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位郓城居民反映在室外有大量白色小虫在飘浮,这究竟是什么呢,请看下面牡丹晚报的一篇报道。
连日来,多位网友向牡丹晚报反映,我市空中、植物叶表上突现大量“白色粉末”,经常会粘在头发和衣服上,一不小心还会进入眼中、口中,让人很担心。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到林业局相关人员得知,“白色粉末”是害虫“白粉虱”,可传播某些植物病毒,不主动侵害人,对人体无害,但会被吸入口鼻,市民还需要做好相应的防范。
“这几天小区绿植叶面上经常能看见一些白色的小点,原先以为是灰尘,但有一次孩子玩耍时发现是小虫子,吓了我一跳,咱也不知道是啥,挺担心的……”家住天华领秀城小区的袁莉慧告诉记者。
情况确实如她所说,记者也注意到市区街道两旁绿植上,的确有不少白色带翅小虫,部分严重区域,叶面上表面或下表面密密麻麻的一层,看着很是瘆人。
对此,记者采访到菏泽市林业局首席专家、市林木保护站二级研究员王海明,他表示,空中、绿植上的“白色粉末”是一种叫“白粉虱”的害虫,属同翅目,粉虱科,俗称小白虫。
据王海明介绍,白粉虱是一种世界性的植物害虫,寄主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林木、果树、花卉、蔬菜、农作物、杂草等余种植物。成虫和幼虫吸取植物汁液,使叶片褪色、变黄、萎蔫,能分泌大量蜜露,污染果实和叶片,导致植株生长衰弱甚至枯萎死亡,还可传播某些植物病毒,对人体无害,但易被吸入口鼻。
“白粉虱喜阴湿环境,对黄色有强烈的趋性,繁殖的最适宜温度为18-21℃,卵散产,且成堆,冬季在室外不能存活越冬。夏季高温多雨时有所下降,秋季迅速上升至高峰。”王海明说,“因为该虫繁殖力强,繁殖速度快,种群数量大,形体小易于隐藏,给防治造成很大难度。”
对于防治,王海明建议,要针对其迁入和迁出虫源地的两个重要环节,采用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合理使用农药,结合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的综合防治技术。
“农业措施就是加强栽培管理,结合补修剪,剪除病虫枝、密生枝,通风透光,搞好排水,减少氮肥使用量,增施磷、钾肥。物理防治就是利用成虫趋黄性,可设置黄板诱杀成虫。”王海明说,“在药剂防治方法中,由于白粉虱世代重叠,同一植物上存在各种虫态,必须连续几次轮换用药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喷药时,注意以叶背为主,且连同地面杂草及周围寄主一起喷。”
王海明表示,白粉虱虽然不会像蚊子之类的害虫一样主动侵害人,但因为数量繁多,市民很可能将害虫吸入口鼻或飞入眼睛,给人们造成不适,建议市民外出时采取戴眼镜和口罩等防护措施。来源: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孟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