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给不爱吃药的人ldquo掌心握药法

中科获平安医院殊荣 http://www.daqinvip.com/m/
神奇的掌心“握药法”,献给不喜欢吃药的人

掌心“握药法”,是祖国传统外治独特疗法之一。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着西汉以前,人们用地胆等药外敷治病的方法。掌心敷药,药物通过皮肤渗透和吸收,进入体内,随血液运行直达病所,而发挥药理功效可防病治病。或间接药物通过不断地刺激敷药部位的皮肤或穴位,来调节机体的神经、体液、组织、器官等的功能而防病治病。

1、阳虚便秘

表现为大便艰涩、排便困难,努挣乏力,挣则汗出气短,便后疲乏,面色苍白,腰背冷痛,小便清长等。

取高良姜、白芥子、甘遂、槟榔各等份,共研细末,加水做成丸状,每丸6克。用时先以花椒水洗手,再用麻油涂于掌心,两手握各握1丸,至汗出。本方温中散寒通大便。每日2次,7日为一个疗程。

2、受凉腰痛

取丁香、茴香、干姜、牡蛎各30克,烧成灰后混匀。用时取15克,以黄酒调成糊状,分2份,两手心各握1份药糊,以塑料薄膜覆盖,外用纱布固定,握至汗出为度,隔日1次,7次为1个疗程,对受寒、凉、湿腰痛疗效甚佳。

3、口眼㖞斜

取去皮巴豆仁6克,捣碎,晩睡前敷于患侧手心处,以塑料薄膜覆盖,外用纱布固定,12小时后洗去。每日1次,连用3天,要避风避寒。巴豆性热,有大毒。本品含有脂肪油及毒性蛋白,敷于手心能通过手太阳经直达头面部,使头面部出现肿胀,刺激面部麻痹的神经运动,帮助其恢复正常功能。面部肿胀消退后达到祛风除痹的效果,口眼㖞斜也随之消失。

4、咳嗽、咽炎

取百部、连翘、黄连、黄芩各18克,冰硼散9克,鸡胆、陈醋适量。先将前四味药研为细末,加入冰硼散搅伴均匀,分4等份,每晚取一份药末,加入适量鸡胆汁、醋调成糊状,敷于手心,以塑料薄膜覆盖,外用纱布固定,次晨取下,10天为1个疗程。本方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作用。主治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咽炎(小儿用药,量减半)。

5、遗精

取知柏地黄丸数丸,用时取2丸,以淡盐水将药丸调成糊状,分别握于两手心,

以塑料薄膜覆盖,外用纱布固定,每日2次,7天为1个疗程。主治肝肾阴虚,火旺型遗精、滑精,伴有五心烦热,口干、小便短赤、腰酸膝软等症。

6、面瘫

取天麻、川芎、防风各15克,白附子10克。共为细末,葱白适量捣烂,与药和糊,分两份,握于手心,以塑料薄膜覆盖,外用纱布固定。令面微出汗,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本方祛风散寒,主治感受风寒后引发的面瘫。

7、外感高烧

取蚕沙30克,陈皮10克,竹茹30克。共为细末,用水调成糊状,分2份,敷于手心,以塑料薄膜覆盖,外用纱布固定,半天换药1次。同时取鲜芦根克(干品50克)煎水,当茶饮用。至高热退至身体正常温度。

8、咽炎

取食盐80克,硼砂40克,两药拌均。先将双手泡于热水15分钟,然后两手对搓50下,马上将药分2份,握于两手心,以塑料薄膜覆盖,外用纱布固定,每次握30分钟,每日2次,7日为1个疗程。本方清热化痰利咽。

9、消化不良

取白萝卜50克,生姜20克,香附10克。共捣成泥状,分2份,握于两手心,以塑料薄膜覆盖,外用纱布固定,每日2次,7日为一个疗程。本方消食除胀。

10、胸闷

葱白15克,冰片5克,一同捣成糊状,分成2份,分别敷于双手心,以塑料薄膜覆盖,外用纱布固定,每次10分钟,每日1次。

11、头痛

桂枝6克,川芎9克。上药研为细末,加葱白适量,捣成泥状。分2份,敷于双手心,以塑料薄膜覆盖,外用纱布固定,每次20分钟,每日1次。

12、寒性胃痛

取九香虫克,焙黄,研为细末,每次18克,温开水调成糊状,分2份,握于两手心,以塑料薄膜覆盖,外用纱布固定,至痛消失即可,每日2次,10天为1个疗程。主要功效理气止痛,是治疗气郁不舒、腹胀不适、胃脘疼痛的要药。比较严重的胃痛,当一般药物治疗无效时,九香虫止痛效果最佳,一般10分钟左右疼痛可止。但是,九香虫治胃痛以虚寒性疼痛为宜,带有热象的胃炎不宜使用。注意胃部要保暖,饮食上要注意,不吃凉性的食物。

在普通人看来,这种方式用药药效可能来的慢,其实,相比较口服而言,掌心敷药法要快的多,尤其是治疗一些病程较短的病,如发烧、口疮,敷药一两天就能看到效果,慢性病如胃炎可能稍微慢一点,毕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本疗法主要适用于感冒、小儿消化不良、面神经麻痹等。

一、伤风感冒

取苍术6克,羌活10克,明矾6克,荆芥9克,共研细末,以生姜汁为丸,握于手心,令微汗出,每日3次。

二、面神经麻痹

取桂枝9克,麻黄、防己、荆芥各6克,川芎15克,防风12克,附子4克,共为细末,葱白捣泥调和,握于手心,令微汗出,每日1次。

三、夹阴伤寒(指感冒患者因行房而使病情加重,出现低热面红或不热面青,小腹绞痛,足冷踡卧,或吐或痢,心下胀满,舌卷囊缩,脉象细微等证)

取黄丹21克,明矾24克,胡椒30粒,火硝30克,共研细末,用姜汁或热白酒调和成膏,以搓丸取适量握于的手心。可同时配合敷脐,待微汗出,症状缓解,即可去药。

四、血管神经性头痛

取羌活、独活、川芎各9克,细辛6克,附子4克,共研细末。同葱白捣泥调和,手握至微汗出,每日2次。

五、小儿疳积

取大黄9克,牵牛子12克,莱菔子10克,共研碎,纱布包,握于手中。婴儿可用绷带固定。

六、恶心呕吐

取半夏、陈皮各9克,研为细末,加葱白6克、鲜生姜10克,共捣泥为丸,握于手中。如呕吐不止,可同时用生姜9克煎汤,少量频服。

握药疗法

七、阳虚便秘

取肉苁蓉15克,硫磺6克,共捣碎,取一半握于手心,一半敷脐。

八、遗精

取皮硝60克,分放在患者两手掌心内,令患者紧握、直至皮硝完全溶化,每日2次。

九、预防传染病

取麝香l5克,蒲公英、板蓝根各30克(新鲜者为佳),青蒿、常山、荆芥、防风各9克,共研碎或捣烂,加少量黄酒调和,握于手中,可预防流感、肝炎或腮腺炎、炎症等。

十、治失眠药物

生龙骨末20克,珍珠粉4.5克,琥珀末5克。辨证加味:邪热内扰加黄连末5克;痰多加生半夏末10克;阴虚火旺加黄连末6克,肉桂末1克;气虚加朱砂5克;气血两虚加服归脾丸。

用法:以上药末和匀、每日取3~4克,加鲜竹沥少许调混,分成2份,用两层纱布包妥,于午睡前分置于两手心,外用胶布固定,并用手指轮流缓慢按压药包30~50分钟,每分钟40~60次。夜间可留药至次晨取下。

十一、治小儿咳嗽药物

百部、连翘、黄连各18克,冰硼散9克,鲜鸡胆、陈醋适量。

用法:上三味药共研细末,和入冰硼散研匀,分成7等份,每晚用1份药末,加新鲜鸡胆2个,用适量陈醋调敷两手心,覆以塑料薄膜,外用纱布绷带固定,次晨取下,每晚一次,10天为一疗程。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uxiangchonga.com/jctp/63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