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夏草,原本是一味中草药,现在变成了奢侈品,说你什么好呢?中草药里的LV,有钱人的象征,土豪炫富的资本……
冬虫夏草,简称虫草,生长在高山雪线附近的草坡上。形成过程中两个必备条件:蝠蛾幼虫、虫草菌。第一年夏天虫草菌丝钻入蝠蛾幼虫体内不断生长菌丝,漫长冬天,幼虫早已死亡,外形虽为虫,但实际变成了虫草菌核,次年夏天,虫草菌长出子实体,形状如草,冒出地面。因而得名冬虫夏草。
虫草,藏语名为“牙儿札更布”,记录唐时期的藏医经典《月王药诊》中,直到清乾隆年才收录到本草著作《本草从新》中,虽应用时间不久,但却被商家奉为传统中药,大肆宣扬。原本滋肺补肾、止血化痰的功效无限扩大,扣上了仙草、神药的帽子,以致身价飙升,短短十年价格上翻百倍,成了中药里的LV,土豪炫富的资本。各种假冒伪劣自然层出不穷。
冬虫夏草,生长在海拔至米的雪山草甸上。西藏、青海、云南省迪庆、怒江州是中国虫草的主要产地。
冬虫夏草形成过程中两个必备条件:蝠蛾幼虫、虫草菌。一个是动物,一种蛾子的幼虫;一种是菌类,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
还记得我们之前讲多的茯苓、猪苓、灵芝吗?这些都是真菌类,茯苓寄生在松树根上,药用菌核,猪苓寄生在枫树根上,入药也是菌核。灵芝寄生在丛林树桩上,药用子实体。今天说的冬虫夏草也是一种真菌,只是它偏偏寄生在一种虫子身上,菌核(虫子)和子实体(草)一起都入药。
虫体似蚕,外表深黄色,腹面有足8对,位于虫体中部的4对明显易见,断面内心充实,白色,略发黄,周边显深黄色。
您听说过骂人说这个人“脑袋里长草”了吧。嘿嘿,这事儿就这么巧,冬虫夏草,就是虫子脑袋里长草了。为了说清楚怎么回事,我编写了下边这个故事……
冬虫夏草的前世今生
在海拔至米的雪山草甸上,有一群蝠蛾,一种蛾子,翩翩飞舞,产下了亿万个虫卵。虫卵孵化成一条条幼虫,钻进潮湿的土里。恰恰这时候碰到了冤家对头——虫草菌丝,埋伏在草地里很久的真菌,被虫草菌感染的幼虫以为就是感冒打个喷嚏,美滋滋的还往土里接着爬……(本段图文不符)
幼虫里的虫草菌可算是找到了安乐窝,迅速繁殖,产生大量菌丝,占据了幼虫的体内。幼虫心里还合计呢,怎么这茬感冒这么重?不光头疼而且肚子疼……,我得爬出去透透气。当幼虫脑袋快接近土壤的时候,它终于再也爬不动了……不知道的以为虫子在冬眠呢,干脆叫它“冬虫”吧。(本段图文不符)
这个时候的幼虫除了躯壳看起来是条虫子,整个身体都被虫草菌占据了,俨然成了一个菌核,只不过这个菌核的外包装是虫子皮。术语叫做“僵虫菌核”。(本段图文不符)
虫草菌经历了一个冬天的侵略,已经完成了初步的使命。第二年,冬去春来,积雪融化,虫草菌也按耐不住大好春光,偷偷的从幼虫的脑袋了钻了出来,冒出了地面,像一棵小草,这个时候虽然是高原雪地的春天,但平原已经是夏天啦,所以我们叫它“夏草”吧。
这就是冬虫夏草名字的来历。
故事还没有完,钻出来的虫草菌外形像个棒槌,可它的表面全是孢子啊。什么是孢子?就是它的后代啊,类似种子。这些孢子随风飞舞,落到草丛里,又变成了新一代的菌丝,埋伏起来,寻找下一代的蝠蛾幼虫……
冬虫夏草的药用价值
冬虫夏草其实来源于藏医,藏语名为“牙儿札更布”,记录在成书于公元八世纪的藏医经典《月王药诊》中,那个时候中原是唐朝。但直到清乾隆年才收录到中医著作《本草从新》中。小永之前讲过的那么多中草药,基本上都记录在《神农本草经》了,应用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甚至商周,上下数千年。和冬虫夏草比起来,虫草连重孙子辈都排不上。
乾隆到现在三百年历史,虫草进入中草药历史大抵也就这么久,可这位年纪轻轻的草药,被各种商家包装起来,摇身一变,成了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中药……哈哈,岂不让茯苓、猪苓、灵芝之辈笑掉大牙。不过灵芝孢子粉可能不会这么认为,这回灵芝孢子粉可有底气了,再说我是杜撰出来的,我就说冬虫夏草就是清朝杜撰给皇上听的……
冬虫夏草的功效是啥?《本草从新》是这么说的:保肺益肾,止血化痰。现在的《药典》说:补肺益肾,止血,化痰。用于久咳虚喘,劳嗽咯血,阳痿遗精,腰膝酸痛。
这不是小看我吗?冬虫夏草的功效可远比这些多,不信你听听广告……冬虫夏草就是现在的“仙草”、“神药”,不许你诋毁。
冬虫夏草的身价莫测
冬虫夏草的身价哪是凡人所能理解的。小永10年前在药房打工卖药时,还能允许自己去柜台取药称重,当时看着近万元的标价,舌头吐出来都赶上黑白无常了。但小永看到现在的价码,别说舌头了,心都能蹦出来了。
冬虫夏草现在的价位
我特地咨询了一下药局,明码实价,一克,40万一公斤,这还仅仅是一般等级,若特级价格无边。什么概念?一条冬虫夏草大概一克,一条冬虫夏草就是四百块……(下面的价格上涨趋势图来自维基百科截图,单位:元/公斤)
小永说它是中药里的LV,这都太委屈它了,条死虫子换一个LV。黄金、白金也不带酱紫滴。
我劝那些伪造LV的人,赶紧改行吧,造点冬虫夏草,不比那挣钱……
冬虫夏草怎么造假?
怎么造假?一克块,随便掺啥都行。喷水湿润增重,一克水就值块;在虫草体内插铁丝、铜丝、竹签,破铜烂铁一克也能值块了;还可以在虫子身上摸上同样颜色的各种粉。
还有的干脆用面粉压成冬虫夏草,掺在正品中一起卖;当然也有技术低劣的,直接拿僵蚕或别的品种冒充冬虫夏草,你欺负我没见过冬虫夏草啊?
冬虫夏草的怎么应用
先看看清朝人怎么用冬虫夏草吧?
《文房肆考》记载:迩年苏州皆有之,其气阳性温,孔裕堂述其弟患怯汗大泄,虽盛暑处密室帐中,犹畏风甚,病三年,医药不效,症在不起,适有戚自川归,遗以夏草冬虫三斤,逐日和荤蔬作肴炖食,渐至愈。因信此物保肺气,实腠理,确有征验,用之皆效。
翻译一下:某人的弟弟就爱出汗,大汗淋漓,而导致总感觉有风,即便炎热的伏天围在帐子里,还是能感觉到冒风,谁都治不好。这时候有个亲戚,给了他三斤冬虫夏草,天天炖菜吃,病就好了。由于出汗是肺虚,所以证明虫草保肺……
三斤虫草!!!天哪,我的眼前飞过了万,您觉得您有这个实力吗……
冬虫夏草是钱权的象征
像您这么说,谁还能吃起冬虫夏草啊?大有人在。治病就要最好的药!冬虫夏草算什么?如果陨石能治病,有人能把月亮摘下了熬着吃了。
吃冬虫夏草的人,大抵两种人,都不是花自己前买的,您想啊,谁脑袋里长草啊,非得买脑袋里长草地死虫子。这两种人是:一当官的,有人送;二老干部,全报销。我曾听过干诊的老干部一次药开克冬虫夏草,而且全部和其它中药混在一起,熬在汤药里。有钱,任性。全报销,更任性。
我有冬虫夏草怎么办?
估计您的冬虫夏草不一定是自己买的。首先先看看是不是真的,然后再看看有没有掺重金属。确保没事,您再想想有没有需要送礼的人?如果没有您再想想能不能卖出去换成现金?这些都考虑完了,那你就吃了吧,爱咋吃咋吃。
我买不起冬虫夏草,还想吃怎么办?
没钱还想买虫草,真是脑袋里长草了。但普通老百姓就不能尝尝仙儿吗?可以。不是想吃“虫草”吗?实话告诉您,最明智的办法,去市场买一斤茧蛹子,再买一斤蘑菇。这比冬虫夏草营养高。茧蛹子,虫子有了,蘑菇,草也有了,冬虫夏草不也就是一种菌加死虫子吗?别真把它当成灵丹妙药。
冬虫夏草,我说你什么好?
冬虫夏草是唯一不能人工养殖的草药,纯正的冬虫夏草都是野生的。因此每年的虫草采挖季节,整个青藏高原,到处是成群结队的采挖大军,几十万人,浩浩荡荡。他们在高原上安营扎寨,不放过每一寸草地。破坏了整个生态平衡。
上个世纪70年代,在青藏高原,曾经有过一平方米挖出条冬虫夏草的记录。可到了今天,别说一平方米,就是在几百平方米的草甸内有时也很难觅到一根冬虫夏草。(这两段话摘自网络文章《冷眼看“冬虫夏草热”》)
冬虫夏草虽然不能人工养殖,但虫草菌丝可以人工培养。这回您知道了吧,某广告“冬虫夏草含着吃”,以及各类“冬虫夏草提取物”,市场种类繁多,凡是冠以冬虫夏草名称的滋补品和药品,实际上都是用冬虫夏草菌丝为原料做的,这种人工菌丝和天然冬虫夏草可是天壤之别啊……
前天的灵芝碰到今天的虫草,可谓小巫见大巫。灵芝让所有中医都变成了骗子,冬虫夏草更让所有中医每个人脑袋上都扣了一个屎盆子。而围观的不是反中医,是奸商,一边数着钱,一边呲咪呲咪的笑……
下边这段话是给学医人看的,明白的自然明白。
《文房肆考》:迩年苏州皆有之,其气阳性温,孔裕堂述其弟患怯汗大泄,虽盛暑处密室帐中,犹畏风甚,病三年,医药不效,症在不起,适有戚自川归,遗以夏草冬虫三斤,逐日和荤蔬作肴炖食,渐至愈。因信此物保肺气,实腠理,确有征验,用之皆效。
《本草从新》:保肺益肾,止血化痰,已劳嗽。
《重庆堂随笔》:冬虫夏草,具温和平补之性,为虚疟、虚痞、虚胀、虚痛之圣药,功胜九香虫。凡阴虚阳亢而为喘逆痰嗽者,投之悉效,不但调经种子有专能也。周稚圭先生云,须以秋分日采者良。雄谓夏取者可治阳气下陷之病。
《本草正义》:冬虫夏草,始见于吴氏《本草从新》,称其甘平,保肺、益肾、补精髓,止血化痰,已劳嗽。近人恒喜用之,皆治阴虚劳怯,咳嗽失血之证,皆用吴氏说也,然却未见其果有功效。《四川通志》明谓之温暖,其说甚是,又称其补精益髓,则盛言其功效耳,不尽可凭也。赵氏又引潘友新说,入房中药用,周兼士亦谓其性温,治蛊胀,近日种子丹用之云云。则此物补肾,乃兴阳之作用,宜于真寒,而不宜于虚热,能治蛊胀者,亦脾肾之虚寒也。赵氏又引《文房肆考》,称孔裕堂之弟患怯而汗大泄,盛夏密室犹畏风寒,以此和作肴馔,食之而愈,则此之怯症,洵是真寒之证,大汗亡阳,而常畏寒,本是当用参、附者,乃冬虫夏草能愈之,其温补又可知。此种虚劳,恰与阴虚劳怯咳嗽痰红之相火上凌者相反,乃吴氏竟谓其止血化痰已劳嗽,遂使今人如法施治,而相火愈肆,甚至咳愈甚而血愈多,不于釜中注水,而但于釜底添薪,苟其阴血未枯,则泛溢沸腾,不尽不止;若果津液已竭,惟有燔灼的成灰而已。赵氏所引诸家之说极多,皆言其兴阳温肾,独《从新》则曰甘平保肺,不知何所见而云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