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县九冶汉江大桥,是勉县城区的第一座跨江大桥。从年建成至今,已有整整45个年头,历经了近半个世纪的风雨沧桑。
勉县九冶汉江大桥诞生记
◎晏济亚
勉县九冶汉江大桥,是勉县城区的第一座跨江大桥。从年建成至今,已有整整45个年头。历经近半个世纪的风雨沧桑,这座曾经是坚忍挺直的勉县脊梁,勉县全县人民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为勉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大桥,今天已经老了。
年,我正在读高中。这年夏天,学校贯彻毛主席“五七指示”,将我们全班同学集体进驻到勉县高潮农械厂学工,和工人师傅同吃同住同劳动,接受工人阶级的再教育。高潮农械厂是原勉县高潮区的区办企业,在现勉阳镇三官堂东南角。夏天天气长,下午六点下班吃过晚饭后,太阳还有很高。曾记得这一天是七月一日,骄阳炽烈,暑热蒸腾。下午下班吃过晚饭后,同学们就三三两两走出厂门,来到公路边的柳荫下乘凉。忽然听路人说,县城西门外新修了一座大桥通车了。同学们一下子就像打上了鸡血,不约而同地说:走,去看看。于是乎,一个个脚下生风,大步小跑,没一会儿就到了县城。
当时的县城比较小,最东面是汉运司,最西面是定军饭店。我们刚过定军饭店,就看见西北边河滩上彩门矗立,彩旗飘飘,高音喇叭播放着音乐,响彻四野,人流如织,熙熙攘攘,一派喜庆。大家立即加快步伐赶往现场,看到了一座宏伟的大桥凌空横跨在汉江江面上。桥面两边的栏杆上插满彩旗,迎风招展,大红的标语,壮观醒目。因为是下午,正式通车典礼已经结束,来往的人流都是街上的居民,或者是刚下班的职工、刚放学的学生。前拥后推,往来交错,挤挤绊绊,停停走走。
同学们站在桥上,扶摸着栏杆,看着桥下的河床,相互讨论着高度。评赞着设计、建材、施工,以及猜想着大桥的功能等等,谁都有一股“厉害了我的国”的欣喜和庆幸。最后,我们终于被人流推到大桥南端,才发现大家都是第一次来这里。脚下是一片广袤的河滩,河滩上零散地分布着修桥工人的工棚,向南、向东、向西看去,什么也没有。大家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在这里建一座大桥?太阳还未落山,一个个陆续下到河床上,在大桥拱券的桥洞背阴处歇凉,但都还在猜想着这座桥将来功用和美好前景。后来听到有人说,将来国家要到桥南这一块河滩上修一座很大的工厂,所以才修这座桥。把大家听得好不激动,从而又引起了一番热议。直到天黑了,我们才恋恋不舍的回到实习的高潮农械厂。
后来才听说,原来修桥的主体单位是第九冶金建设公司。他们是中国冶金部直属,专为冶金系统修建基础设施的国有部属企业。这座大桥仅仅只是一座便桥,是专为筹建汉江钢铁厂而修建的第一个前期工程。其最大载重量仅限定于10吨以内,使用寿命也只有20年。其主桥将在这座桥东面的马营河边重新修建,是可以承载钢铁厂大型设施的负重桥梁。
不久,大桥南边的沙滩上果然长出了一幢幢红砖楼房,说是为汉江钢铁厂修建的生活区。又过了不久,马营河边也搭起了工棚,堆放了许多建材,建桥工程也正式启动了。大家都猜想着不久的将来,马营村边的江面上将很快崛起一座更加雄伟壮观的大桥……。但是没过多久,汉江钢铁厂下马了,马营河边的修桥工队也很快撤了。因在河滩上新建的楼房闲置没人居住,经冶金部批准,第九冶金建设公司将公司本部设在宝鸡的大本营全部搬迁了过来。从此,九冶就成了县城附近最大的国企,这座大桥也被老百姓亲切地称做九冶大桥。
一座由冶金部投资,为建设汉江钢铁厂而修建的便桥,却因钢厂下马而留给了地方民用,则一下子解决了勉县人民的交通大难题,永久性地解除了勉县因大江阻隔的南北瓶颈制约。甚至县交通局很快就撤除了马营渡口的人工摆渡,让南来北往的老百姓无论骑车还是步行,无论冬夏晴雨还是早晚昼夜,随时都可以通过大桥南来北往。当然直接享受便利的,还是县域南部的原温泉区和阜川区(现为五个乡镇)的老百姓,大桥着实解决了他们进城的困难。同时,该桥的竣工通车,还极大地促进了我县南部乡村的公路建设发展。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我县的乡村公路的普及率和总里程,一直名列全省前茅并得到了省交通厅的嘉奖,与九冶大桥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甚至也因为此桥的四通八达,还率先开通了通往南郑县的新集、宁强县的铁锁关等地的客运班车,更多更广泛地服务于本县和邻县的群众。
然而,没有想到的是,当年九冶为筹建汉钢而临时修建的便桥,转为勉县横跨汉江的唯一桥梁后,却一直持续独立地承载着勉县南北交通主动脉重任长达二十多年。在这一漫长的岁月中,县内外所有车辆,无论客货大小,无论空载或负重,无论短小或加长,都要通过此桥。尤其是在长途运输的超重大卡或拉运建材、沙石的重型货车,长期对大桥进行无情地碾压,致使桥面多次出现破损而未及时得到修复。直到年,勉县人民政府自建的马营大桥正式建成通车,才缓解了九冶大桥的繁重负荷。但随着县域经济的迅猛发展,城乡车辆的翻番剧增,后来汉江钢铁厂再次上马等因素,九冶大桥的社会需求并未得到实际下降,甚至其使用频率还在进一步加重。虽然马营大桥通车后,九冶大桥在得到些许喘息后,县交通局就采取措施,对过往该桥的车辆做了一些限制,比如在大桥两边设制岗卡,限制重型货车通过。但大桥的主体并未得到必要的加固或修整。尤其是年5·12汶川特大地震波及我县,桥体出现了多处裂痕,并形成了致命硬伤。在灾后恢复重建的非常时期,大桥却仍然需要带病运行。直到年勉县斜拉桥正式通车,县域交通紧张的问题才得到有效缓解。
年武侯大桥建成通车,更进一步方便了全县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尤其是该桥通车后,县城从东到西四座大桥一收眼底。然而,此时的九冶大桥却老了,也累了,再也撑不起来坚挺的脊梁了,也该“内退”了
九冶大桥,曾经是勉县城区最美的一道风景。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大桥上早观日出,晚赏夕阳;不知有多少人早晚在大桥上推揉太极,疾行健身;不知道有多少人仰赖大桥为背景拍摄、照相、写生;更不知道有多少情侣借助大桥的花前月下缱绻牵手,缔结百年情缘。然而,这座陪伴全县人民近半个世纪的大桥,不能再陪大家玩了,甚至有可能即将淡出人们的视野,退群出列。
在过往的岁月中,曾经依赖大桥生产生活的人们,一定还会记住大桥所立下的汗马功劳,也一定还会永远记住大桥的倩姿靓影。祝福吧,让大桥安养其生息;祝福吧,让曾经从桥上走过的人们,永远留下关于大桥的甜蜜记忆。
晏济亚,勉县退休干部,汉中市作协会员。曾出版个人诗歌散文集《沔水渔歌》,校注清光绪末年沔县知县王声扬撰《沔县乡土志》,有多篇作品发表在中省市报刊杂志。
《赤土岭文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