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太D5西塬大爷海九重石海

鳌太穿越第五天,今天行程13公里,出发点西塬营地,终点大爷海,最低海拔米,最高海拔米。累计爬升米,今天是最多爬升的一天,那时候我们并不知道。

路线:

西塬垭口营地(海拔米)-九重石海-太白梁顶(海拔米)-东塬大石河营地(海拔米)-万仙阵(海拔米)-雷公庙(海拔米)-东跑马梁(海拔米)-大爷海接待站(海拔米)。

关键词:太白梁(九重石海),万仙阵,雷公庙,大爷海

清晨,大家陆陆续续起来,出帐篷就看到九重石海,莫名的忐忑,也带点小兴奋和一丝丝疲惫。

检查了大家都没事,可以放手一搏。

天气依旧灿烂,大家开始收拾日常。

我抓紧时间晒晒外帐。

收垃圾

穿戴整齐,上包列队,排好阵型,我们齐刷刷地望向九重石海的最顶端。

我大喊道:准备好了吗?真的准备好了?确定准备好了吗?

好,累次狗~!

森林徒步鳌太穿越小队向大名鼎鼎地九重石海走去。

太阳之下的顶点就是我们将到达的终点。

我们终将踏着最高处那巨石站在太白梁顶。

众人心中早已忘记胆怯退缩与身体的疲惫。

我们已百炼成钢。

类似路线走到这时,最后证明的几乎都是一点,你自己内心的强大,你可以做到的远比你以为的多得多。

所以不要光想,准备好就去做。

远眺昨天来时路金字塔,俯瞰西塬营地。

九重石海之中依旧有泥,有草,有迹可循。

不知道走了几层,只知道快到了。

我和小六子的合影。

该不该搁下重重的壳

寻找到底哪里有蓝天

随着轻轻的风轻轻的飘

历经的伤都不再感觉疼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只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

重重的壳裹着轻轻的仰望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

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任风吹干留过的泪和汗

带着梦想前行就不会觉得累

总有一天我会有属于我的天

其实在一些地势复杂的地方,你会发现路线往往不是直上直下的。

是曲折蜿蜒地迂回向上。

这些表面沧桑,大小不一的石海是怎么形成的呢?

其实它们是第四纪冰川遗迹,来源于冰蚀作用。

冰蚀作用指冰川运动对地表进行的侵蚀。

估计冰川的全部侵蚀力可达一般河流的10-20倍。

侵蚀方式主要有刨蚀、侵蚀。

刨蚀是冰川挟带着岩石在冰川滑动过程中像磨石一样不断锉磨冰床。

侵蚀是溶化之后侵入基岩裂缝重新结冰膨胀收缩造成岩石崩解的破坏作用。

冰川运动就是这样让岩层变成了一块块石头,然后夹带着它们上下起伏,最后自然而然的形成了石海,石山,石瀑,以及大爷海那样的冰斗湖。

漂亮的小花,顽强的生命力。

壮观吧!九重石海,我们到顶了!

走到接近一半时发觉风变大,山脊两侧明显风速差异很大。

我马上提醒大家加上冲锋衣抗风,以免失温。

我们上来1小时不到,踩着大石头的边缘比较轻松,也不会打滑。

看来习惯穿山越岭的重庆山友走这种地形不会太费力。

前提是天气给力,数年前,一位山友在这里进退两难因大风失温遇难。

到顶太白梁!!!风那个爽啊!!!

大太白梁,海拔米。

星空大哥也上来了,泰然自若,依然稳健。

丢下包晒着太阳,远眺远方,无限风景在险峰,这是我们山友最好的犒劳。

零导,你要去哪儿?

让我疯一哈~!

我要释放我自己~!

团队力量,无所畏惧。

重庆森林徒步群,谢谢大家。

剧终,感谢收看。

各种摆拍,各种HIGH。

当回首往事,唯有风云,唯有山石。

青草,石海,蓝天,白云,有我。

右侧垭口下就是东塬营地,也就是大石河营地。

放飞我们的梦想,已吹走一半……

下降,穿过树林,然后穿过那边绿色草甸,又是上坡,无尽的上坡……

我开始给他们形容的是,过了九重石海,一马平川~!

后来太阳下走得都四马平川了。

小六子?你又看到什么了。

嫩个专注,嫩个不舍。

小六看到的原来是……水!大家好好畅饮一番吧。

这处水源就是后面提到的东塬大石河水源之一。

坡上水源和这处水源之间就是松树林里的东塬营地。

这就是往万仙阵方向的路,一直都是很长很长很长的缓坡。

我们在东塬简单吃了点干粮,补充了水,躺了会儿,就继续上路了。

小六,你刚才欢快的表情呢?

走晕了没?

晕了。

走累了没?

累了。

那继续走吧。

上了一坡又一坡,走了一程又一程,不累是假的。

发掘你自身无限潜能的关键就是保持自己的节奏,一直走就行了,而且在你真的到达终点以前,千万不要在心里给自己设定一个终点。

我记得攻略里……这一段路一直是一马平川,我真以为了。

结果在太阳下我们经过一个又一个懒阳坡,几乎走得绝望。

千万不要给自己一个终点,你以为要到了的时候,就是你想放弃的时候。

所以人啊,不要轻易停下自己的脚步。

天苍苍,地茫茫,风吹草低不见羊。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

像朵永远不凋零的花。

陪我经过那风吹雨打,

看世事无常,看沧桑变化。

走吧,走吧,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

走吧,走吧,人难免经历苦痛挣扎。

走吧,走吧,为自己的心找一个家。

到达万仙阵,海拔米。

到了…累死卖嘎的。

零导篮球飞人

零导小飞侠

万仙阵,曾经这里失温冻死过两位当地药农,原因是雾迷失方向,然后遇到暴风雨。

这两位美少女就是在拖拉机上碰到的两位,她们和另一位大叔成了三人组。

后来从大爷海下索道的那六小时里,一直在遇到,然后彼此加油,交错前进。

目标,大爷海!

真一马平川

雷公庙,海拔米。

今年年5月鳌太发生山友3死1伤事故,某队遭遇暴风雪后,越过雷公庙这最后一处可暂避风雪的避难点后继续前行,最终在雷公庙到大爷海之间的东跑马梁附近相继失温遇难。

我分析无论下面哪一关键点能避免都不会发生这次悲剧,一般致命意外都是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混合起来导致的。

领队缺乏对队伍控制力,关键时刻不够果断,临时组建的网络邀约AA队。

缺乏对天气恶劣程度的了解,也低估了风险程度。

没有分析继续前行带来的后果,对路线地形环境仍然不够熟悉,没有及时在合适地点躲避暴风雪。

上面是东跑马梁,海拔米。

相信我,这里过去就是一马平川了!

莫说了,没得人信你的……

越过东跑马梁

零导?你啷个了!?你走出幻觉了吗?

零导,我晓得你心里黑佩服我,不要恁个塞……

你是不是偷偷在练蛤蟆功?

随便一回头就是个电脑桌面,不错,过去一马平川了,大家加油!

如果我们一直行走在天堂的路上,这条路肯定是通往最后的伊甸园。

为玛尼堆加块石头,保佑家人健康,一路平安。

远眺大爷海,就在山后头,我知道的。

星空大哥膝关节开始痛起来,我给他喷了点云南白药,稍微好点。

我怀疑他有髂胫束综合摩擦症,如果能冰敷,停一晚上就能大大缓解。

这个病必须要长时间坚持拉韧带,以及锻炼大腿的股四头肌。

我是得过这个毛病的,后来坚持锻炼治好了。

这毛病容易发生于跑者、自行车运动员,及徒步登山初期运动量突然加大。

症状是膝关节两侧韧带痛,以至于无法弯曲,过一晚上一般症状消失。

临时处理缓解方式是停止运动,加压,冰敷,按摩。

远眺拔仙台,其实到达大爷海之前,从这边上拔仙台的路更好走,不过背着包实在不方便,大家除了想明天看拔仙台日出,也想快点去大爷海喝点可乐吃点肉什么的……

感觉要到了,真的要到了。

半小时后,大爷海,海拔米。

大爷海如同一块透明的碧玉一般突然横空出现在了山中央。

群山环绕,浑然天成。

我们到了!!!

我们终于到了!!!

秦岭在中国第四纪冰川史上,以太白山顶存在的末次古冰川而著称。太白山顶的几个天池(冰斗湖)只是停留在秦岭最高峰上部的第四纪最后一期发生的冰流,在气候变暖时,冰流发源场所囤积的冰层完全融化后,形成其中的高山湖泊。

太白山顶的冰蚀地貌是冰川槽谷,规模大而醒目,呈放射状,集中分布于拔仙台周围。拔仙台是当时冰川活动的中心,各种冰川及冰缘地貌分布在它的周围。拔仙绝顶是被几个冰斗包围的山岭,经冰川刨蚀形成的崖壁陡立的金字塔形峰,而大爷海和二爷海是两个典型冰斗,分别位于拔仙台南北两侧相背发育的冰川槽谷顶端,代表了第四纪末期冰期冰川最后撤退的古雪线位置。

时至今日,太白山高山区冻融风化作用从未停止过,强烈的冻融风化,使露出地表的岩石不断遭到破坏,形成大量冰缘地貌。

大爷海床位,大爷海湖边扎营一顶帐篷收费30元。

大爷海我觉得最性价比的东西了,30的酸汤面,还有肉沫,油汤我都喝光了。

但是当第二天早上我去吃的时候,30的酸汤面,变成了类似清汤面的东西……

你们赢了,我彻底败了。

附注:可乐20一瓶。米饭20元一碗,碗不大。

大爷海景区以前是私人经营,便宜点,现在收归景区统一经营之后,贵了。

最可笑的是那种上下铺板板床,开始,后来看到今天来的山友比较多,直接涨到了。股市吗?价格和市场挂钩,上下随便浮动哦?

早点睡吧,明天还起来看日出呢。

水源点:

西塬营地:7-8月季节性水源,我们8月3日到达的西塬营地,有水,但水质是这几天最差的。在到达之前塔2路边有水源,可补充后带到西塬营地。

东塬大石河营地:水源充足。

靠近上万仙阵树林的路径南坡,顺小路米,水质洁净。

大石河上万仙阵的半坡上路边有充足水源,清澈甘甜。

大爷海:水源绝对充足。

本文为森林徒步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uxiangchonga.com/jctp/50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