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一方一穴位合辑期

九香虫

本品为蝽科昆虫九香虫AspongopuschinensisDallas的干燥体。

文献记载:

出自《本草纲目》黑兜虫:咸、温、无毒。治膈脘滞气,脾肾亏损,壮元阳。

《中国药典(版)》

性味:咸,温。

归经:归肝、脾、肾经。

功效:理气止痛,温中助阳。

主治:用于胃寒胀痛,肝胃气痛,肾虚阳痿,腰膝酸痛。

用法用量:3~9g。

云说:云所用甚少,查《本草新编》记载:九香虫,虫中之至佳者。入丸散中,以扶衰弱最宜。但不宜入汤剂,以其性滑,恐动大便耳。九香虫亦兴阳之物,然非人参、白朮、巴戟天、肉苁蓉、破故纸之类,亦未见其大效也。本药油性大,或许是性滑的主要原因。

《医方考》七疝门第五十九

升阳除湿汤

柴胡羌活苍术黄芪(各一钱五分)

防风升麻藁本炙甘草(各一钱)

蔓荆子(七分)当归(酒洗)独活(各五分)

水疝者,肾囊肿大,阴汗不绝,宜此方主之。

子和云∶水疝者,得之饮水醉酒,劳于使内。其言当矣。盖饮水醉酒,则湿气胜,劳于使内,则肾气虚。肾气虚,则湿胜而流坎者势也,故令肾囊肿大如水晶,阴汗不绝如罅漏也。《内经》曰:下者举之。又曰:风能胜湿。是方也,柴胡、羌活、苍朮、防风、升麻、藁本、蔓荆、独活,皆味辛而气清,风药也,亦升药也,故可以胜湿,可以升阳。而黄芪之甘,可使托其陷下之气,甘草之温、可使培其防水之土。当归之润,可使调荣血于风药之队也。泄泻门胃苓汤亦可酌用。

云说:此《上古天真论》“酒且内”。风胜湿,举托升陷,为此方要点。

足少阳胆经-五枢

定位:在侧腹部,当髂前上棘的前方,横平脐下3寸处。

主治:阴挺,赤白带下,月经不调,疝气,少腹痛,便秘,腰胯痛。

针法:直刺0.8~1.5寸,可灸。

附注:足少阳、带脉二经之会。

云说:此穴具有调经固带,理气止痛之功。

(图片来源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uxiangchonga.com/jcgj/103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