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什么原因引起的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40526/4394583.html
年3月29日下午,东莞外国语学校高二年级成功举行了“春风十里不如你”阅读分享交流活动。其中,梁宇轩,伍欣同学代表三班参与了本次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
优秀的主持人
陶渊明的忘言真意
文人气?乐天散漫?无论平时对梁宇轩是什么印象,从站上讲台的那一刻起,他就是这三尺之地的唯一主人。一步一颦,一字一句,挥洒间尽是自如。他说起古时的名人佳话,如同和老友对谈,恬淡似水。谈及家国天下,忽然又气冲干云,“胸中自有数万甲兵”。他虽是第一个上场,在没有评分标准的情况下,一举拿下了95的高分,最终顺利夺得第一名!
上下拉动翻看这个演讲稿
各位好!我是高二三班的梁宇轩。今天我分享的题目是“陶渊明的忘言真意”。各位就尽管当我是一个说书人,听我用几个故事,细细道来这忘言真意是什么。那么今天的第一个故事,是关于苏轼的。
一天,大学士苏轼走到门外,看见外面佛光普照,他顿时诗兴大发,提笔写下一首禅诗,尾联为:“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这八风吹不动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这四顺四逆,都不能使你的心境动摇。
苏轼写好后啊,十分兴奋,于是派人将诗稿送到江对岸的佛印禅师处。苏轼向来喜欢佛法,这佛印禅师是他的好朋友。谁知道佛印禅师收到以后,只是微微一笑,提笔写了两个字,就将诗稿送了回去。
苏轼收到诗稿,又惊又喜,以为上面写的肯定是“佳音”,谁知道打开一看,大大地写着“放屁”两个大字。这把苏轼给气的,连忙坐船渡江去找佛印禅师。佛印禅师见到苏轼,笑着说:“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呀!”什么意思?就是说“你不是说你八风都吹不动吗,怎么说你放屁就把你给吹过来了?这不是名不副实嘛!”苏轼恍然大悟,很惭愧地回去了。
说完了苏轼,接下来就说说苏轼的偶像,也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陶渊明。陶渊明大家知道,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隐士。那陶渊明为什么要隐居呢?我们来看看他的做官经历。那时是魏晋南北朝,天下都是一片混乱。有个叫孙恩的人在东海那边起义了,皇帝于是派桓玄去平定他,陶渊明就在桓玄的手下做过官。结果桓玄平定完孙恩,自己又叛乱了,于是又派刘裕去平定他,陶渊明也在刘裕的手下做过官。谁知道最后刘裕也叛乱了,还成了刘宋的开国皇帝,陶渊明于是失望得很。后来陶渊明又当过彭泽县令。被人告知要卑躬屈膝才能保住官位。于是他就不为五斗米折腰,从此隐居了。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自保,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卷入政治斗争是很危险的。魏是曹家的天下,晋是司马家的天下,那时竹林七贤有嵇康和阮籍,司马家想嵇康为他们做事,但他不肯,还写文章骂司马家,于是被暗杀了。阮籍就聪明很多,为了躲司马家,他连着喝了六十天的酒躲了过去。所以陶渊明隐居呀,其实一方面也是为了躲避政治斗争。
所以陶渊明其实本心是想做官的,因为他是一个忠诚的儒家学者。儒家有一句话,说是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说你要先涵养自己,然后再去救天下人。总结一下刚刚说的几个人,修佛也好,隐居也好,都是为了修身,是在这样一个混乱的世界里先守住自己的本心,然后再为天下人请命。陶渊明的诗其实处处在体现这点。
他首先说,做人要将自己从万物之间抽离出来,不要太在意个人的得失,而是用道义去选择正确的道路。在这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非议,那就要做到“摆落悠悠谈”,就是要无视这些无关的言论。最后,就算是饥寒交迫,也要“道胜无戚颜”,就是说如果你精神上胜利了,肉体上的苦又有什么所谓呢?坚守正道,心怀苍生,这,就是陶渊明的忘言真意!
陶渊明或许最终没能救到当时的人,可是他的精神留了下来,在当代依旧有伟大的意义。
各位,人人都说我们身处在一个发展很快的年代。的确,我们生活比以往更富足了,已经不用再为挨饿受冻而发愁。可是谁又曾想过,在富足之后的下一步是什么?是空虚。当我们不再需要成日劳动去维持生计,我们对精神上的需求就更加强烈。可是每天,我看见我身边的朋友们因为父母难以理解自己感到孤独;我看见有人努力学习,可却不知道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看见到处传播着许许多多的负面情绪…我庆幸我身处在一个温暖的环境里,我庆幸我做到了修身,可是天下,天下如何!如果没有人再记得陶渊明的忘言真意,那这世道又如何!从古到今,中国文人们以天下为己任,如果生活太冰冷了,哪怕我一个人的力量再小,至少我为我自己,我为天下说一句:“活着,就是为了要救到更多的人!”
最后,我想将大侠柳庭风的一句话送给大家。“我一直很想成为你,但我知道,你的个中苦楚,个中悲伤,难与他人说。但是你能承受,这就是无名剑为什么会选择你。因为你,是光,有光,就会有萤虫逐光而来,最终会照亮整个世界。”愿我们都能在困境中发一份光,然后将这个世界点成一片星海!
我的分享完毕,谢谢大家!
最开始抽签的时候其实抽到的是第10,然后我主动换到了第一去,那时候可把刘老师急的。第一个讲很吃亏,往往分会打的很低,但这次确实是没抱着拿名次的念头去参加,所以觉得让大家能听见我的心声更重要。来来回回练了有两周,稿子一遍遍地改,每次念到激昂的部分还得吼,所以比赛完之后嗓子就坏了,加上那几天熬的夜遭了感冒,一比赛完就马上回家了,还颇有点功成身退的感觉哈。特别感激大家都很支持我,地理老师赛前给了我一节课练习,各语文老师反复指导给建议,还有三班同学做的立牌和呐喊助威...很感谢能身处在这个集体里,大家总是很温暖人心。
谈《自卑与超越》
以哲理和思辨,道出字字珠玑间的真理。伍欣用一本《自卑与超越》,讲述了心理学的前世与今生,在两位学者的思维碰撞中,为我们细细道来现实生活中的通途。人生难免迷惘,但在成长的路上,总要有一盏明灯作引。这番演讲,也定能在漫漫长路中,作为同学们的启迪,闪耀出更为灿烂的光彩。
上下拉动翻看这个演讲稿
大家好呀,我叫伍欣。我来自高二(3)班。今天想和大家聊本书,名字叫《自卑与超越》,一本个体心理学著作,出自个体心理学派始祖,心理学博士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之手。
这本书的英文版标题是这个——生活之于你应当意味着什么。里头涵盖了个体心理学的几乎所有重要观点,而自卑与优越只是其中的一个大头,被当成书名就不尽然准确。我们先说说这本书所代表的个体心理学,往后再谈自卑与超越。
个体心理学,是一种谋求自我改变的心理学流派,因此又被称为强者心理学,它的创始人,我的偶像,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一个聪明的胖子。
直接说他的中心思想会令人感到莫名其妙,我会引入另外一个人,大家看看他们互撕就能懂个七七八八了。辣个男人是谁呢?他当过阿德勒的导师,是现代心理学的开山鼻祖,弗洛伊德。咱们姑且叫他老弗爷。老弗爷创立的门派叫精神分析学派。
精神分析学和个体心理学的本质区别在于,一个秉持着决定论,另一个则相信目的论。决定论的意思是,人的过去决定了他的现在和将来;而目的论则认为,人的目的直接影响了行动,改变了当下和未来。
把这两个观点应用到同一个问题中,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以焦虑症为例,老弗爷这样的决定论者会想:哎,他为什么总是焦虑呀?是不是童年的时候有什么创伤呀?由此弗洛伊德会从童年入手,着重疗愈患者的创伤。
而阿德勒会怎么说?这个死直男会直言:你焦虑是因为你把未来描绘成令人担忧的样子,来让你顺理成章地达到逃避未来的目的!你做不到不是因为先天因素,而是因为你不想做。
这老头居然骂我?
有没有感觉到他的毒辣?其实不止这一段话,整本书都是这种风格。他和老弗爷关系本来挺好,和父子一样,后来因为这个观点把老弗爷气昏过,弗洛伊德大骂他有弑父情结,就是磨刀霍霍向爹娘的意思。
嗯嗯,言归正传。
说完了个体心理学,我们来谈谈他的核心思想,自卑与超越。这里的自卑感是指当一个人与他人进行比较,发觉自身相对弱小的时候所产生的情绪体验。所以说,没有人是自卑的,亦或者,人人都是。
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觉得,自卑情绪就一定是坏事吗?算了,肯定不是,毕竟我都这么问了,对吧?《自卑与超越》中曾经明确地指出,自卑感是人们的地位增进的原因,对于梦想的追求一定程度上是对自己自卑的超越。那麽这是为——什么呢?如何理解这段话?
想像一下,你能长期忍受自卑情绪吗?不能吧。为了排除这股自卑,你会做什么呢?寻求优越感吧。所以人会为了摆脱自卑情绪而不断追寻优越的地位,把所谓“优越的地位”具体化,就是一个人的目标,或者梦想。像那些说自己曾经有过低迷的时光,所以长大想当心理学家帮助他人的,就是很生动的例子。
在这里,追求优越地位有两种方式,分属于强者和弱者。简单概括一下,强者改变客观实际,弱者改变主观情绪。强者会设立目标,然后以行动改变现实;而弱者会不断改变主观看法,以使自身在自己眼中看起来更强。所以他只是在用优越感麻痹自己而已,自卑并没有被超越。
看出来了吗?阿德勒的剖析够冷峻的。不过对于“你做不到不是因为没天赋,而是你不去做”这句话,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理解:你要是坚持下去,是几乎一定能做到的,这取决于你。
我个人认为这个观点既令人感到压迫又使人为之振奋。毕竟能力就像一枚硬币,正面是力量,而力量的背后是责任。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古今中外,能承此二者之人,方为强者。
谢谢大家!
虽然拿的是三等奖,但我没有感到丝毫委屈。我为这次演讲准备了许多也经受了许多,可以大言不惭地说自己已经努力了。重要的可是我努力过程中的体验与事后的收获啊!
大家看到我拿三等奖都跑来安慰我,整得我都有点尴尬了,难道从我拿奖的笑容还看不出来我多高兴吗?
同学们的热情应援
撰稿:梁宇轩,伍欣
图片/视频:莫静翘
图片后期:王粟
排版:莫静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