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香虫,即半翅目,异翅亚目,蝽科的瓜黑蝽。是一种会飞的青黑色昆虫,指甲般大小,状如水龟。春夏季节,爬在农作物的茎叶上吸食浆液,不留心碰上它,便放出一种奇臭难闻的气体,使人避而远之,因而落个"臭板虫","屁巴虫"或"打屁虫"的臭名。屁巴虫含有九香虫油,一经炒熟之后,即是一种香美可口、祛病延年的药用美食,因此,它又赢得了"九香虫"的美称.
药名:九香虫
汉语拼音:jiuxiangchong
英文名:JiuxiangBug,StinkBug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pongopuschinesisDallas
功效分类:理气药;温里药。
科属分类:蝽科
别名:黑兜虫、瓜黑蝽、屁板虫、屁巴虫。
性味:味咸;性温
归经:肝经;肾经;脾经。
功能:行气止痛;温肾壮阳。
主治:用于脾虚气滞,胸脘痞闷、疼痛;肾虚阳衰、腰膝酸痛、阳痿尿频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0.6-1.2g。
生态环境:成虫有翅能飞翔,常在土块、石块下及石缝中越冬,每年3月飞出。
资源分布:除东北、西北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药材基源:为蝽科动物九香虫的全体。
采收储藏:春、秋季捕捉,捕后用沸水烫死,晒干或烘干。
炮制方法:
1、九香虫,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
2、炒九香虫,取净九香虫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
用药禁忌阴虚阳亢者慎服。
中药成分全虫含脂肪,蛋白质,甲壳(chitin)等。脂肪中有硬脂酸(stearicacid),棕榈酸(palmiticacid),油酸(oleicacid)。其特殊臭味来源于醛、酮成分。还含锰、镁等微量元素。
药理作用九香虫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杜菌、甲型副伤寒杆菌及福氏痢疾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元素分析表明,九香虫的抗癌、抑癌元素锰和镁的含量较高,至癌元素镍、铬、砷、镉、铍的含量较低,似可能有抗癌作用。
常用配方九香虫
1、利膈间滞气,助肝肾亏损;九香虫一两(半生半熟),车前子四钱(微炒),陈皮四钱,白术五钱,杜仲八钱(酥炙)。上为细未,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钱五分,盐白汤或盐酒送下,空心服,临卧仍服一次。(《摄生众妙方》乌龙丸)。
2、治胸脘胁痛:九香虫三两,炙全蝎二两。研末,蜜丸,每丸一钱重。每次半丸,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
3、椒盐九香虫:九香虫30g,油炒熟,放入花椒粉、食盐少许嚼食,用酒或温开水送下。本品味香可口而有补肾兴阳作用。用于肾虚阳痿,多食有效。
4、乌龙丸:九香虫30g,杜仲25g,白术15g,陈皮12g。一同研为细末,炼蜜作丸服。每次服5g,早、晚各服1次,淡盐开水送下。本方由《摄生众妙方》乌龙丸减去车前子而成。方中和九香虫、杜仲补肝肾、强腰膝,白术、陈皮健脾理气。用于肝肾虚损,腰膝酸痛,而有脾虚少食、气滞脘腹满闷的症状者。
南京江宁区御元堂中医门诊部是一家传统加现代相结合,高科技于一体的中医特色医疗机构,主要以中医经络理疗,透皮给药,中药外敷技术和中药汤剂、膏方为载体,开放有中医内、外科,疼痛科、妇科、皮肤科、口腔科、小儿推拿等科室。尤为疼痛科为特色主治各种肩、颈、腰、腿痛,失眠、肠胃病、乳腺疾病、前列腺、痛风、高血压、中风后遗症等疑难杂症。
如您身边有上述病症的朋友或亲戚请动动手指传递一份福音,您的专递会给很多患者摆脱痛苦,远离疾病得到健康。
特别告知:本门诊独家引进向氏药坊全国独家秘方(药准字号)专业治疗各类皮炎:灰指甲、粉刺、青春痘及痘印等皮肤病,对牛皮癣、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签约包,.治无效退款!
咨询健康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