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国庆特稿
导语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医院有两位老人也将迎来自己70岁生日,一个是精通丸散膏丹技艺和中药现代制剂、多才多艺的老药师邹家太,一个是骨伤科的开创者之一、省内知名的骨伤科专家赵家宏。
Partone
邹家太说起平生最幸运的两件事,总是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和自豪:一件事是出生在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岁!一件事是年恢复高考时考上了南京中医药大学!回忆往事,邹家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从小躺在新中国的怀抱里,睡在中国共产党的温床上,无忧无虑无比幸福地茁壮成长。顺利读完了小学考上了中学,尤其是在后来的年恢复高考时,全公社几百人竟让我一个人考中了,被江苏新医学院(现南京中医药大学)的药学系录取。一晃四年本科毕业,自愿要求分回老家医院。在基层工作中能够面对现实,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主动协助卫生局和本院里的同行们一起研讨如何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并与药监局里的同事一起到各大乡镇卫生院去指导检查督促工作,医院,心系患者。在流行病疫情爆发的时刻,我勇于担当,积极配合医技科室,不分昼夜熬制汤药,为无数病患带来了希望。”
邹家太出生于年1月19日,原名邹嘉泰。年9月至年7月在安丰邹王村和朱家村读小学,年9月至年7月在安丰中学读初、高中,年8月至年12月在安丰大邹村务农,年2月至年12月在舜生任民办教师,年2月至年1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原名:江苏新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读书,年12月在医院工作,直至退休。
医院里公认的“才子”,他创作了许多通俗易懂的科普文章,如:《田螺的奇特功用》《防癌顺口溜》《抗癌三字经》《唾液是宝中宝》《容易混淆的中药》等等,刊登在各类报纸上。他还留心总结工作实践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预防的方法和改正的措施,撰写成论文发表于专业期刊,特别是在中药行业的顶尖杂志、影响因子很高的中文核心期刊《中草药》《中国中药杂志》上发表了高质量的论文。如:《部分中药材水试经验鉴定法》《浅析中药房调配工作中的差错原因及纠正之管见》等等。
中药名称众多,五花八门,更有许多稀奇古怪的别名,对于初学者来说,确实有些枯燥乏味。邹家太在学习、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反复研究,利用各药名之间的共性及其个性,将它们联系起来,分门归类,认真总结,相互考查,既形象有趣,又便于记忆掌握。比如,与数字相关的药名有:零陵香、无心草、没药、半枝莲、两面针、双宝花、三仙丹、四叶草、五爪龙、六神曲、七姊妹、八月札、九香虫、十大功劳叶、百合、千里光、万年青。与颜色相关的药名有:红藤、丹参、橘红、绿尊梅、紫花地丁、青箱子、乌梅、墨旱莲、黑料豆。与方位、季节相关的药名有:南五加皮、北沙参、人中白、叶下花、春砂仁、夏天无、秋水仙、冬葵子。与生属相关的药名有:鼠曲草、牛子、虎杖、兔耳伞、龙芽草、蛇蜕、马勃、羊蹄、猴枣、鸡内金、狗舌草、猪殃殃。与气味相关的药名有:淡豆豉、甜大芸、甘草、咸秋石、苦参、酸枣仁、麻黄、辛夷、香附子、臭梧桐、薄荷草、鱼腥草。与神、人相关的药名有:仙人掌、佛手、天将壳、龙脑香、人参、太子参、母丁香、女贞子、儿茶、孩儿参、首乌、佛耳草、青龙齿、牙皂、血余炭、筋骨草、龙骨、乳香。还有一些对偶的药名,更是贴切自然、妙造天成,读来朗朗上口,让人拍案叫绝:三颗针、四块瓦;五月霜、六月雪;千日红、百草霜;半夏、天冬;天名精、地骨皮;金荞麦、银柴胡;苦丁茶、甜菊精;厚朴、薄荷;火麻仁、水翁花;大黄、小蓟;阳春砂、阴行草;仙灵脾、鬼箭羽;洋金花、土牛膝;升麻、降香;毛冬青、光木瓜;硬白前、软白薇;胖大海、瘦风轮;东白芍、西当归;夏枯草、冬瓜子;海金沙、河白草;地龙、海马;天仙藤、地肤子;夜交藤、明天麻;黄花乌头、紫背天葵;七叶一枝花、九孔石决明;开金锁、关白附。
邹家太还总结了一些鉴定中药真伪的独到方法,如:苦杏仁加水研磨,伴有特殊香味者,为正品。牛黄加水调和后,涂于指甲上,有清凉感,且黄色经久不退者,为真品。蟾酥沾水即呈乳白色隆起者为真品。胖大海遇水可膨胀8~10倍者为真品。银耳在水中膨胀3~5倍者为佳品。
邹家太将这些心得毫无保留地与同行分享交流,潜移默化地激发起青年药师的学习热情,在他的带动下,所有的药工都能自觉地钻研业务知识,不断取得进步。至今提起邹药师,中医院人还能清楚地记得他传授的“巧记中药名”的独创方法和奇思妙想。
犹为同事们津津乐道的是,医院创建“医院”时,邹家太三赴扬州市药检所拜师求教,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终于取得了“制剂室生产许可证”,自此院内开始生产院内制剂,如丸剂、膏方和糖浆,都赢得了临床医生和患者的一致好评。
图为退休后的邹家太在家抚琴
邹家太多才多艺,在工休闲暇之余,时常拉拉二胡哼哼小调,和棋友切磋棋艺,丰富工作之外的生活,还有不少忘年之交;他还医院的公益活动,在春节前写对联送上门,利用周末看望贫困五保老人。
邹家太退休以后,仍念念不忘心爱的制剂室,他深信:良药济世的情怀会医院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邹家太于年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
用心
Parttwo
说起中医药,赵家宏的心一如25岁那年接到南京中医药大学录取通知书时那般炽热和振奋,一如32岁那年牵头创建医院骨伤科病房时那般澎湃。从农村到城市,工作单位数次变动,但始终不变的是他对中医事业的执着。作为共和国同龄人,他见证了新中国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见证了中医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他坚守着为人民群众解除疾患的初心,为中医药事业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图为30年前的赵家宏在医院坐诊
赵家宏出生于年12月4日,兴化中学毕业后,于年响应国家上山下乡号召,到兴化大营何桥大队、兴化红星陈家大队插队落户,后被公社推荐至李健拖修厂当了一名翻砂工,由于在劳动中吃苦耐劳,年被公社推荐并考上南京中医药大学。在大学期间,经学校党组织考察加入中国共产党。年7月大学毕业后医院工作。年调入医院骨伤科,曾先后任江苏省中医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委员,南京市中医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外治法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颈肩腰腿痛研究会委员、理事。
赵家宏为患者看病时,总是表情严肃,认真思考,神情专注;和病人及家属解释病情时,脸上则荡起谦和的微笑,可亲可敬。医院骨伤科作为老牌泰州市重点专科,创建早,技术力量强,在当地一直拥有良好的口碑,骨伤科病房成立于年,由赵家宏主任牵头创建。年,医院进修归来,医院骨伤科病房,开始收治四肢骨折、关节脱位患者及骨髓炎、腰椎结核等病患,他以中医中药为主,擅长手法整骨及使用硬纸夹板、小夹板、石膏固定,并常规开展皮牵引、骨牵引,与手术室配合开展四肢骨折的钢针撬拨、钢板髓内钉内固定等手术。对于腰椎骨折无法手术时,赵家宏开创了在腰部麻醉下进行脊柱骨折手法整复术,加以石膏背心固定,大大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当时的骨伤科不仅西医治疗不落后,更是拥有多种中医治疗手段,赵家宏带领科室成员自制金黄散、损伤膏、丁桂散等等制剂外敷,用于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等,同时以温阳活血的中药熏蒸治疗颈腰椎疼痛。创业难、开业难,医院为家,经常节假日连续值班,有次竟然连着值了3个白夜班。正是老一辈医生的无私付出与敬业精神,医院骨伤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专科特色突出,技术力量雄厚。他带教出了学有所成的中医骨伤学科的接班人,如今已成为骨干力量。
赵家宏认真研读经典、勤于临证,探索中医骨伤之精妙,终有所成。他善于总结临床经验,撰写了许多有创见的医学论文,如《浅谈损伤与气血的关系》《关节内骨折认识和体会》《运用胸宁汤治疗胸肋骨骨折》《新伤施补治议》《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綜述》《急性滑膜炎中医病理与临床》《刍议骨伤科的辨证分析》《大外科中医病例书写之我见》《损伤水肿辡识谈》《仲景方生姜大枣应用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谈》《腰椎间盘突出症例手术治疗和分析》等等。其中有38篇在各级期刊发表及大会交流,3篇被中国科技出版社《中国骨科新技术》录用,分别为《自制牵引复位床治疗胸腰椎骨折》《挠骨近端骨化性纤维瘤》《带蒂肱三头肌筋膜条重建环状韧带治疗陈旧性挠骨头脱位》,并获兴化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两项。
图为20年前的骨伤科医生合照
后排左起:张晓春、包庆武、王立建、许立华
前排左起:朱登嵩、赵家宏、茅福年、李道新
年,赵家宏作为南京市人才引进,医院,创办骨伤科和病区。全面收治脊柱、骨关节损伤、腰腿关节疾病、肢体毁损、伤骨不连、骨感染、骨肿瘤等。年,经南京市卫生局批准,医院增挂牌为南京医院
赵家宏工作认真负责,为病人服务热情,在兴化城乡和南京受到患者及其亲属的广泛赞誉。他团结全科室人员,认真带教年轻医生,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廉洁行医,德艺双馨,同事们对他的医德、医术、爱心、仁心深为信服。一面面锦旗见证了他执着的脚步,他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还获得了南京市卫生系统“白求恩”杯先进工作者称号。回顾自己的从医生涯,赵家宏坚信自己与中医有着命中注定的缘分,也热爱这份事业,无怨无悔。他说,中医是仁术,是我们中华文明的传家宝,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宏扬中医文化、代代薪火相传。
用爱
赵家宏年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
祝愿语
从青涩年华到古稀之年,岁月如歌深沉激越,悬壶济世的情怀如溪水澄澈,宁静中孕育力量,普救苍生的梦想如百草芬芳,质朴中传递华光。你们无愧于共和国同龄人,向你们致敬,道一声健康快乐!祝福我们亲爱的祖国繁荣富强!
作者:何雅岚朱杰
编辑:小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