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人的小时候,
大约都离不开几首方言的童谣吧?
牙牙学语的时候,
长辈们就会跟小宝宝逗乐,
“抖抖虫,虫虫飞”。
哄睡的时候,
一首“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也是每个常州小伙伴耳畔的天籁。
玩耍的时候,
小伙伴们相互掰着看指腹,
口中念念有词:“一箩巧,二箩笨”。
再长大一点,
几乎每个常州的孩子,
大约都会熟记这一首:
“东边牛来咧,西边马来咧,过边张家大姐家来咧”。
……
今天,我们特意选择了一部分极具常州特色的童谣,邀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看看有没有回忆起你那些关于成长,关于岁月的,难忘的“小时候”!虫虫飞抖抖虫,虫虫飞,飞到高高山上吃白米。
在暖暖的阳光里,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坐在满脸慈祥的长辈身上,一起玩着这个小小的童谣游戏,岁月静好的恬淡幸福,曾刻在多少人的记忆里?
摇到外婆桥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外公叫我哭死宝,妈妈叫我现眼宝,一宝一宝又一宝。
还有一个版本: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请我吃年糕,糖一包,果一包我是外婆个好宝宝……
非常温馨的一首童谣。据说是许多人小时候的哄睡“利器”。听完这一首,是不是就会想起最慈祥的外婆?
亮嫫嫫亮嫫嫫,星星出。婆婆烧饭公公吃。公公吃到一粒砂,拿婆婆打到扁脂渣。
“扁脂渣”这个词,估计只有土生土长的小伙伴才懂。大约的意思,就是打到扁吧~
拍拍胸拍拍胸,不伤风。拍拍背,不驼背。
小朋友洗澡,尤其冬天洗澡前必拍。主要是为了防止一冷一热真伤风了,权当热身运动。据说蛮实用哒~
丁倒话天娘一个钉,地娘一个星。关关夜饭吃大门,听见外头人咬狗,拿起狗来得砖头,反拨砖头咬一口。我从来勿说丁倒话,老鼠咬着猫米巴。
细读就会发现,全篇的语境都是相反的呢,非常有意思。丁倒,在常州话里就是颠倒的意思。
天黄黄天黄黄,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每天念上三百遍,一夜困到大天亮。
谁家如果有刚出生的小朋友晚上不睡觉,还喜欢哭,家里的老人就会开始念这一首,到底效果好不好,就不知道啦!
牵磨踏磨牵磨踏磨,做饼望舅婆。舅婆勿来,饼要发霉。
这一首也听过很多次。小朋友眼巴巴地盼望着舅婆来,大约是表达想念之情吧?
一箩巧一箩巧,二箩笨。三箩掮棒头,四箩开当铺。五箩富,六箩穷,七箩挑粪桶,八箩做长工。九箩骑白马,十箩坐官船。
小时候几个小伙伴聚在一起,经常会数手上的箩。虽然并没有什么依据,但有时候,民俗文化就是这样,主要看意境!补充一句,小布手上一个箩都么有……
东边牛来咧东边牛来咧,西边马来咧,过边张家大姐家来咧。带个嗲花?带个草花。牛虻(专门叮牛个苍蝇)踏杀老乌(乌鸦)。老乌告状,告到和尚。和尚念经,看着观音。观音射箭,射着河线(蚯蚓)。河仙唱歌,唱着阿哥。阿哥买菜,买着妹妹。妹妹钓水,钓着小猪。小猪扒灰,扒着乌龟。乌龟钻洞,钻着蟹洞。蟹要钳人,钳着青蜓。青蜓青蜓飞上天,大姐二姐家来哭黄天。
还有个版本:东边牛来咧,西边马来咧,张家大姐家来咧。带个嗲花?带个草花。牛郎踏杀老鸦。老鸦告状,告着和尚。和尚念经,念着观音。观音射箭,射着河线。河线唱歌,唱着阿哥。阿哥吊水,吊着小猪。小猪扒灰,扒着乌龟。乌龟放屁,弹穿河底。买块牛皮,补补河底。河里做戏,岸上看戏。长子看戏,矮子吃屁。
这一首童谣,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现在电视里还经常会出现,是常州童谣中的经典之作。有没有发现,这一首童谣,每一句都很押韵呢。
亲爱的小伙伴们,这些朗朗上口的方言童谣,你还记得多少呢?如此特色的地方传统文化,是咱们常州人的根基,带着小朋友们一起复习起来吧!
来源:常州发布
感谢您对常州经济广播--经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