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支架术后顽固性胸痛验案升陷汤合乌头

患者孙XX,男,54岁

首诊

主因“阵发性心前区疼痛10年,加重1年”就诊,患者10年前(年)出现心前区疼痛伴左肩部放射痛,医院就医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并置入支架1枚(具体位置表述不清)。规范服用西药治疗,每隔2年复查冠脉造影,先后置入支架总共6枚。既往高血压病史20年,糖尿病史30年。年开始患者在劳累时感觉前胸、后背发凉随即出现疼痛,含服硝酸甘油后症状无明显缓解,需热敷后症状能逐渐缓解。复查冠脉造影提示冠脉及置入支架均未见狭窄,无特殊处置。但患者仍时有症状发作,因此于年再次复查冠脉造影结论仍无需处置。明确告知患者上述症状与冠脉血管无关,可能与神经相关,医院行“神经阻断手术”,术后症状仍未见好转。每次发作时只能热敷加含服硝酸甘油。初诊时患者每天从早到晚24小时胸前不能离开“热宝”保温,每天发作2-5次,每次含服硝酸甘油1-2片,平均每天总量5-7片,丹参滴丸约40粒。舌胖质暗,苔黄腻白涎,脉弦滑,寸口弱。

予升陷祛瘀汤合乌头赤石脂丸加减,

处方如下:

黄芪20g党参15g柴胡10g升麻10g桔梗10g知母15g三棱12g莪术15g益母草30g山萸肉15g赤石脂30g川乌10g先煎草乌10g先煎附子10g先煎干姜10g荜拨15g

煎法:制川乌、草乌、黑顺片加1小勺蜂蜜先煎1.5小时,

余药用水和ml黄酒泡40分钟后共煎可日三次口服7付

复诊

患者诉胸痛程度较前减轻30%,但发作次数未见明显减少,仍怕凉、乏力,舌体胖,苔黄腻根厚,舌尖红。

中药汤剂在原方的基础上加大川、草乌,附子的用量,同时加瓜蒌薤白半夏汤

处方如下:

黄芪20g党参15g柴胡10g升麻10g桔梗10g知母15g三棱12g莪术15g益母草30g山萸肉15g赤石脂30g川乌15g先煎草乌15g先煎附子15g先煎干姜10g荜拨15g全瓜蒌30g法半夏30g薤白30g炙甘草10g通草10g

煎法同前,7剂

三诊

胸痛程度继续减轻,疼痛次数由每日2-5次,减至每日2次,无需服用硝酸甘油。但仍觉胸前区凉,但“暖宝”热敷时间略减少(中午可取下),后背痛。未觉舌麻。舌胖大暗,苔黄腻。

方药在5月15日的基础上去益母草、通草,山萸肉加至30g,干姜加至15g;加仙鹤草30g,九香虫10g,穿山龙60g。

煎法同前,18付

四诊

患者诉胸痛发作频率、程度较前减轻十之八九,现发作时每天只有1次,无需服药,能自行缓解,仍怕风、胸痛时汗出。

方药在5月22日的基础上知母加量至20g,生黄芪加量至40g,减荜拨,同时加用防风10g,葛根30g,14付

五诊

患者近日由于情绪因素致胸痛发作次数较上次就诊时增多,每日4-5次,但无需服用药物,有背部放射痛,并伴有汗出,感觉发凉。脉沉弦迟弱。

中药汤剂加大温阳活血的作用,将川、草乌,黑顺片、三棱用量加大,同时加用全蝎面、蜈蚣面及川椒。

具体组成如下:

黄芪40g党参15g柴胡10g升麻10g桔梗10g知母20g三棱15莪术15g山萸肉30g赤石脂30g川椒15g川乌18g先煎草乌18g先煎附子30g先煎干姜15g穿山龙60g全瓜蒌30g法半夏30g薤白30g炙甘草10g全蝎面3g冲服蜈蚣面3g冲服

煎法同前,10付

六诊

患者诉诸证均较前有所缓解,但仍存在。史老言效不更方,加强原方益气作用。

将党参15g换为太子参15g,生黄芪加至60g,炙甘草加至15g。

为继续改善患者症状,拟外用方乳香没药各10g,冰片3g,元胡30g,川、草乌各20g,煎后取汤液外敷,每日两次。

七诊

患者此次就诊诉胸痛症状几乎没有发作,之前后背前胸发凉需整日热敷,现已明显改善,仅需晨起预防性热敷,无舌麻木感,苔白腻边尖红,脉沉细短,寸弱。巩固疗效。

外用方加用止痛之荜拨,活血之地鳖虫,具体组成如下:

乳香10g没药10g冰片3g元胡30g川乌20g草乌20g荜拨30g地鳖虫30g

煎后取汤液外敷,每日两次

口服中药汤剂在7月6日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川乌、草乌用量至各20g,14付

八诊

患者复诊时诉胸痛症状完全缓解,“暖宝”在此次就诊前2日已经停止使用,胸冷解除。

按语

该患者10医院就医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并置入支架1枚。一直规范服用西药治疗,每隔2年复查冠脉造影,都需要再次置入支架治疗,现置入支架总共6枚。从年开始患者在劳累时感觉前胸、后背发凉随即出现疼痛,需热敷及含服硝酸甘油后症状能逐渐缓解。先后复查2次冠脉造影均提示冠脉及置入支架均未见狭窄,无特殊处置。但患者仍时有胸痛发作,术者明确告知患者上述症状与冠脉血管狭窄无关,可能与神经相关,医院行“神经阻断手术”,术后症状仍未见好转。每次发作时只能热敷及含服硝酸甘油。患者冠脉血管无新发狭窄,支架内未发生再狭窄,阻断神经的手术也做了,那为什么患者胸痛的症状仍未见缓解呢?

史老师经常给我们讲“太阳系”理论,即年意大利比萨大学MarioMarzilli教授等从冠脉微循环障碍方面提出冠心病的新机制——以心肌细胞为“太阳”,以严重冠脉狭窄、炎症、血小板和凝血、血管痉挛、微血管功能异常和内皮功能异常为“6大行星”引起的冠脉微循环障碍是其重要的发病机制。再灌注的临床实践告诉我们,不仅要重视心外膜冠脉血流,还应重视冠脉微循环的血流。冠脉微循环的完整性和充分组织灌注是再灌注成功的真正标准。冠脉微循环受损是决定AMI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中西医结合在微循环研究方面有显著优势,从微循环和血瘀证入手,开展后再灌注时代冠脉微循环障碍的中西医结合研究,阐明活血化瘀药的疗效机理,是中西医结合的重要研究方向。活血化瘀治疗在“后灌注时代”有望再创辉煌。中医理论体系从胸痹心痛认识,核心病机应是“阳微阴弦”,从气血升降、痰瘀浊毒概括。从整体系统把控,谨守病机,辨证施治。对微循环障碍改善或能有所裨益。

本例患者综合辨证为胸阳衰微、阴寒痼结、气陷血瘀,以“益气活血,温阳散寒、峻逐阴邪”为原则,初诊以升陷祛瘀汤合乌头赤石脂丸加味。服用1周后胸痛程度较前减轻30%,但发作次数未见明显减少,仍怕凉、乏力,舌体胖,苔黄腻根厚,舌尖红。内有痰热故合用瓜蒌薤白半夏汤,以通阳散结、逐饮降气。加通草、甘草更取导赤散之意。此后多次就诊,均以升陷祛瘀汤、乌头赤石脂丸、瓜蒌薤白半夏汤为底方,在此基础上逐渐加大川乌、草乌、黑顺片用量,活血化瘀力度逐渐加强,加用全蝎面、蜈蚣面、红景天,患者症状逐渐改善。在患者六诊时更加用中药外敷,效果更佳。方中川乌、草乌、附子先煎,史老师嘱咐患者均加1小勺蜂蜜先煎1.5小时以减缓其毒性。方中合用瓜蒌薤白半夏汤中有半夏,史老师在临床中并不避讳反药的使用,关键在于辨证准确则附子半夏同用亦无妨也。

欢迎转发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白癜风在什么医院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术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uxiangchonga.com/jcjj/3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