗得白白净净的,打发哥哥出门去。哥哥要骑花花马,妹妹要坐花花轿,出了南门打三炮,你看热闹不热闹。 朋友们在一起聊侃时,一句诙谐幽默的俗语,就能扫去了一天的疲敝和忧郁的心情。偶而再冒出来几句乡音,又增添了几分亲情,尤其梦呓般的关中俗语,使他经常成了调侃的话语人,取乐的中心。关中方言俗语历史之悠久、内容之丰富、含义之广泛、形容之准确、哲理之深奥,使我们经常很难用现代语言讲透彻。可以说,它是活着的历史、动着的历史,是由生活在黄土地上勤劳勇敢的关中人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是鲜活的、知识的、原生态的汉语,是古汉语的“活化石”。作为关中农民特有的语言形式,关中俗语,就是关中方言中最耀眼的明珠。关中俗语固有的创新力,决定它本身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可它也需要不断地传承,需要不停地拓展生存途径。留住根文化的火种,才能增强关中人的文化自信。

这篇文章,可是让作者费劲

这些俗语大家都知道吗?

小编可是长知识了!

你们还有要补充的吗?

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和作者交流哦

作者简介

路楠,笔名云境禅心。灞桥区作协会员,乡土文化作家。年在多种媒体发表作品篇,共计21万字。其中七篇被录入“美篇”精品库;《“百草园”里斗兽记》在“文化灞桥”刊物上刊载。《白鹿原出了个最美的村》包装打造出西车村这个“网红村”。具体情况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uxiangchonga.com/jcpz/67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