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098航班被隔离观察者未见异常卫生部制订甲型H1N1流感病例转运方案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jiankangzixun/kuaixun/m/5330.html
年涨价的药材不少,而且有的涨幅较大,那么,又有哪些品种获利最高?笔者从50多个涨价药材中选出10种涨幅最大,获利最高的品种进行解析。
年获利最高品种价格变化一览表单位:千克/元
白豆蔻:
年2月最低价51元,
年12月元,涨幅达%。
走势分析:
在不到一年时间内白豆蔻每公斤涨了近元,涨幅惊人,利润可观。
白豆蔻涨价的主要原因,越南口岸迟迟无大货可供,说是边贸严打走私漏税,也有的说是国外减产。在无大货进口的情况下,国内多年积压的库存也在实际消化中不断减少,有货者惜售,并不断抬高价格,从51-52元一步步推高到元左右。
该品种离年产新时间尚远,从目前供应货源来看,供求偏紧,或许后市价格仍有上升空间,只是高价抑制市场需求,未来还有多大涨幅,要看市场实际需求有多大?
秦艽:
年2月61元(云南产,统货),
年8月元,涨幅%。
走势分析:
年秦艽涨价的主要原因是前几年持续低价长达三年多,-年在18元上下运行近两年时间,低价挫伤药农种植积极性,况且,家种秦艽生长周期需2-3年,一时生产难以恢复,年采挖面积为近几年最少,到年产新前低价库存基本消化待尽,在新陈不接之际供求出现偏紧,价格也达到了元高价。
虽然年10月受新货上市冲击价格回落,但是,价格依然坚挺在85元以上。尽管秦艽生产悄然恢复,但是,大面积采挖需两年以后,预计,高价行情仍将持续运行一段时间。
板蓝根:
年5月8元,
年12月15.5元,涨幅93%。
走势分析:
由于年板蓝根减种加干旱减产,导致产新后价格一路飙升,短时间内从10.5元涨至15-15.5元。
板蓝根单产产量低,一旦价格低落,很容易挫伤药农种植积极性,也容易触动价格上涨,不过,由于生长周期短,生产恢复快,高价时间持续不会太长。
薏苡仁:
年5月11.5元(贵州产,小粒),
年12月20.5元,涨幅81%。
走势分析:
年薏苡仁主产区贵州兴仁县夏秋干旱少雨,造成单产减产,加上受低影响种植面积减少,双重利好,触动薏苡仁价格上涨,当然,有货者惜售抬价,进一步推高了价格。
薏苡仁为药食两用品种,食用大于药用,年食用需求量的增加,也为价格上涨起到了拉动作用。目前薏苡仁进入了实际消化阶段,价格稳定在20元左右。未来价格是否还有上升空间,还要看市场实际需求。
干姜:
年5月15元(片),
年12月24元,涨幅60%。
走势分析:
近几年干姜价格持续在13元上下浮动,药农多减少了种植面积。年云南产区干旱减产,产新后鲜姜价格上涨,以此带动干姜价格上涨。
干姜也是药食两用品种,由于干姜有了减种减产利好,随陈货消化减少,或许后市仍有上升空间,只是目前价格已处中高价位,低价囤积的陈货开始抛售,短期内抑制价格继续高升动力不足。
郁金:
年6月13元,
年12月20元,涨幅53%。
走势分析:
年郁金产新后从30元以上逐渐下滑至17元左右,年在17元上下运行近一年时间,年进一步下滑至12-13元,低价一直持续到年上半年。
受近两年郁金低价影响,药农多减少了种植,同时,年在郁金生长期间又干旱少雨,造成单产下降,减种加减产,产新后在多商积极买货拉动下价格稳步上升。
虽然年郁金有减种减产利好,但是,受陈货抛售冲击,抑制价格止升转稳。或许随着货源的进一步消化下降,后市仍有上升空间,只是短期内需要实际需求调节供求关系。
冰球子:
年5月元,
年12月元,涨幅%。
走势分析:
冰球子为兰科植物杜娟兰、独蒜兰或云南独蒜兰的干燥假鳞茎,生于山坡及林下阴湿处,系多年生野生药材。
回顾冰球子历史价格变化,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年还在86元上下徘徊,年已高升至元以上,-年在-元上下浮动,年突破元高价,到年4月已高升至元左右,年上半年小幅回落至元上下,进入下半年止落转升,到12月高高飘扬在元左右。
年冰球子价格之所以加速上扬,主要是受近几年高价刺激,野生资源被大量采挖,年产量明显减少。在市场实际需求以及有货者惜售中,价格不断高升。不过,高价将刺激次产区产量增加,以及高价影响市场需求,预计,短期内价格继续高升动力不足。
年涨幅较大,获利最高的药材还有九香虫,从元涨至元;毛慈姑从元涨至元;斑蝥从0元涨至元;海金沙从元涨至元。这些品种均为野生,涨价的主要原因是资源下降,加上库存薄弱。如果野生资源得不到合理保护和采挖,未来价格仍有望再创新高。
-END-
*文章均为药通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
戳此↓↓↓订阅最新价格信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