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晶日教授运用ldquo五味补泻r

白癜风医院哪家强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慢性胃炎知多少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atrophicgastritis,CAG)是一种以胃黏膜上皮固有腺体萎缩,黏膜变薄,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肠腺化生(或幽门腺化生),或不典型增生为病理特征的消化系统的疾病。CAG常成慢性经过,病程长,病势缠绵,常表现为上腹部不适、胀满、嗳气、食欲不振,或贫血、消瘦等,伴不同程度的化生者被列为为癌前病变。CAG主要属于中医“痞满”、“胃脘痛”等范畴,病位在胃、主要涉及肝、脾两脏。谢晶日教授认为本病的病因多为外邪侵袭(多为HP感染)饮食不节、情志不和而导致肝脾失和,脾胃虚弱而产生“气、火、痰、湿、瘀”等病理产物,久则生变,而产生肠腺化生和(或)幽门腺化生或不典型增生等。

五味补泻知多少

五味补泄”理论是中医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五味补泻理论的临床应用最早见于《素问·藏气法时论》。对于五味的作用,李时珍曰:“甘缓、酸收、苦燥、辛散、咸软、淡渗,五味之本性,一定而不变者也。”且五脏各有所喜,如味酸者入肝、味苦者入心、味辛者入肺、味甘者入脾、味咸者入肾。故药物之五味,又可随其所喜入五脏,分别对五脏起着或补或泻之功用,调节其不足或有余,以恢复五脏正常的生理功能。现代研究发现,五味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其所含有的化学成分及内在结构结构,如辛味药多含挥发油类、皂甙类及生物碱等;甘味药中多含有丰富的糖类、苷类及多种氨基酸等;酸味药多含有机酸、鞣质等;苦味药多含生物碱及苦味质等;咸味药多含无机盐等,药物之五味因其所含成分的不同起着不同的功能作用。故谢师根据CAG的临床表现以及病理检查综合分析本病的病因病机,并根据脏腑辨证,运用“五味补泻”法来治疗本病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1苦辛通降,调畅气机

患者常出现胃脘疼痛,痞塞胀满的临床表现,而胀痛等临床表现多因肝气不疏,乘克脾土而致。《临证指南医案》有:“胃痛,邪干胃脘病也,唯肝气相乘尤甚,以木性爆且正克也。”因此,谢师认为在治疗本病时首应扶正疏肝,调畅气机。土必得木之疏泄方能升降而不壅滞。当肝气郁滞为本病主证时,应选用辛味、苦味的药物,“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又味苦者首入心,根据五行生克理论可知,心为肝之子,言子旺能令母实,故选用苦味之品泻其子以令肝和,且肝郁久而化热选药时更应二味合用。临床上谢晶日教授常用味辛、苦之佛手、香橼、柴胡、香附等。四药合用调畅气机,以复脾胃升降之功能,令痞满自消。肝胃气痛重者加辛香走窜之九香虫理气止痛,且九香虫所含的锰和镁元素含量较高,有抗癌、抑癌的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辛味药中所含有的成分可以通过刺激胃黏膜的TRPV1受体,并令其激活,进而增加胃黏膜血供、促进胃酸分泌、增加胃动力、增加前列腺素及表皮生长因子分泌、维护黏液屏障。

2甘味培中,苦燥坚阴

CAG的病位在胃,但根据本病的病机分析,其发病肝、脾密切相关,因此在治疗时,应以调畅气机为主,以调和脾胃为要。“胃乃脾之刚,脾乃胃之柔,表里之谓也。饮食不节则胃先病,脾无所禀而后病。”脾为阴土得阳始运,又“甘为土之味,脾胃之所喜也”谢师在治疗本病时多用甘温补脾法,以升为主。如:黄芪、太子参、焦白术、柴胡等。根据脾胃的生理特性,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当脾胃功能薄弱时,脾易被湿气困阻,而致胃阴被灼,因此谢师佐苦味以燥湿、坚阴,常用苍术、薏苡仁配沙参、石斛来燥湿健脾,益胃养阴。四药相配健脾利湿而不伤阴,益胃养阴而不滋腻。黄芪、太子参等甘味药中微量元素锌(Zn)的含量较高,可以纠正虚证患者Zn/Cu比值降低的表现,从而影响细胞代谢和功能,增强细胞活力,促进胃黏膜修复。且研究显示甘味药的主要成分多为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苷类,不仅可以提高组织中cAMP的含量,促进细胞代谢,又可通过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进而调节内分泌系统,从而实现其益气养阴的临床功效。苦味药中含有丰富的生物碱和甙类,有良好的抗菌、抗炎、抗毒的作用。

3酸甘化阴,以滋其本

CAG的病理为胃黏膜上皮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而导致胃的泌酸能力下降,影响胃蛋白酶原的转化,而引起食欲下降、胀满等临床表现,因此谢晶日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尤其是晚期阴液亏虚者应以益阴养胃为主。谢师常选用酸味、甘味的中药来滋补胃阴。其一法取仲景酸甘化阴以滋养胃阴,其二酸味入肝,缓肝急养肝体而制之,甘味入脾胃而补之,抑木扶土之功。酸者甲也,甘者己也,甲己合化土,以滋其本。用味酸之山萸肉、炒白芍、乌梅味甘之山药、沙参、石斛以益胃养阴,扶土抑木。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沙参、石斛可以促进免疫调节功能,并有较强的抗癌、抗突变的作用,可明显增加胃酸和胃泌素的分泌量。研究显示酸味药中的鞣质可以在粘膜或创面形成保护膜,起到收敛止血的功效,并具有较强的抗菌、抗炎的作用。

4辛以通络,佐苦解毒

由于CAG有病程长且病势缠绵的临床特点,病久成瘀,瘀而化毒,瘀毒互结阻于胃络。谢师强调,瘀往往易生瘀毒,加速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情的发展,因此,在治疗本病时若只行活血化瘀之法难以取得显著的疗效。故谢师在治疗时不忘健脾化湿,活血化瘀,佐以解毒之法,常选用辛味、苦味药,如:赤芍、当归、莪术活血化瘀通络;佐白花蛇舌草、黄连、蚤休以清热解毒,现代药理证实赤芍、当归、莪术三味药能改善组织的血流量,加快炎症的吸收,以及病变的恢复,从而逆转CAG的病理变化。白花蛇舌草、黄连、蚤休化瘀解毒,现代研究发现上述三药有抗癌的作用,可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加快胃黏膜调亡的速率,促进其上皮细胞的增殖与修复,临床研究发现上述六药相配有效改善和逆转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或幽门腺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的程度,减少细胞突变和恶变的概率。

图文:WJX

排版:ZZJ

审核:TYZ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uxiangchonga.com/jczy/68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