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是物质非常匮乏的一代,这样的经济条件决定了大部分孩子的童年都朴素简单
戴上红领巾比吃肉还开心
在当时,这个荣誉可不是谁都能享受上的,打报告递申请,平时还不能犯一点小错误才能被选中佩戴红领巾。当天能戴上红领巾,那比在物质相对匮乏的情况下,比吃到肉都开心。“我宣誓,我自愿成为一名少先队员……”在孩子们心中,红领巾是至高无上的东西。很多孩子戴红领巾的那个六一儿童节,就算晚上睡觉时也是戴着红领巾睡的。
60后的童年在传统游戏中度过,童年的游戏,游戏我们的童年,跳格子、老鹰捉小鸡、跳皮筋、踢毽子、编花篮、过家家、捉迷藏、推铁环、弹玻璃珠、抽陀螺等看似幼稚的游戏,承载着我们童年时代的快乐和温馨,留给现代孩童们的,是一种无限的向往与憧憬。.
1.吹肥皂泡
吹肥皂泡最好是在阳光明媚的日子,泡泡在阳光照耀下会呈现七彩光环,相当的漂亮。肥皂水记得是60%浓度最好,吹出的泡泡大,在空中停留时间长,吹泡泡最好用麦秆,麦秆沾水性好,纯天然当然最爽快,想想阳光的中午,奶奶在洗衣服,我们在吹泡泡,“孩子们别吹到晒的被单上...,唉!这孩子,真调皮...”想想这些话语是不是又回到了童年!
2.滚铁环
滚铁环对于70后、80后的孩子都不会陌生,铁环我记得是自行车的最好,脚轮车的其次,8成新的铁环最好,这样更利于控制,滚起来能更快,对于滚铁环的钩子最好是钢丝不易变形。滚铁环记得当时一滚就是几公里,等回过头来忽然发现离家已经好远了,呵呵,小时候的身体特别棒,估计是这样跑出来的,当时和小朋友们你争我赶,欢欢乐乐,童年真好!
3.折纸飞机
折纸飞机是个技术活,首先纸张很重要,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太厚的在空中持续性不行,下坠的比较快,太薄的开始冲刺不行,千力不足会没有持续力。当年钱学森上小学时,折出的纸飞机就总是比别人的飞得快,飞得远.其中缘由他的老同学张维说得明白:”他折纸飞机时特别精准、特别仔细,一定要折得特别对称、平顺、均匀。”纸飞机有很多种,长的飞的远,短的飞的持续性强.....纸飞机真是小时候的好游戏,可惜现在小朋友们不怎么玩了...唉!
4.捏黄泥巴
捏黄泥巴是个技术活,首先要找好的淤泥,黄淤泥最好,因为家在黄河滩区所以小时候得到了好的淤泥,有了好的淤泥就要来回的揉搓把里面的沙子等杂质弄出来,最后成了好原料,然后发挥你的想象力吧。动物类的:鸡鸭鹅,狗猫羊,牛马虎...战争类的:各类坦克飞机大炮、手枪机枪盒子枪...任你发挥,捏黄泥巴是一个想想的空间,是一个超级开发智力的游戏,想想和小伙伴们在河滩撅着屁股摔淤泥是多么的愉快!
5.放风筝
放风筝:小时候卖风筝的很少,风筝一般都是自己做,最简单的三角形,竹子削的细细的,然后拿胶水粘好,最后发现并不能飞多久,只好去找村里的风筝大爷制作,一盒烟一个风筝,花血本了。风筝大爷会做好多:燕子,蝴蝶、蜻蜓、金鱼、最厉害的老鹰非得最高!还有绳子一般是偷妈妈的针线绳,最后发现爷爷的渔网绳子更轻,更结实,结果把渔网给拆掉了,哈哈白天风筝飞的最高,晚上屁股开花……
6.捉虫虫
蚂蚱、螳螂、鸡蛋虫,九香虫、金龟子...各种个样的虫虫成了我们的玩物,在墙边寻找蛐蛐,在沙土地找鸡蛋虫,在树上找金牛虫,在草地找蚂蚱...呵呵欢乐的童年!
7.吃野果果
排排坐吃果果,打桑葚,钩枣子,打苹果,摇银杏。
8.跳绳
跳短绳基本上是个人游戏,也可以一根短绳两人跳,其中一人是主跳执绳,另一人贴近主跳随着主跳挥绳节奏在绳圈内跟跳;此游戏最多也可三人跳,即在主跳的身前身后各跟一人合跳。此游戏讲究个协调,由于绳圈小,跟跳者必须默契配合,尽量贴近主跳,但又不能靠上影响起跳。单人跳绳可分赛花式和赛体能:赛花式有正跳、反跳、双飞、三飞、麻花跳和上面介绍的多人跳等等;赛体能的可以分比速度的计时计数制和比耐力的不计时计数制。
跳长绳是集体游戏,两人挥绳,参加跳的人数不限。有挥单绳和双绳之分,双绳游戏对参跳者难度较大;比赛也可按计时和不计时两种方法来计数。
9.老鹰捉小鸡
游戏开始时前先分角色,即一人当母鸡,一人当老鹰,其余的当小鸡。小鸡依次在母鸡后牵着衣襟排成一队,老鹰站在母鸡对面,做捉小鸡姿势。游戏开始时,老鹰叫着做赶鸡运作。母鸡身后的小鸡做惊恐状,母鸡极力保护身后的小鸡。老鹰再叫着转着圈去捉小鸡,众小鸡则在母鸡后左躲右闪。
10.过家家
"过家家”玩过家家时,几名儿童分别扮演“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兄弟“、”姐妹“。模仿大人过日子,如做饭、洗衣服、买菜等。道具大多都是用手边就能找到的一些东西来代替,比如大人们不用的破破碗破布片,他们手里的布娃娃,路边的花花草草等。孩子们玩这种游戏时,是十分认真的,一招一式俨然与实际生活中的大人无二,然而神情稚嫩,使人忍俊不禁。
相比60年代的艰苦,70年代的生活条件好转了不少,童年对他们来说变得具象起来
军绿书包是孩子们的标配,在70年代度过童年生活的孩子,样板戏是他们的流行音乐,《红灯记》就是他们的S.H.E.、《沙家浜》就是他们的周杰伦,《智取威虎山》就是他们的林肯公园乐队。他们的军绿书包是当时最时髦的饰品。
对于70后出生的人来说,尤其可贵的是,我们的玩具几乎都是自己手工制作,每一件玩具上都倾注了自己的心血、自己的情感、自己的理想在里头。对于每一件的玩具我们都小心珍藏、每一件玩具都仔细保护、每一件玩具,制作的每一个过程都是永远的回忆、都是最值得放在心底的最深处妥帖保存的。对于每一个男孩来说,弹弓是必定要拥有的。每天都别在腰间,看到树上的一只鸟,拿起手中的弹弓就瞄准;遇到路过的一只小狗也要对其射上一弹;水中的鸭子、觅食的小鸡、悠闲的水牛或是地上的一块石头,废弃的一个玻璃瓶,丛中的一朵小花都是我们的乐趣。打中了固然兴奋,没有打中,看到鸡飞狗跳、鸟惊鸭跑的情景,也够我们乐一下的。
那时候没有铺天盖地的游乐场没有各式各样的游乐设施
只要有小伙伴
就能疯玩儿上一整天
一瓶橘子汽水
可以回味很多天
骑着28式自行车卖冰棍的大哥
在院子里都能听到的嘹亮的叫卖声
放学回家第一件事
拉上大椅子小板凳在墙边写作业
吃饭用的洋瓷碗和大铁盒
在学校食堂集体吃饭
一个比一个吃得香
一辆卡车带着
一班的学生去郊游
虽然不是多么舒适的校车
但却装满了笑脸
曾经踩着28的单车上学,不知道什么叫零用钱,没有下午茶的概念,更没有夜宵的流行,中午回家拿一块片糖塞嘴里,就上学了。学骑自行车从掏档练起,等能上大梁骑时,在上面悠着两条腿装潇洒。
男孩子弹玻璃球,女孩子抓石子儿能玩到天黑。排队爆爆米花对于我们就是奢侈了。实在饿了,没有家长在家,就把土豆往炉子眼里一放,过会儿翻看,有时玩疯了忘记拿出来,烤焦了是经常事……
生于70年代的我们,是最后一拨这样的人:是对这样一句话耳熟能详的人--“为革命,保护视力,眼保健操,现在开始”。
是最后一拨有过小时候要到别人家看电视,死活赖着不肯回家,被爸妈打的人。
是最后一拨过六一节还必须找齐了白衬衫、蓝长裤的人
是最后一波冬天里面穿着假领子,外面套毛衣的人。
是最后一拨对五讲四美三热爱倒背如流,但始终也没搞清楚什么时候才能练成四有新人的人.
是最后一拨告诉自己,要有理想有信念,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走在路上看见方格子地砖想着跳房子,跳橡皮筋时候唱“马兰花开,一八一五六,二八二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
是最后一拨有幸目睹过香港无线的诸多武侠剧的人--当时是小学的年纪吧,看《射雕》里的翁美玲让我们把早逝的她奉若神明,《上海滩》里的冯程程、许文强,《霍元甲》,《陈真》,《万水千山总是情》那个时期的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是最后一拨还曾为费翔意乱情迷,深情的唱着:"你就是那冬天里的一把火"。
是最后一拨在高中时唱着伊能静的《十九岁的最后
80后的我们还记得属于我们童年的那些有趣的事吗,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的童年。
1,打玻璃弹珠几乎每个小男孩都会打弹珠,有时候女孩子也会加入其中,只是命中率没有男孩子高而已。我们在门口,选择一块平整一点的泥地,在上面挖出一个比玻璃弹珠大一点的洞,看看谁先进洞谁就赢了。还有一种玩法就是我们用自己的弹珠打别的伙伴的弹珠,如果击中了别的小伙伴的,那么就可以占为己有。大家玩的都会哈哈大笑,玩的不亦说乎。那些打弹珠很准的小男孩也会摆出五花八门的姿势,有的趴在地上,有的撅着屁股,瞪大眼睛,最终都是为了能够打赢,整的衣服上全是土,回家免不了挨骂。
2翻花绳,翻花绳是女孩子最喜欢的游戏,在家东翻西翻的找出一段红绳,自己翻也可以用手简单笔画两下,就可以翻出许多的花样,比如降落伞,小鱼等。还可以和小伙伴合作完成,你一翻我一翻,翻出各种网状,各种花样,当有趣是不是。
3丢沙包,我们在家用碎布以及针线缝成,里面放些细沙或者玉米什么的。丢沙包对大家来说是最闹腾,最热闹的游戏了。我们好多人分成两队,刚开始剪刀石头布,输的人先投。前后个两个,赢的人站在中间。沙包就是我们的武器,用它来投中敌人,投中没接住的就相当于阵亡了,下去,如果投中了并且接接住了,就可以让下去的队友上来或者自己多了一条命,可以多个机会。大家会投的越来越快,跑得满头大汗,还有一阵阵的笑声。
4木头人,木头人也是我们最爱玩的游戏。一个人面背着大家数,数的时候大家可以向前动,数完马上转过头,如果看到谁动,谁就淘汰。还有一种玩法就是我们面对面唱歌,木头人,不许动,不许笑,不许露出大白牙。谁要是动了,笑了,就输了。大家最后会你看我,我看你,忍不住笑出声来,哈哈哈,笑声一片。
5拍纸片,我们在家里用厚点的纸叠成正方形的纸片,我们把纸片放在比较平整一点的泥路上,两个人剪刀石头布,赢得人可以先拿自己的纸片打对手的纸片,如果对手的纸片翻过来,就归自己所有,如果没打翻,那就轮到对手打。有的小伙伴很有脑子,打纸片的翘边,会很容易打翻,还有的在纸片里塞些东西,加重纸片的重量,这样就不易打翻。呵呵,小伙伴一个个还挺当回事。那时候,大多数家庭比较贫穷,纸张更加金,上学的本子都反正面都用,所以小伙伴们只能偷偷地从哥哥姐姐的旧书、废作业本中间撕下几页折成纸拍子,如果被家长发发现,又免不了被揍一顿。
抓石子,小伙伴们席地而坐,大家围在一起,拿来五个石子,看谁抓的多,分得的多,眼睛和脖子随着石子动来动去,可爱极了!
还记得小时候2毛钱1根的冰棍吗?虽然只是糖水制成的廉价食品,但那时老妈能给我买一根,我就能开心一整天。可惜现在是再也吃不到那种味道了~
还记得那时候我们常去的那家街机店吗?一块钱四个币,经常放学不回家泡在街机店里,但也经常被家长抓回去,少不了一顿饱揍。三国志、4人行、街头霸王、拳皇,这些经典单机游戏永远的印在了我们的脑海中~
小霸王其乐无穷啊~记得当时听到这个声音总是无比的兴奋,儿时的一群玩伴聚在一起你争我抢的玩着这种8位游戏机!魂斗罗、超级玛丽、忍者神龟,这些卡带我家里还保存着,偶尔心血来潮时还会拿出来玩一玩,只是现在玩起这些游戏时,早已没有了曾经的那份纯真~
80年代的人说实话,虽然那时日子过得都很贫穷,但是我们每天过得真的很开心,那时候的我们心思简单,无忧无虑,自己想玩什么就玩什么。现在想想我们的孩子在家找个小伙伴玩都那么费劲,孩子们个个会玩手机,打游戏,早早的变成了低头族,走向歧途的也不在少数。想想现在工作的压力,生活的艰辛,不禁让我们回忆起我们的童年真的很简单,更开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