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黎贡昆虫记录甲虫篇

甲虫是鞘翅目昆虫的总称,是昆虫里面种类最多的类群,里面也有很多奇葩,长式各种各样。然而,在高黎贡有些阴冷的冬季,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甲虫被我发现,可能我不适合见它们,而更多的它们都藏起来了。

高黎贡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方,也是很多生物的避难所。若是夏季去采虫,估计会被吓哭,不仅仅是多得飞起的虫子,还有吸血的蚂蝗和蚊子,对,真的可以把你吓哭。

甲虫篇

甲虫是生活中很常见的类群,多数种类前翅为鞘翅,善飞行,后翅膜质折叠于前翅之下,咀嚼式口器......

步甲科

步甲是个很大的类群,好多种类都不会飞,但又跑得飞快,吃肉的,到处抓东西吃,喜欢在晚上搞事情(多是夜行性),有些种类还会释放化学物质来烫你(比如屁步甲类),来臭你。只要它干得过的动物,它都会尝试着去跟它博斗,能吃就吃。

瓢甲科

瓢虫大概是普通人最熟悉的甲虫了,而且,其中的“七星瓢虫”成了“益虫”的代表。但是,关于瓢虫还是有很多谣言在普通大众的心里经久不衰。

这两只正在石头下面越冬,然后被别人给捉起来了,别看它们这样规规矩矩的,其实,它们的心中肯定十分的动荡起伏:“靠!老子在好好的睡觉呢!睡醒就可以找媳妇(老公)了!哪个天杀的把老子翻出来的!这个天儿,冷死爸爸了!”

然后,这是一只趴在叶子上的瓢虫,当时是在早上茂密的林子里,我穿着羽绒服都冷,可你要是仔细看,你会发现:它无奈的抬着左前足,也不知道要放在哪里,然后把后翅也打开,也不知道要不要飞。它是活的。它可能是被冻傻了,然后心中在想:“我是谁?我在哪里?为什么我的腿和翅膀会这样张开?我要飞上天吗?我会飞吗?等等,我是谁?......”

这只就很有趣了,它是在野外飞行的,然后飞到我的手上。它可能是这样想的:“啊!好舒服!好暖!我要多呆一下!啊!好舒服!啊!不想走了!不想找女朋友了......”

七星瓢虫(Coccinellaseptempunctata)

好,接下来咱们要谈一谈第一个谣言:

所有瓢虫里只有七星瓢虫才是益虫

这肯定是胡说八道啊!首先,“益虫”一词是站在人类的立场上看的问题,这么说的话,绝大多数瓢虫都是益虫啊!绝大多数瓢虫吃蚜虫、蚧壳虫,保护植物啊!(原谅我这么不负责任的解释。。。。)七星瓢虫的橘色型

第二个谣言:

数一数瓢虫背上有几个黑斑就叫几星瓢虫

这,我也是无言以对了,小孩子可以这样玩,但有些成年人也这样认为,这样认为也就算了,但有些成年人当你告诉他这样不对时,他还要反过来纠正你,感觉心好累。。。

昆虫分类哪有这么简单啊!数一数有几个斑点就叫几星瓢虫,如果都这样命名瓢虫,估计命名者会被打死的吧。有一种瓢虫叫“茄二十八星瓢”,又不是说它的背上一定有28个斑点,难道还对应着二十八星宿不成?况且,瓢虫里面还有一个变色狂魔(简称“色魔”)——异色瓢虫,它是因为遗传特性,所以背上花色多样,据说有近百个色型,从没有斑点到有很多斑点,可它们都是同一种瓢虫啊!

疑似植食亚科的瓢虫

第三个谣言:

所有瓢虫都是益虫

这个也是普通大众很普遍的观点啊!但是,瓢虫科里专门有一个亚科叫“植食亚科”的呀!它们都是吃植物的!而且,还有两种臭名昭著的农业害虫:马铃薯瓢和茄二十八星瓢,它们都是茄科专业啃食户,它们的幼虫及成虫都特别喜欢吃茄科植物,比如茄子、马铃薯、枸杞啊什么的,它们爆发起来能把你家的整块马铃薯田给啃光!太可怕了!

好了,暂时辟谣结束,接下来可以看看一些漂亮的瓢虫(其实就两种)。

绿色的瓢虫我也是第一次见呢,好可爱啊!

拟步甲科

拟步甲长得很像步甲,但又跟步甲不一样。它们中的大多数也是在白天活动。而且,它们有些种类放屁特别臭,能把人臭哭,反正我就受不了。。。

这种拟步甲颠覆了我对这个科的认知,貌似是叫某某垫甲。

某种沙潜

这种小东西很多,白天藏在草丛堆里,大家挤在一块唠嗑,晚上就会出来搞事情,最近几年,我家(云南大理)那边这类虫子的种群数量爆增,而且,把它惹急了,它也会放屁。

锯谷盗科

这个科,有的种类是仓储害虫,喜欢偷谷子,所以叫谷盗,前胸背板侧缘常有锯齿,所以取名锯谷盗。

齿缘扁甲(Uleiotasp.)

这两只小东西是在树皮里发现,就跟它们的名字一样,它们,真的,很扁!就几张纸那么厚,但它的肚子里还是装着各种肠、管和神经,神奇!

卷象科

它有个奇特的习性:会卷叶子,然后卷起来的叶子就是爱的港湾,产房,儿童乐园,天然的避难所,因为它要在叶子里生孩子,然后它的孩子就会呆在叶子里直到成年。

黑蜣科

喜欢吃朽木,看看就好。

叶甲科

这个科的虫子一般都很小,植食性,很常见,嗯,没啦!

这是一种跳甲,一跳就能逃走那种,别的叶甲遇到危险时都是假死,然后从叶子上掉下去,而它呢,一蹬腿就跳走了,很棒。

隐翅虫科

这个科,可能很多人不熟悉但是很怕它们,因为其中毒隐翅虫属的昆虫能引起“隐翅虫皮炎”,很难受的。

隐翅一词来源于它的鞘翅短小,后翅隐藏在鞘翅下面,常在湿润地方生活。

关翔宇拍摄

关翔宇拍摄

好啦,在高黎贡就只看到了这么些甲虫,真是少得可怜。

以上图片除特殊注明外均为作者拍摄,拍摄技术有待提高,若有错误之处,欢迎大家指正,请联系。

欢迎扫它们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uxiangchonga.com/jcgj/79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