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不能彻底治好 http://m.39.net/pf/a_4501962.html
应广大(其实也就一两个)读者的建议,结尾留了一段本人朗读的离石话语音。
在离石,俺们把地面上爬行的许多生物统称为“牛牛圪虫”。
先说牛牛。自带硬壳壳长着兀来来(好多)腿腿的叫牛牛,比如蒲鞋虫、骚犊(蠹)子、粪巴牛、蚂蚍蜉、蚂蚱蚱、送饭老婆婆等。
送饭老婆婆是美团的还是饿了吗的送餐员?怎么误入到牛牛的行列来了?
没有误。喏,这位就是送饭老婆婆。
本尊这么漂亮,就是“瓢虫”这个学名太土了,非要和舀水搲面的半扇葫芦瓢联系起来。
这只漂亮的牛牛在世界各地有着许多漂亮的名字。有传说称她和“圣母玛利亚”有一定的渊源,所以在传统的基督教国家,这只牛牛的名字带有“纯洁”、“好运”、“圣女”等字眼。
在英文里,她叫“ladybug”。Lady在这里其实指的就是“圣母玛利亚”,不过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淑女”,不单是女子不只是叟子(小编注:叟子是离石话的“媳妇”),还要成熟优雅,所以是淑女,bug就是“牛牛”,所以英语名字直接翻译过来是“淑女牛牛”。
在一些其他欧洲地区,也叫ladybird,中文的意思是“淑女鸟儿”。在西班牙和墨西哥等讲西班牙语的地方,送饭老婆婆也是女孩子,叫做catarina,相当于你听过的凯特琳娜、凯特、凯西等等,意思是“纯洁的姑娘”。
荷兰的朋友有些忿忿不平,说我们叫她lieveheersbeestje,不晓得是太着急还是太激动还是太笨,绕口令一样地自己都说不完整,说了好几遍终于说对了,然后解释说,荷兰语这个名字的意思是“亲爱的上帝赐予的小虫子”。
等他们都嚷嚷完了,俺告诉大家,在中国见了瓢虫请叫姐姐:“身体长成半球形,七颗星星背上缝,人们叫它花大姐,棉花地里治蚜虫。”听了这名字,大伙的嘴巴有点合不拢。俺说你们别着急,到了俺们离石,辈分更高,得叫婆婆,而且还是“送饭老婆婆”。
老婆婆瞬间秒杀所有的拗口的骄傲的圣洁的淑女,所有的欧美朋友同时钦佩地爱上了她。
送饭老婆婆穿一身时髦的花点点的漂亮裙子,爬来爬去飞来飞去忙着送饭,老婆婆芳龄几何不晓得,姓甚名谁不晓得,送的甚饭不晓得,送给谁去也不晓得。漂亮就行了。
俺深度怀疑“送饭老婆婆”的这个名字是离石的庄稼汉给起的。干活干饿了,等自己家的叟子送饭来,左等右等等不上。叟子在家做好饭要先打扮再送饭,穿上时髦的花点点的裙子拎着饭盒翩翩而来,让庄稼汉饿成了老汉汉,让新叟子变成了老婆婆。
送饭老婆婆自己喜欢捕捉来吃的是油汉。
说完送饭老婆婆,看看其他的几种离石牛牛你可认得不认得。蒲鞋虫、骚犊(蠹)子、粪巴牛、蚂蚱蚱……等。
因为不是所有的牛牛都穿着漂亮的裙子,而有些牛牛即使穿上裙子,也还是不很雅观,所以,这几位的图片我就不放(大的)了,简单文字介绍一下:
这个图的比例显然不对,请勿较真哈
蒲鞋虫就是潮虫,你看,它们长得和一只蒲叶编织的鞋子一模一样。俺们离石到现在还把所有的鞋子,无论什么材质的,皮的棉的草的,一概叫做蒲鞋。
骚犊(蠹)子就是臭虫,蠹和犊在离石话里的发音都是[tuó]。离石家讽刺一个人外表光鲜亮丽家里藏污纳垢就会说他是骚犊子放屁——假干净。
粪巴牛自然是屎壳郎或者金龟子,俺们小时候上学交家庭作业,得去田边马路上捡骡马粪,现在想来不亚于是从人家嘴里抢食。
蚂蚱蚱是蚂蚱或者蝗虫。成群结队破坏力极强的蝗虫,俺们离石也很形象地把它们叫做“密军”。小伙伴们抓住一只密军,会左右手分别紧紧攥住它的两只后腿,上下颠一下,唱着下命令:密军密军簸簸箕,簸了簸箕俺放你。然后密军会相当听话地点点头,簸簸箕,小伙伴也就比较言而有信地放它飞走了。
还有一种牛牛是蚂蚍蜉,蚂蚁是黑色的,蚍蜉是白色的,蚂蚁+蚍蜉=蚂蚍蜉,也就是黑白蚂蚁的统称。现在除了离石人,没有谁会文绉绉地说“蚍蜉”了吧?
蚂蚍蜉们,勤劳勇敢,任劳任怨,微小到没有人注意到它们的存在,除了那些闲人,会去看蚂蚍蜉爬树,看它们嗑瓜子,看它们搬家,看它们打水喝。
所以,也就有了生动的歇后语。
蚂蚍蜉爬树——七个上八个下;
蚂蚍蜉嗑瓜子——嘴不大心大;
蚂蚍蜉搬家——刮风下雨推山水;
离石家不说“洪水”,说“山水”,或者是“发山水”,或者是“推山水”,都是很暴力的动词,“发”得突如其来,“推”得不留情面,精准点出这个灾难的暴力。面对洪灾,不用说蚂蚍蜉,就是人,又能怎样。以前的离石,也总是会发山水,淹死不少人。
周末刚刚看完《搜神记》,最后一卷第二十卷里有一则小故事叫《董昭之》,说的就是山水中的一只蚂蚍蜉。在《搜神记》里这个故事算是长的,即使是古文也有个字,所以下面用白话简单给大伙复述一下:
董昭之坐船过钱塘江,看到一只蚂蚁,江拍浪打,漂在短短的一根芦苇杆上,这头到那头来回跑,惊慌失措。董昭之说:它这也是怕死呢,所以想救上船来,船家不许,威胁说要踩死蚂蚁。董昭之就用细绳系着芦苇牵着蚂蚁一直牵到江边。船一靠岸,蚂蚁就跑上陆地逃命去了。当天晚上,董昭之梦到一个黑衣人称自己为蚁王,特来拜谢救命之恩,并允诺日后万一董昭之遇难,可以向他求救。十年以后,董昭之遭人诬陷锒铛入狱,想到当年蚁王于是求救。蚁王果然前来救助,咬断枷锁咬穿牢房。董昭之成功越狱,躲进山中直到改朝换代得到赦免。
这个故事的寓意很简单:莫以善小而不为。一只蚂蚍蜉再小,也是一条性命,值得拯救。只可惜,董昭之在那个时候是个异类,放到现代社会恐怕更要和蚂蚍蜉同时成为众人耻笑的对象。
有人看着蚂蚍蜉们爬树搬家,于是感叹:蚂蚁缘槐,蚍蜉撼树,它们的格局好小,它们的梦想好大,真是不自量力。
它们实在太微小了。
笑话一个人,把他们比喻成蚂蚍蜉,是比“井底之蛙”更加不屑的蔑视和耻笑。
离石有一个动词,叫“厾”,发音是[dū],意思是用一根手指或者细细的物体轻轻点一点,按一按。比如,家里蒸花馍馍要用到红色的染料,家长会用筷子头蘸一点点,在小朋友的脑门厾出个红点点梅花花。或者,看到地上的牛牛,烦躁的大人也会去“厾一指头”,把一个正在爬的牛牛就厾死了,轻轻的一下,不费力不费心,无需自责。
除了牛牛,还有圪虫。
在离石话里,不穿壳壳光屁股蠕动的叫圪虫,比如吃米面的圪虫虫、吃菜叶子的圪虫,树上吊的毛圪虫。如果不被送饭老婆婆或者蚂蚍蜉发现、捕获并最终吃掉,它们的目标是有一天变成蛾蛾。
无论是蛾还是蝴蝶,离石话都又统称为蛾蛾。她们扑闪着翅膀翩翩然地飞来飞去,旅游、观光、调情,在茶余饭后遥望着地面,鄙视那些丑陋的只能在地面蜒过来蜒过去的牛牛。
离石话里,这些牛牛圪虫在地面熙熙攘攘忙忙碌碌着的动作,叫“蜒”。
所以,穿衣裳的牛牛鄙视赤??子的圪虫虫,圪虫虫变成了蛾蛾又鄙视着地上蜒的牛牛。这是一条闭环的鄙视链。
俺记得许多许多年前,应该是年代初,东门上修建起了离石的第一座高楼:石州百货大楼,简称大楼。大楼一共四层,俺记得跟着俺妈第一次去,目不斜视径直爬到顶层,不去参观柜台里面陈列了什么新鲜商品,却往窗边站着,探头向下瞭。
妈妈瞭得腿发软,拽着俺的手说:哎呀,街上的车了人了,就像是地上蜒的牛牛圪虫。
谁不是一只牛牛圪虫呢?一指头就都能厾死。
只有送饭老婆婆风里来风里去,穿着漂亮的裙子捕捉着油汉(哦,也就是蚜虫),她们可以鄙视穿衣简陋的蛾蛾,可以鄙视长相粗鄙的蚂蚱蚱,可以鄙视目光短浅的蚂蚍蜉,可以鄙视不讲卫生的骚犊子和粪巴牛。然后,一头撞入蜘蛛的天罗地网或飞鸟的利爪。
俺说过,这是一条闭环的鄙视链,永远没有上端。
俺是离石南关的王愣,来,听俺来一段正宗的离石话朗读,请跟俺念:
蒲鞋虫、粪巴牛、蚂蚱蚱、送饭老婆婆
骚犊(蠹)子。骚犊子放屁——假干净
密军。密军密军簸簸箕,簸了簸箕俺放你
蚂蚍蜉。蚂蚍蜉搬家——刮风下雨推山水
地上蜒的那来来牛牛圪虫,指头不够,厾不死。
点击以下文字链接,阅读推荐内容:
刮刮擦擦澄澄拌拌蒸蒸炒炒——山药蛋的吕梁节奏
吕梁人,你欠世界一个烹饪山药蛋的菜单
山西面食第一名,有意见没?
太原人,你是吃甚长大的
太钢汽水与远去的老城记忆
一个九零后的太原打卤面记忆
山西美食
过油肉,太原人舌尖上的“乡愁”
国家酿酒地理
国家土豆地理——中国最好吃的山药蛋在哪里?
中国到底哪里的羊肉最好吃?太原这种美食代表山西出战!
中国到底哪里的早饭最好吃?山西亮了!
早安,我的至味太原
太原头脑哪家强?并州头脑走食记
太原清早赶头脑
太原的饭局
一碗牛肉丸子面道出的临汾城市性格
山西美食
阳泉炒面筋,一个时代的产物
山西美食
山西大宁美食“菜饭”,接地气的一碗“乡愁”!
山西美食
一碗鸡汤面
山西美食
临汾人说牛肉丸子面
山西美食
乡愁与焖面
60种太原美食告诉你什么是山西味道
火车站有个太原人的深夜食堂,一碗方便面卖了二十九年
太钢汽水儿,一座城市的舌尖记忆
属于太原人的“深夜食堂”是啥样儿?
一碗肥肠面,是太原唯一的夜生活
太原美食密码:被头脑与羊杂割惊醒的清晨,在面条中析出的家常温情
吃货眼中的桃园二巷,没有桃花的小吃半条街
山西的面,那是山西女人用心生活的写照
美食旅行作家告诉你:世界顶级杂粮产区在山西!
茶余饭后说“灌肠”
稷山炒棋子,黄土里炒出的美味
细说菜代州:它的灵魂是文化内涵
味蕾上的乡愁——过油肉、胡萝卜炖羊肉与饸饹的记忆
喝在代县
不能辜负的大同特色美食:五香兔头
山西最好吃的羊杂都在这了,看完千万不要流口水哦!
山西的面,那是山西女人用心生活的写照
名不虚传的山西面食
西行美食
高海平:平遥的面食
高海平:嘴美晋西北,放不下的岚县美食
武乡名吃干饼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