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药不是救性的稻草

精彩内容

春药虽然不是不可沾染的毒药,但也不是可以随便嚼嚼的口香糖。它是一种特殊的药品,健康人千万不要被蛊惑。

在《金瓶梅》中,叙述了西门庆向胡僧求“春药”的故事,西门庆得到春药后,无论是夫妻行房,还是在外偷情,之前都要服用。

关于“春药”(古代又称之为“淫药”),中国古代房中术一直有这部分内容,泛指能激发和增强性欲的药物。这些药方分为内服和外用,内服的有食物和药物,多为滋补强壮之品;外用的有药液外洗阴部,药巾外擦阴部和阴道内用药等,多含有一定程度刺激性的药物,一般在性兴奋后消除。

我国传统中药中,温肾壮阳类药物多半具有助欲功能,但大多势单力薄。常见的植物和矿物类药,如附子、肉桂、淫羊藿、阳起石等;动物类药有牛鞭、狗鞭、驴肾之类,以及鹿茸、晚蚕蛾、九香虫、海马等。因此,古人常以复方进服取效。近来有人将古人的复方,用现代工艺技术制成,如“中国猛男”、“海马三肾丸”等。

在现代,有类似春药的药物,如“性药”或“催欲药”。这类药基本是化学合成药,大都含有性激素,如丙酸睾酮、甲基睾丸素、苯丙酸诺龙、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具有催欲作用,且力专效捷。然而,古人言“纵欲催人老”,“房劳促短命”。如果用药者不善节制,纵欲房劳,甚至使用春药来支撑性生活的话,那么轻则因春药性多温燥,使机体遭受难以恢复的损害;重则可引起睾丸萎缩,脑垂体分泌激素失调,造成不良后果。

电影《垂帘听政》中有这样一组镜头:杀鹿、锯茸、接鹿血,咸丰皇帝一饮而尽……尽管咸丰皇帝的死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他贪欲过度,不适时宜地饮用“得天地之阳最全”的鹿血等不无关系。

清代医家在《石室秘录》中有这样的记载:“人有头角生疮,当时即头重如山,第二日即变青紫,第三日青至身上,即死。此乃毒气攻心而死也。此病多得之好吃春药……”这段话也详细地描述了春药可能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假如长期服用春药,即使停药,亦往往会出现性功能低下,甚至导致无法恢复的阳痿。

事实上,古代房中术中的这些春药,大多数功效尚有待验证。即便有些确有效验的药方,自宋代以后,医家也逐渐认识到不能一味套用,宜辨证论治。对于滥服春药者,有资料显示,还可导致以下几类危害。

●虚损性疾病。春药的直接效应是激发性欲,导致性交过度。而性味燥烈的药物与过度性交造成精气大量损伤,是促成虚劳早衰,直至死亡的原因。

●外科疮疡类疾病。疮疡类疾病的发生,也可以是春药之毒积聚体内,向外发泄,攻击体表所致。

●生殖器官功能减退。春药的功能是暂时性的,促成的快感不仅提高了性器官的兴奋度,而且使性器官始终陷于一种不能及时得到恢复的疲劳状态,最终酿成更严重的衰退。

●对后代的遗患。滥服“春药”助兴的夫妻,其孕育的胎儿先天不足或畸型的可能性较大。

可见,春药虽然不是不可沾染的毒药,但也绝不是可以随便嚼嚼的口香糖。它是一种特殊的药品,健康人千万不要被蛊惑。确有性功能障碍者,也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地使用,切不可贪图一时之欢而随意服用。

至于古代色情小说中的春药,如《飞燕外传》中的“春恤胶”、《金瓶梅》中的胡僧药丸等,当属小说家之言,不可信。

误区雷区--专家解答:

误区一

十个男人九个虚,所以易ED

“十男九虚”,所以需要及时“补肾壮阳”才能“重振雄风”,这是很多假冒壮阳药常用的卖点。真有那么多男性肾虚、急需壮阳吗?

“这是乱忽悠!所谓的‘十男九虚’,我看至少有一半以上的男人是‘被肾虚’。”周少虎解释称,肾虚是中医概念,古代百姓吃了上顿没下顿,长期营养不足,成年后肾气容易亏损。“但现在物质丰富,很多人天天大鱼大肉,哪来那么多肾虚?”

而说到ED的发病率,有些厂家喜欢引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项调查数据,称40岁以上的成年男性ED比例达到52%,等于说,40岁以上的男性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是ED。对此,周少虎认为断章取义的引用“不靠谱”。据他介绍,国内有一项针对北上广三地名20岁~86岁男子的流调显示,这部分人的ED发病率为26.1%,也就是说,大概4个人中有一个人曾发生过ED。

“国内这个调查相对来说更靠谱。”周少虎认为,其实都市男性多数不是肾虚,而是吃得太讲究、补得太过、生活太安逸,到一定年纪就患上高血脂、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基础病。各种基础病一旦引起血管病变,导致动脉狭窄、硬化,就会使男性性器官勃起时血流不足,从而ED。此外,生活和工作压力过大也可导致ED。但有些ED患者是短暂发病,可能不治自愈;大多数患者经过正规治疗都能改善、康复,但很多人未及时就医,而是乱进补、乱吃药,往往耽误了病情。

误区二

性药=春药,有病治病无病助性

“伟哥是用来治ED的性药,但不知从何时起,被一些男性悄悄地当作‘春药’服用,他们以为吃了有病治病,没病也能助性,岂不知滥用会伤身。”周少虎提醒说,治疗性功能障碍的“性药”跟“春药”不同,但往往被一些唯利是图的造假分子混为一谈,拿来迷惑人。

“其实,就我所知,目前并没有这种被描述为能让男女交合达到出神入化境界的所谓‘春药’。”在周少虎看来,“春药”含有贬义,一般是为了追求过度性刺激、达到异乎寻常目的而服用的所谓“催情药”,基本是假药,或者只是迷幻剂,服用后药物作用于神经系统,甚至可能致服用者产生幻觉,最后损害性功能。

而合法上市的“伟哥”等第五型磷酸二脂酶抑制剂类的ED治疗药物,服用后药物作用于血管,可使阴茎海绵体平滑肌松弛、动脉扩张充血、改善勃起功能。而当“伟哥”作用于血管,使血流加快时,一些服用者会脸红体热,误以为像“春药”一样起到了“助性”的效果。但事实上,“伟哥”并不作用于中枢神经并产生“催情”的效果,服用者仍须受到充分的性刺激才能起效。

周少虎指出,性药是处方药,ED男性在正规医疗机构专科医生的正确指导下,适当服用正宗的“伟哥”等第五型磷酸二脂酶抑制剂类药物是安全的。但若长期超量服用,甚至到不规范的药店或成人用品店买药,可影响患者的血压和血管,导致生殖系统功能紊乱,甚至加重心脑血管病患者猝死的风险。如果买到的是假药,可使患者常处于超量摄入的状态,那么风险可堪比吃“毒药”。

误区三

真假“伟哥”同成分,效果也差不多

有些ED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过“伟哥”后觉得效果不错,但每次都要复诊才能开药,嫌麻烦,索性就去药店甚至一些成人用品店或网店“帮衬”,并且尝到了不少“甜头”首先,价格很便宜。据了解,一般正宗“伟哥”一颗要多元,但有患者反映他在小店或网上花5~20元就能买到一颗;其次,假“伟哥”跟真“伟哥”成分差不多,都含西地那非,而且吃了确实有效果。“既然原材料都一样了,同样治得了病,而且更便宜,不就行了,管它是真是假”。

“这是不少患者的真实想法。”周少虎介绍说,西地那非是一种扩张血管的化学药物,确实是“伟哥”的主要成分,而且已过了国际专利保护期,网站上几百元就可以买到一公斤西地那非,一些厂家还提醒这是“开发生产低价速效补肾壮阳类医药保健品的理想原料”。

但他再三提醒,非法购买西地那非生产出来的假“伟哥”粗制滥造、纯度不足、混合有其他对身体有害的杂质,而且,此类假药为了达到“惊人的效果”,药量往往被加大。正宗“伟哥”的剂量是mg/粒,假冒的往往达到~mg/粒,但这些假药标识不清,甚至标榜“纯中药壮阳”,一般患者在使用时并不知道这些细节。长期服用这类假药可使患者超量摄入药物,导致器官长期过度充血,引发前列腺炎,甚至出现阴茎异常勃起等病理变化;心血管病患者若不慎将此类假药跟硝酸酯类等药物混吃,甚至可诱发心脏病,导致中风,增大猝死的风险。

(广州中医院生殖医学科主任周少虎教授)

如果有疑问请通过一下步骤与我联系:

首先感谢各位朋友的







































兰州治疗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治疗那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uxiangchonga.com/jcjj/13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