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作为我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拥有几千年的历史,深受民众喜爱,很多家庭都会买一些常用中药或者较珍贵的滋补中药存放在家里。尤其广东人喜欢煲应时的靓汤,汤中常加入中药调理身体。
但是中药贮存时间过长或者保存不当,就会出现虫蛀、发霉等变质现象,一旦中药变质严重,就不能继续服用了。
下面由市一药师带您了解一下常见的中药变质现象。
霉变又称发霉,中药受潮后,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在其表面或内部长出霉菌的现象。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夏季有“梅雨季节”、“三伏天”等天气,潮湿炎热,中药最易发霉。
辨别中药表面出现白色、黄色、绿色、黑色等毛状、线状、网状菌丝或斑点。
危害霉菌分泌酵素,溶蚀药材组织,引起霉烂变质,失去药效。霉菌毒素甚至可以引起肝、肾、神经系统、造血组织等方面的损害(如黄曲霉素等)。
易霉变中药山药、当归、黄芪、天花粉、白术、桔梗、陈皮、人参等。
预防贮藏在阴凉(20℃以下)、通风、干燥处,贮藏过程中要注意中药的干燥度,可以日晒、低温烘干或者用干燥剂等。
发霉的陈皮
虫蛀即中药被害虫蛀蚀的现象。中药在采集、加工、贮藏过程中都可能引入害虫或者虫卵,从而引起害虫繁殖。
辨别在中药空隙或碎屑中发现“纤丝”(俗称结成窜),表面有幼虫蛀成的小洞,严重时中药被蛀成粉末状,动物药内部被蛀空。
危害中药有效成分降低甚至失去疗效,害虫的残体、排泄物和分泌物还会造成药材污染,给人体带来危害。
易虫蛀中药莲子、党参、黄芪、山药、人参、郁李仁、泽泻等。
预防重点杜绝害虫的来源并控制其繁殖,贮藏前检查中药是否干燥、有无虫蛀。可装进密封容器中,贮藏在阴凉、通风、干燥处,注意定期检查其情况。
虫蛀的人参
变色中药在采收加工、贮藏过程中,由于保管养护不当而引起中药自身原有色泽改变的现象。
辨别中药自身颜色由浅变深、由深变浅或由鲜艳变暗淡等。
危害色泽的变化不仅改变中药的外观,而且减少或改变内在有效成分,以致药效降低甚至失去药效。
易变色中药红花、菊花、金银花、白芷、山药、黄芪、莲须等。
预防贮存在密闭的容器中,放置在阴凉干燥处,贮存时间不宜过长。
变色的菊花
泛油又称走油或浸油,含有挥发油、油脂、糖类等较多的中药,受到高温、潮湿等因素影响,其表面出现黏稠的油状物质并发出油败气味的现象。
辨别中药质地软化、颜色变深、外表发黏、渗出油状物质,有难闻刺鼻味,动物药躯体断残等。
危害中药泛油是一种酸败变质现象,影响疗效,甚至影响人体健康。
易泛油中药柏子仁、桃仁、牛膝、麦冬、枸杞子、苦杏仁、九香虫等。
预防贮藏在阴凉、通风、干燥处,贮藏时间不宜过长,中药不宜压碎。
易泛油的药材
气味散失一些中药含有挥发油等易挥发成分,因贮藏不当而造成挥发损失,使中药气味发生改变的现象。
辨别中药固有的气味散失或变淡薄。
危害中药固有的气味是由其所含的各种成分决定的,这些成分大多是治病的主要物质,如果气味散失或变淡薄,就会使药性受到影响,从而影响药效。
易发生气味散失的中药肉桂、豆蔻、砂仁、薄荷、乳香、紫苏叶、广藿香等。
预防贮存在密封的食用塑料袋或者容器中,放置在阴凉干燥处,避光保存,不宜过多通风。
藿香
以上几种变质现象都会对中药的疗效造成影响,严重的话甚至影响人体健康。
所以大家都要留意一下自家存放的中药是否有变质现象。
小tips:
把中药用食品保鲜袋装好密封,
放进冰箱2-8℃冷藏,
是适合于大多数中药的保存方法。
1.何圣鑫.防止中药虫蛀霉变的几种方法[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4):-.
2.赵梓辰,杨丽,李雪莲,等.中药材走油现象探析[J].亚太传统医药,,10(23):32-34.
3.陆冰,孙朋.浅谈中药贮存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当代医药论丛,(7):4-5.
4.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
黄春和
审稿
刘萍
编辑
张好好
责编
彭晓青
更多精彩推荐,初期白癜风白癜风医院哪家最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