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荷兰航空公司一架从阿联酋迪拜飞往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国际航班上,有一名乘客在飞机上“不停地放屁”,引起其他乘客不满,空乘人员甚至要求该乘客克制放屁。不知是无法克制还是不想克制,该名乘客还是继续,最终因此爆发冲突,导致飞机备降在维也纳国际机场。可见,人类在公众场所不断放屁会引起他人不适,甚至引发打斗。那么放屁对于野生动物们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小朋友们一定听说过一些放屁很厉害的动物,比如鼬科的黄鼠狼和臭鼬科的臭鼬。一旦被它们的屁喷到,轻则恶心几个星期,怎么洗也洗不掉;重则喷到眼睛里会暂时失明。它们利用这强烈的臭气击退来犯之敌,让自己全身而退。所以当我们遇见它们时,最好主动避让,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鼬科的黄鼠狼常说黄鼠狼给鸡拜年,其实黄鼠狼是捕鼠小能手
生活在北美地区的臭鼬
现在的城市里,很难遇见这些动物。还有哪些靠放屁保护自己的小动物是我们常见的呢?下面给小朋友们介绍一些步甲里的放屁虫。
步甲是什么?
步甲也被称为步行虫,是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除了海洋和南北两极之外)的许多甲虫的统称。步甲包含了四万多种甲虫,是动物界品种数量最多的十个分科之一。它们身体两对翅膀中的前翅随着亿万年的演化逐渐变成一个硬壳(读音同翘qiao)。这硬壳如同古代军人所穿的盔甲一样用来保护身体和后翅,而不象其他昆虫一样用来飞行,所以很多大型步甲丧失了飞行能力,只能在地上步行。步甲的中文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绚丽多彩形态各异的甲虫
放屁虫就是步甲科下一些小型步甲的统称,大约有种之多。
它们的“屁”有多厉害?
常说的放屁虫一般指的是某些蝽象或气步甲。
蝽象是半翅目蝽科昆虫的总称,这些昆虫都有臭腺孔,遇到危险时会能泌臭液,在空气中挥发成有强烈刺激性的臭气,把敌人熏走。
一只正在产卵的黄斑蝽象
气步甲通常指的是步甲科下气步甲亚科的气步甲属、屁步甲属等小型步甲。它们在遇到危险时,在几分之一秒的时间就能迅速的喷出带有强烈刺激性的灼热液体,有些种类的气步甲能喷射出高达摄氏度的液体。不但能驱赶蜘蛛,螳螂等掠食者,甚至能杀死蚂蚁等小型昆虫。
螳螂被迫将已经捕捉到的放屁虫放掉
如果我们被喷到,会灼伤皮肤,疼痛难忍。这些“屁”在放屁虫体内被随时合成,最多可以放20次。凭借这高超的放屁本领,给他们取名放屁虫还真是名副其实。
放屁虫们所放的屁有80%是雾状的液体,只有20%挥发成气体。严格的说,它们应该叫“撒尿虫”。
它们的“屁”是怎么产生的?
放屁虫体内有两个腺体腔,如同两个弹药库一样分别存储着由自身细胞分泌出来的两种不同的化学物质(对苯二酚和过氧化氢)。当遇到危险时,放屁虫会将两种化学物质一起排放到腹部末端的附腺腔里混合,附腺腔里的生物酶帮助这些混合物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如同曼妥思糖遇到了可乐汽水,在迅速膨胀的巨大压力下,放屁虫通过身体后端的腺体将混合好的“屁”喷射出去,由于速度快,力量大,还会伴随着砰砰的爆炸声,这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对敌人造成很大的伤害。
为了更加精准的打击敌人,放屁虫还会调节腹部末端的炮口,有些种类的放屁虫能将炮口旋转度,打击从四面八方而来的敌人。为了节省弹药,放屁虫还会根据敌人体型的大小以及凶猛程度来决定发射炮弹的数量,体型大或凶猛的敌人就多放几个,不那么凶猛或体型较小的敌人就少放几个。
视频演示了放屁虫可向不同方向放屁,用放屁把比自己大几倍的蜘蛛击退。视频还演示了这些化学物质在放屁虫体内是如何合成的。
它们的“屁”会在自己肚子里爆炸么?
不会,如果这么危险,那么相信放屁虫们活不到今天。
放屁虫所释放的炮弹主要成分是绝大多数昆虫都很害怕的醌类物质。放屁虫在体内将产生醌类物质的原料(过氧化氢和对苯二酚)分开存储,这样就不会发生安全问题。在遇到危险时,通过括约肌将两种化学品注入非常坚硬的附腺腔里混合,混合物炮弹排出体外时,才发生剧烈化学反应。加上发射速度非常快所以自身不会被炸到。
如果放屁虫被吃掉了,还会放屁么?为了证明这个问题,科学家们了一些小实验:科学家们将一种名为“亚洲投弹手”的放屁虫投喂给蟾蜍。餐后两小时内,有将近43%的蟾蜍会吐出活着且完好无损的放屁虫。这些放屁虫依旧存活下来,最长的活了18个月。名叫“亚洲投弹手”的放屁虫这些蟾蜍是因为什么将已经吞到肚子里的放屁虫又吐出来了呢,难道放屁虫真的象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的孙悟空一样?为了找出原因,科学家们又做了一个实验:研究人员不断攻击迫使放屁虫不断放屁,最终,放屁虫的弹药被消耗干净。这时科学家们将不能再放屁的放屁虫喂给蟾蜍吃。这次,只有5%的蟾蜍将放屁虫吐了出来。我们由此相信,放屁虫的屁还含有能够催吐的化学物质。运气好的放屁虫可能一个屁就让蟾蜍恶心反胃吐出自己,逃过一劫;运气不好的,比如视频里这只,很可能在蟾蜍肚子里十分努力的足足放了88分钟的屁……巍巍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