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之理气药

理气药

定义:以疏理气机为主要功效,用于治疗气滞或气逆证的药物,称为理气药。其中行气力强者,又称破气药。

功效:本类药物辛苦温而气香,主归脾、胃、肝、肺经。具有舒畅气机的作用,包括理气健脾、疏肝解郁、理气宽胸、行气止痛、破气散结等。

主治:适用于脾胃气滞所致脘腹胀痛、嗳气吞酸、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肝气郁滞所致胁肋胀痛、抑郁不乐、疝气疼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肺气壅滞所致胸闷胸痛、咳嗽气喘等。

★陈皮

辛、苦,温。归脾、肺经。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1、脾胃气滞证2、湿痰、寒痰咳嗽

煎服,3~9g。

陈皮

▲青皮

苦、辛,温。归肝、胆、胃经。

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1、肝郁气滞证2、食积腹痛,脘腹疼痛3、癥瘕积聚,久疟痞块

煎服,3~9g。醋制疏肝止痛力强。

★枳实

苦、辛、酸,温。归脾、胃、大肠经。

破气除痞,化痰消积。

1、胃肠积滞证2、胸痹,结胸3、产后腹痛

煎服,3~9g,大量可用至30g。炒后性较平和。

孕妇慎用。

枳实

★木香

辛、苦,温。归脾、胃、大肠、胆经。

行气,调中,止痛。

1、脾胃气滞证2、泻痢里急后重3、肝胆气滞证4、胸痹

煎服,1.5~6g。生用行气力强,煨用行气力缓而实肠止泻。

木香

▲香附

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

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1、肝郁气滞证2、脾胃气滞腹痛3、月经不调

煎服,6~9g。醋炙止痛力增强。

※乌药

辛,温。归肺、脾、肾、膀胱经。

行气止痛,温肾驱寒。

1、寒凝气滞之胸腹诸痛证2、尿频,遗尿

煎服,3~9g。

▲沉香

辛、苦,微温。归脾、胃、肾经。

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

1、胸腹胀痛2、胃寒呕吐3、虚喘证

煎服,1.5~4.5g,宜后下;或磨汁冲服,或入丸、散剂,每次

0.5~1g。

檀香

辛,温。归脾、胃、心、肺经。

行气止痛,散寒调中。

胸腹寒凝气滞证。

煎服,2~5g,宜后下。

阴虚火旺,实热吐衄者慎用。

※川楝子

苦,寒;有小毒。归肝、胃、小肠、膀胱经。

行气止痛,杀虫。

1、肝郁诸痛2、虫积腹痛

煎服,4.5~9g。外用适量。炒用寒性减低。

本品有毒,不宜过量或持久服用,以免中毒。脾胃虚寒者慎用。

荔枝核

辛、微苦,温。归肝、胃经。

行气散结,散寒止痛。

1、疝气痛,睾丸肿痛2、胃脘痛,痛经,产后腹痛

煎服,4.5~9g。或入丸、散剂。

佛手

辛、苦,温。归肝、脾、胃、肺经。

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

1、胸胁胀痛2、脘腹疼痛3、咳嗽痰多

煎服,3~9g。

香橼

辛、微苦、酸,温。归肝、脾、胃、肺经。

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

1、肝郁肋痛2、脘腹胀痛3、咳嗽痰多

煎服,3~9g。

玫瑰花

甘、微苦,温。归肝、脾经。

疏肝解郁,活血止痛。

1、肝胃气痛2、月经不调,乳房胀痛3、跌打伤痛

煎服,1.5~6g。

※薤白

辛、苦,温。归肺、胃、大肠经。

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1、胸痹证2、脘腹胀痛,泻痢后重

煎服,5~9g。

大腹皮

辛,微温。归脾、胃、大肠、小肠经。

行气宽中,利水消肿。

1、胃肠气滞证2、、水肿,脚气

煎服,4.5~9g。

柿蒂

苦、涩,平。归胃经。

降气止呃。

呃逆证。

煎服,4.5~9g。

刀豆

甘,温。归胃、肾经。

降气之呃,温肾助阳。

1、呃逆,呕吐2、肾虚腰痛

煎服,6~9g。

刀豆所含皂素、植物血球凝集素、胰蛋白酶抑制物等有毒成分。

℃即能被破坏

甘松

辛、甘,温。归脾、胃经。

行气止痛,开郁醒脾。

1、脾胃寒凝气滞证2、脾胃不和证

煎服,3~6g。外用适量。

九香虫

咸,温。归肝、脾、肾经。

理气止痛,温肾助阳。

1、胸肋、脘腹胀痛2、肾阳虚证

煎服,3~9g。入丸、散剂服,1.5~3g。

娑罗子

甘,温。归肝、胃经。

疏肝解郁,和胃止痛。

肝郁气滞证。

煎服,3~9g。

绿萼梅

微酸、涩,平。归肝、胃、肺经。

疏肝解郁,和中,化痰。

1、肝胃气痛2、梅核气

煎服,3~5g。









































杭州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杭州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uxiangchonga.com/jcjj/39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