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临床著名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941698.html
西海岸新区六汪方言
西海岸新区六汪方言即所谓的六汪土话,是六汪人的本土方言。六汪作为西海岸新区的一个镇,其地方方言与全区其他镇(街道办)甚至整个青岛地区的方言大同小异。有读者也许要说,并非六汪“特产”,直接称为“黄岛方言”或“青岛方言”可否?对此观点笔者不敢苟同,因为本人是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六汪银”,对六汪的方言土语比较熟悉,许多词语词汇的表达及在发音的语调上,具有与众不同的独特的六汪风格,代表不了青岛或黄岛,所以只能称其为“六汪方言”。
随着改革开放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汉语普通话渐渐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广泛普及流行,而这些方言土语也将慢慢淡出直至全部消失,未来几十年、几百年后,或许人们会觉得非常生疏难懂,所以有必要进行搜集整理,作为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予以保护和传承。
说明:①本文系作者于三十年前起草的,当时意图为编辑一部《六汪乡土文学》,参与编辑和提供资料的有同事李纪功、赵同合、邓来茂,学生周垂军、赵忠玺等,在此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现对多年积累的词汇进行整理归类,献给公众;②以下全文没出现句号,表示词汇收集不尽完善,尚有没列入文中的内容--相当于“未完待续”吧。
六汪方言说“五味”
(以下两个词,前者表示程度比较重,后者带“滴”的形容比较轻微)
⑴酸:醮酸-酸木溜滴;
⑵甜:甘甜-甜嘎得滴;
⑶苦:倍苦-苦嘎基滴;
⑷辣:齁辣-辣齁齁滴;
⑸咸:齁咸-咸古赖滴;
⑹涩:老谁(shei)-谁巴约滴;
⑺麻:老麻--麻勾勾滴;
⑻香:喷香-香喷喷滴;
⑼鲜:种鲜-鲜木种滴;
⑽臭:哄臭-臭烘烘滴;
⑾臊:囊臊-臊个咚滴;
……
六汪方言说“七色”
(以下两个词,前者表示程度比较重,后者带“滴”的形容比较轻微)
⑴红:通红、赤红-红木溜滴;
⑵橙、黄:现黄-黄木卡滴;
⑶绿:中绿-绿木中滴;
⑷青:中青-青木中滴;
⑸蓝:中蓝-蓝木中滴;
⑹紫:中紫-紫木垢滴;
⑺黑:通黑、烘黑-黑木忽滴;
⑻白:雪贝、跳贝、训贝-贝刺潦滴;
⑼灰:-灰木溜滴;
……
六汪方言说“时间”
⑴今天:今义;
⑵明天:明义;
⑶后天:后义;
⑷前天:前义;
⑸昨天:夜来;
⑹大前天:大前义;
⑺大后天:外后义;
⑻去年:头年;
⑼明年:下年;
⑽以后:过义;
⑾什么时候:多增;
……
六汪方言说“时辰”
⑴上午:头晌;
⑵中午:晌万、晌万头儿;
⑶下午:过晌;
⑷晚上:后晌;
⑸夜间:黑义了;
⑹半夜三更:半应五静;
⑺刚才:才将忙儿、大先同;
⑻等一会儿:干忙儿、达一给儿、住增干儿;
⑼一小会儿:一霎霎儿、一增干儿;
⑽很长时间:一大盘子、老增干;
⑾很短时间:木霎霎儿、木增干儿;
……
六汪方言说“动物”
⑴家畜家禽:
牛-油,
小牛-咩子,
母牛-沙油、莳油,
小公牛-趴牯,
骟过的公牛-监子,
小毛驴-驴驹子,
公驴-叫驴,
母驴-草驴,
母猪-老木猪,
种猪-扒猪,
肉猪-扩罗,
母猫-女猫,
公猫-伢猫,
公狗-伢狗,
母鸡-老木鸡,
鸭子-老崴,
鹅-我子,
……
⑵野兽鸟类及昆虫:
狼-马虎,
野猫-野狸子,
野兔-坡兔子,
小野猪-獾,
黄鼠狼-黄猺子,
猫头鹰-夜猫子,
老鼠-耗子,
蛇-长虫,
毒蛇-土灰、驴以巴,
蜥蜴-马猴子,
蚯蚓-曲扇,
蚰蜒-草鞋底,
蜈蚣-蚰蜒,
蟋蟀-土折子,
壁虎-蝎虎子,
蜗牛-咕噜咩子,
刺蛾(毛毛虫)-八架子,
蚜虫-蜜虫子,
甲壳虫、瓢虫-花媳妇,
知了、蝉-节流,
蝉的幼虫-节流龟,
槐树上的虫-洋槐虎,
蛴螬-次螬,
蝼蛄-卢蛄,
金龟子-瞎闯子,
绿色金龟子-妾螂,
屎壳郎-屎妾郎,
蝗虫的成虫?-水油,
天牛的幼虫?-哈虫,
苍蝇-苍蛘,
绿苍蝇-绿豆蝇,
牛虻(牛蜢)-红眼蜢,
蝴蝶-我(蛾),
葫芦蛾-咕噜蝈,
蚱蜢-蚂蚱,
蝈蝈-乖子,
螳螂-刀螂,
蚂蚁-蚁洋,
蜻蜓-蜻蜻,
蜘蛛-蛛蛛,
萤火虫-狗屎明儿,
跳蚤-果子,
潮虫-潮湿虫、西瓜虫,
叩头虫(磕头虫)-卡头虫,
蠼螋(拼音:qúsǒu)-夹板子虫、剪子虫,
水黾?-担杖勾,
麻雀-家翅儿、家臣子,
鸽子-不噶,
喜鹊-野跳,
乌鸦-老鸹,
鹦鹉-鹦哥,
布谷鸟-报谷,
泥鳅-米够、米巴苟子,
蚂蟥(水蛭)-蚂鳀,
蝌蚪-蝈蝈荡子,
蟾蜍-蛤蟆,
青蛙-歪子,
蛤蜊-嘎拉,
海螺、田螺-咕噜,
乌龟、王八-鳖、团鱼,
带鱼(刀鱼)-鳞刀,
小黄鱼-黄节子,
小青鱼-青节子,
剥皮鱼-鸡鱼,
红头鱼-红娘子,
比目鱼(鲽鱼)-偏口,
老板鱼-水光光、水叉鱼,
龙鲤鱼-咩舌头、舌头鱼,
鳕(xue)鱼-大头腥,
鳀(ti)鱼-离水烂,
鲤鱼-鲤子,
鲢鱼-鲢子、花鲢、白鲢,
……
六汪方言说“农作物及蔬果”
花生-果子,
花生米-果子仁儿,
玉米-玉黍豆、苞米,
高梁-葫黍,
小麦-妹子,
荞麦-巧妹,
番薯-地瓜,
萝卜-萝北,
白菜-北菜,
香菜(芫荽)-盐荽,
芸豆-扁豆,
豆角-豆决儿,
番瓜-方瓜,
番茄、西红柿-洋柿子,
马铃薯(土豆)-地蛋、地豆子,
向日葵-朝阳花,
瓜子-瓜种,
苹果-频格,
山楂-酸楂,
银杏-北果,
核桃-活桃,
板栗-栗子,
樱桃-樱珠,
……
六汪方言说“野菜野草”
荠菜-地菜,
小蓟、小刺菜-七七毛,
大蓟、大刺菜-大七七,
蒲公英-婆婆丁,
车前草-车车子菜,
曲曲菜-曲曲芽,
马齿苋-蚂蚱菜,
灰灰菜-灰菜,
猪毛菜-蓬子菜,
苋菜-隐性菜,
卷耳-婆婆指甲,
黄花菜-黄花苗,
山药豆-山义豆,
枸杞-狗奶子,
花椒-麻椒,
苍耳-苍子,
龙葵-野葡萄、焉柔,
茵陈(白蒿)-饽饽蒿,
蒿草-蒿子,
艾草-艾子,
白茅-茅草,
丹参-猪食菜,
蘑菇-蕾哇,
野蒜-贝蒜,
面条菜-扫帚菜,
地木耳-地瓜皮,
番薯叶-地瓜叶,
秋葵-金营,
狗尾草(莠)-毛谷樱,
红蓼-水红,
牛筋草-墩倒驴,
鸡眼草-掐不齐,
鸭拓草-三夹子菜,
杠板归-酸巴揪,
蛇莓-野草莓,
苘麻-苘(qing),
野燕麦-野麦子,
……
六汪方言说“人体器官”
脑袋-头胡子,
头发-投放,
睫毛-眼指毛,
瞳孔-瞳仁儿,
牙龈-牙花子,
额头-也来盖,
耳朵-耳斗,
耳垂-耳斗垂子,
耳屎-耳斗营,
鼻孔-鼻孔眼子,
鼻屎-鼻涕嘎扎,
咽喉-噋子,
唾沫-唾米,
胳膊-嘎巴,
腋窝-嘎巴窝子,
胳膊肘-拐木头子,
指尖-指头顶子,
指甲盖-指介盖子,
左撇子-左来寡,
腿-忒,
脚-决,
膝盖-忒磨骨、波愣盖子,
大腿弯-忒骨茬子,
小腹-小肚子,
肾-腰子,
肚脐-卜脐,
肚脐眼儿-不起眼子,
尾巴-以巴、以巴棍子,
屁股-腚垂子,
屁股眼-腚眼门子,
脚踝-决活络子,
脚趾头-决木丫子,
……
六汪方言说“称呼”
我们-俺,
你们-恁,
咱们-怎,
祖父-爷爷,
祖母(奶奶)-嫲嫲,
曾祖父-老爷爷,
曾祖母-老嫲嫲,
父亲-大、大大,
母亲-娘(年后出生的叫妈),
伯父-大爷,
伯母-大娘,
二叔父-二大大,
二叔母-二婶子、二娘娘,
三大爷(三伯父)-三字爷,
三大娘-三字娘,
弟弟-兄弟,
舅母-妗子,
外祖母(姥姥)-姥娘,
外祖父(姥爷)-老义,
母亲的舅舅-舅姥爷,
母亲的舅母-舅姥姥,
母亲的姨-姨姥姥,
母亲的姨父-姨姥爷,
母亲的姑姑-姑姥姥,
母亲的姑父-姑姥爷,
岳父-丈银(对外称),
岳母-丈母娘(对外称),
丈夫-他、外头、男银、掌柜的、当家滴、俺对象,
妻子-她、家里银们、俺家了、媳子、老铺,
丈夫之兄(大伯)-大北头子,
丈夫之弟-小叔子,
丈夫之姐-大姑子,
丈夫之妹-小姑子,
妻兄妻弟-舅子,
妻姐-大姨子,
妻妹-小姨子,
妻姐(妹)夫-连襟、割不断,
自个村的-俺庄了,
邻居-邻晨,
隔壁-东(或西、南、北)屋了,
朋友-伙计、一伙儿滴,
老头-老汉儿、老东西、老家户,
老太太-老嫲嫲儿,
大男人-大汉子,
中年妇女-大老铺,
男青年-笑虎子,
未婚女青年-识字班,
小男孩-小骚儿,
小女孩-小嫚儿、嫚姑子,
一男性长辈和一晚辈-爷儿俩,
一女性长辈和两个晚辈-娘儿仨,
单身汉-光棍子,
单身妇女-寡妇,
再婚女人-破货儿,
经常酗酒者-醉汉、酒头鬼,
流浪汉-要饭滴,
精神病患者-嘲巴,
傻子-痴吧、嘲巴,
聋哑人-哑巴、聋汉,
盲人-瞎汉,
近视眼-雀瞽(gu),
络腮胡子-赖胡子,
下肢瘫痪者-瘫古,
秃头-光溜蛋、挂漏头,
胆气大-野顾、野巴,
不稳重的人-雪咣、二虎,
不正干的年轻人-流球、二溜子,
不正经的人-误银毛,
缺点心眼的人-二百五、半吊子,
不自重的人-不重银,
轻浮的女人-浪货、风流货,
有通奸行为的妇女-破鞋,
搞婚外恋的人-噶户银,
情人-噶户儿,
……
六汪方言说“日常用品”
家具农具器具:
工具-家什儿,
犁具-驴具,
手推独轮车-拥车子,
小独轮车-爬固车,
双轮马车、驴车-地排车,
车闸-辗矩,
打气筒-气棒,
自行车-决扎车子,
缝纫机-砸衣机子,
座钟、挂钟-钟表,
广播喇叭-广播网,
手电筒-手灯、电棒子,
收音机-电戏活(盒)子,
打火机-火机子,
火柴-洋火,
肥皂-胰子,
香皂-洗脸胰子,
洗衣粉-胰子粉,
润肤霜-雪花膏,
香脂-口子油儿,
脸盆-铜盆,
毛巾-手巾,
枕头-豆枕,
褥子-裕子,
毛毯-毯子,
床单-棉单,
衣服-衣裳,
上衣-褂子,
下衣-裤子,
内衣-春秋衣,
腰带-束腰带子,
腰带扣-铲铤,
棉袄-棉猴,
碎布-铺衬,
碎布条-梯溜,
尿布-迭子,
草编雨具-蓑衣,
斗笠-苇捋,
篮子-提炼,
竹篮子-橼(院)子,
带钩的扁担-担杖,
水桶-筲,
水缸-翁,
锅盖-盖顶,
风箱-风掀,
暖瓶-暖壶,
酒杯-酒盅子,
凳子-杌子,
抽屉-抽头,
茶几-茶机子,
马扎子-绞缠子,
饭盘子-传盘,
勺子-鎙(shuo)子,
扫院子的扫帚-扫竹,
扫室内地面的扫帚-笤竹,
刷锅用的笤帚-饭竹,
漏勺-笊篱,
漏斗-聚口,
擀面杖-擀面柱子,
捣蒜用的器具-蒜臼子,
磁铁-蓄铁石,
拐棍-柱棒,
……
六汪方言说“食品食物”
馒头-饽饽,
饺子-故扎,
面条-面汤,
米饭-干饭,
包子-决子,
锅贴-饼子(多指玉米面的),
大饼--锅盔,
在锅灶里烧的面团-骨椎,
瓜干馅包-轱轮黄,
晒干的小熟地瓜-瓜尤枣,
豆沙包-黄子,
发糕-米面,
炒面-焦面,
韭菜盒子-哈饼,
油条-香油果子,
猪肉-猪又,
小米粥-米汤,
玉米面粥-黏住,
面疙瘩汤-故扎汤,
糯米-黏米,
粗玉米面-玉黍豆柴子,
小麦麸皮-麸子,
花生饼、豆饼-麻山,
糕点-点心,
桃酥-拖炉、粑粑酥,
琵笆更-狗忒,
结婚用的点心-茶果,
……
六汪方言“常用动作”
活动、动弹-鼓拥、弯油,
滑-出溜,
涨-涨勾,
够-够漏,
看-瞅后、楼后,
缩小、收缩-古出,
蔫、萎缩-焉油,
翻动(东西)-扣抽,
动、触碰-乖(读guai),
抚摸-摸楞,
拿着玩-舞弄,
摆弄-戳齐、捣鼓,
打(耳光)-呼、多、搧、铁,
(用木棍)打-群、捋,
(扔石头)打-嗨、写,
拥倒-忒倒(即推倒,忒读tei),
用脚踹-使决拍(pai),
用脚踢两下-卷两决,
(用脚)踩-拆(chai)、渣(zha),
(用手)扶着-招着,
让(别人干某事)-样,
扔(垃圾)-撩、拽,
哭-嚎,
骂-绝,
做-揍,
丢了-轰了,
出去-出其,
劳动-干活,
干工作-揍营生,
追赶-撵、段,
打架-淋皮锤,
得瑟-抖擞,
放肆-抻扎,
挠痒-挖痒痒,
提着-提(di)留着,
做饭-揍饭,
喝酒-哈酒,
抽烟-吃烟,
倒上酒-押上酒,
用筷子夹菜-叨菜,
割草-噶(读ga)草,
拌倒-卡倒,
干什么-奏绳木,
男子结婚-将媳妇、将媳子,
女子出嫁-出门子,
串门儿-创门子,
走亲戚-出门儿,
放鞭炮-放爆仗,
磕头-卡头,
压岁钱-卡头钱,
躺躺-切切,
睡觉-困觉,
睡一小觉(打个盹)-打个目领儿,
仰卧-仰嘎,
斜躺-歪块,
眨巴眼-麻瞪眼,
愁眉苦脸-扩愁着个脸,
痒痒-刺闹,
考虑、寻思-心思,
估计-目量,
看看-萨姆萨姆,
以为-当是,
交往-嘎胡,
聊天-拉呱儿,
说假话-胡诌,
啰嗦-叨叨、啰啰,
夸耀-偏弄,
喊-吆呼吆呼,
吵闹、吆喝-咋呼,
骂人-绝银,
批评-嫌后,
训斥-呲啦,
坏脾气-臭毛病,
毛病-包滩,
背后议论人-臭哄银,
取笑人-笑乎银,
说错了话-放屁,
说话不好听-拉胡,
东张西望-漏后漏后,
口渴-害卡,
喝水-哈水,
坏了-体动了,
修理-扎固、捣鼓,
清理-拾倒,
治(病)-扎古扎古,
小孩闹腾-反动,
小孩顽皮-刁蛋,
小孩闯祸-作业,
小孩打架-嘎爱,
小儿撒娇-扎煞、抻扎,
疯疯癫癫-癫痫、抖擞,
逛逛-溜当溜当,
令人讨厌-各应银、烦恶银,
令人恶心-各应银、依赖银,
理发-剃头,
化妆-打扮,
算了-拉到,
伤口结痂-长嘎扎,
张着鼻孔-哧哄着鼻孔眼子,
擤鼻涕-嗤鼻子,
鼻流清涕-淌鼻清,
吐唾沫-吐唾咪,
上厕所-上茅房、上圈,
大便-拉屎,
小便-尿尿,
拉薄屎-拉肚子、嗤鞭杆子,
……
六汪方言“常用形容词”
常用词:
很*--刚滴*、目式*,
挺*--大**、精**,
其次还有:
大-美大、目式大;小-丁点儿,
多-一大些;少-木点点儿,
长-大长长;短-丁短短儿,
高-大高高;矮-精矮矮,
宽-大宽宽、宽脱;窄-窄窄巴巴,
远-大远远;近-精近便儿,
粗-大粗粗;细-精细细儿,
胖-大胖胖;瘦-精瘦瘦儿,
凉-镇巴凉;热-方故业,
冷-冷瘦瘦滴;热-业乎乎滴,
好-刚滴好;坏-坏大赤滴,
快-风快、快当滴;慢-慢悠悠地,
轻-轻快滴;重-大沉沉,
缓-慢悠悠滴;急-急火火滴,
生-清生、生哧拉滴;熟-通熟、滚瓜烂熟,
饥饿-害卧、饥困;饱-撑银,
软-远、远火;硬-钢巴硬,
丑-怪丑;俊-通俊,
喜-欢气;怒-恼,
好-忠;孬-糙,
对-得(dei);错-叉,
不行-不中,
不错-不糙,
高兴-字,
喜欢-稀罕,
差劲-疵毛,
还-含,
和-航,
哎呀-安阳来,
别、不要-候戏,
没有-木有、木易,
没工夫-不冷古,
没办法-治不底,
没得到-木捞着,
干着急-白瞪眼,
这么着-张木之,
那么着-囊木之,
顺便-俯就,
嫌弃-嫌后,
埋怨-满盈,
清楚-群亮,
凉爽-风凉,
热死了-业是了,
累死了-使是了,
受够了-草鸡了,
拙笨-拙故,
利索-涮溜,
很滑-出溜滑,
装束齐整-板正儿,
衣冠不整-邋遢,
衣服有皱折-有雏雏,
爱打扮、喜欢出风头-浪、风流,
厉害、心狠手辣-辣害、粗抗、卡粗,
吝啬-嘎古、过义子、趣达、狗逼,
烦人-各硬银、窝囊银、烦气银、肮脏银,
龌龊、不干净-倚赖、派赖、埋汰,
恶心-窝应,
不认真-胡弄,
不简单-不善、厉害,
不爽快-粘糊儿、粘缠,
不舍得-不噶实,
不正-瓢偏、瘪月,
不吱声-不足声,
不老实-反动、抖擞,
不一样-各一路,
不舒服-不欲作,
不屑-不戏歹滴,
没把握-够呛,
嚣张-雪光、掠决,
搭理-理儿实,
固执-犟,
倒霉-倒槽、低了,
食物变质-踢动了,
……
六汪方言“常用名词”
人-银,
药-月,
核儿-胡儿,
生日-生意,
过春节-过年,
地方-埝(年儿),
一边-一辟子,
角落-旮旯,
过道-胡同,
房-屋,
屋顶-屋巴,
堂屋(正屋)地面-当门,
厢屋地面-炕前,
檩条-檩棒子,
院墙-院篱墙,
院子-天井,
厕所-茅房、圈、壕涝,
玄关(门厅)-过当,
两墙之空隙-夹古道子,
墙底排水口-阳沟,
烟囱-浮台,
锅灶-锅台,
学校-学屋,
商店、超市-社、小卖部,
工作-活儿、营生,
田野-坡,
土块-卡拉,
尘土-卜土,
河-活,
水库、水坝、池塘-湾,
冰-冻冻,
滑冰-擦滑儿,
雪球-雪气溜,
冰雹-巴子,
雾-雾露,
彩虹-降(jiang),
流星-天老鼠,
房檐下冰锥-凝古锥,
雀斑-雀子,
痦子-痣子、荞美皮,
痱子-热嘎瘩(疙瘩),
荨麻疹-鬼烦嘎瘩,
中暑-疮气,
感冒-冻着了、大扇风,
咳嗽-扩嗦,
喷嚏-阿嚏,
病重-厉害,
病危-不善,
死了(去世了)-老了、走了,
已死-不在了,
……
文/单宝尊
简介:土生土长六汪人,住在六汪、热爱六汪,年7月参加工作,一直工作在六汪。
投稿:jiazaihuangd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