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泡酒配方大全知识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人的身体长期处
于亚健康状态,养生日益成为一种现实的需要。同时,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为养生
带来了可能。目前,社会上已经形成了一股养生的潮流,养生已经超越了人们的实际需要而
演变成一种生活时尚。在层出不穷、名目繁多的养生途径和产品之中,中医在养生方面有着
明显的优势,越来越多的人将养生的目光转向了中医,尤其是中医里历史悠久、效果突出的
养生药酒,更是受到了社会大众的追捧。
朋友们在泡制各种养生药酒的时候,切记不可随心所欲,应首先了解一些炮制养生药酒
的相关知识,否则,可能非但不能起到养生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一
些在泡制养生药酒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以及常见的养生药酒的配方。
泡制养生药酒的注意事项
1、泡药酒的选用
(1)一定要是真正纯粮食酒,酒的选用是泡药酒最为关键的一步,大家都知道,最近据媒体接连报
道,说市场上70%多的白酒都是食用酒精+香料+甜蜜素+水勾兑而的,很多打着纯粮酿造旗号却是食用酒
精勾兑而成,这两种酒最大的不同在于,纯粮酿造酒是天然发酵酿造而成,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天然物
质,而这些天然形成的物质会和药材发生反应,如此才会产生神奇的保健医疗作用,而食用酒精勾兑酒的
本身添加成分对人体就不是很好,更会影响破坏药材的功效,所以选择泡酒很重要,一不小心选择酒精勾
兑酒当泡酒,再好的药材也只会浪费了,甚至起到反作用。因此,泡药酒一定要选用纯粮酿造的酒,好药
材配好酒,才能达到药酒最大功效,这种无添加的纯粮食酒在市场上不好找,在此,笔者向大家
推荐一款本人一直在用的谷养康纯粮酒,只有真正纯粮酿造的酒才能达到药酒的最大功效。
(2)度数:炮制药酒一般采用含酒精量在50~60度的优质纯粮食白酒最佳,从中药材分析,不论中
草药,还是动物药材,都含有水分,都含有或多或少的细菌和病菌,而只有稍高的度数才能杀死细菌和病
菌,还有,药材水分的渗出会稀释酒精度,所以选择度数偏高一些的酒才是合适的。而酒度数低,不利于
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溶出,从而影响治疗和保健效果。最后,从保质角度来看,低度酒,再加上药材的稀
释,含水量过高,不利于长时间保存。另外,酒的存放随着时间的推移,度数也会下降。所以选用50-60
度的酒用来泡酒比较好。
(3)不易选择塑料桶装酒:市场很多塑料大桶酒,尤其是装高度酒,其实是很不好的,一定要选择陶
坛或者玻璃瓶装酒,切记不能用PET塑料桶,酒具有腐蚀作用,尤其是高度白酒,长时间和塑料桶接触,
白酒腐蚀塑料容易融入一些塑料桶的成分,为了安全起见,最好不要用塑料桶装酒泡酒。
2、药材的选用和处理
动物药材,应除去内脏和污物,毒蛇要去头,然后清水洗净后,用火炉或者烤箱烘烤,以达到除水灭
菌的效果。植物药材,要尽可能地除去泥污和杂质,阴干后使用,之所以要阴干,就是要保持药材的药力。
3、容器的选择
泡药酒的器皿一定要选择陶坛或者玻璃器皿,有条件最好选择陶坛,陶坛比玻璃更适合存酒放酒,我
们熬制中药、古时候存酒都是陶的,可以加速酒的老熟,不能选用塑料和金属器皿。塑料和金属中容易逸
出有毒物质,或者产生毒化反应。而玻璃和陶瓷,就不会产生上述情况。这也是我给大家推荐谷养康纯
粮食酒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由,坛子容量是ML,但实际装酒为ML,留出ML的地方可以装入
药材,他们瓶口直径4CM可以直接加入药材,这款酒,不单是真正纯粮酿造,而且是陶坛,专门为泡药酒
而做的。
常见养生药酒配方
1.王益酒
蜜炙黄芪g生炒白术各g熟地黄g枸杞子g玉竹g白
酒ml
补气养血,滋阴补肾。
1将所有药材洗净后研细碎,装入纱布袋中;2与白酒一起放入砂锅内,
上火煎煮40分钟;3过滤去渣留液,入瓶备用。
每次10~20ml,每日1次,临睡前饮用。
玉竹:甘平之味,养阴生津,润肺养胃。
黄芪:甘温益气。
白术:健脾助运。
地黄:养血活血。
枸杞子:补肝肾之阴。
此酒力缓,久饮对先天、后天不足有不可估量的疗效。主治诸虚百损,体弱无力,
头晕目眩,胃纳不佳,腰膝酸软,男子阳萎、早泄,女子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以
及盆腔炎等症。
民间验方
2.乌须酒
何首乌g白首乌g胡桃肉90g枸杞子60g莲子肉90g全当归60g
生姜汁20g蜂蜜90g细曲g生地g麦冬30g糯米5kg
补肾养肝,益精血。
1先将两种首乌洗净,用水煮过,捣烂;2除生姜汁、蜂蜜外,其余药
材捣为粗末与首乌一起装入白布袋,封口备用;3将细曲捣成细末,备用;4生
地用酒洗净,放入煮首乌的水中去煮,等水渐干时,再用文火煨;5待水汁尽后,
取出捣烂备用;6将糯米放入锅中,加水0ml,放在文火上熬成粥状,然后倒
入干净的坛子里;7冷后加入细曲末,用柳枝拌匀,加盖密封,放在保温处酿制,
待有酒浆时开封;8将生地黄倒入酒糟中,用柳枝拌匀,加盖密封,3~5日后开
封;9压榨去糟渣,贮入干净的坛子里,再将药袋悬入酒中,加盖;10将坛放
入锅中,隔水加热约80分钟后取出,埋入土中;11过5日将酒坛取出,开封,
去掉药袋,将蜂蜜炼过,倒入药酒中,再细滤一遍,装瓶备用。
每次10~20ml,每日3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何首乌、白首乌、枸杞子、胡桃肉、莲子肉、当归:补肾养肝,
益精血。红枣:调和诸药,并有健脾作用。麦冬:滋阴润燥。蜂蜜:调味,并能
缓和酒性。此酒功效为补肾养肝,因肝肾精血不足而导致的腰膝酸软,体乏无力,
精神萎靡,,食欲不振,面色憔悴,须发早白,大便秘结等症。
《寿世保元》
3.大补中当归酒
当归40g续断40g肉桂40g川芎40g干姜40g麦冬40g芍药60g甘
草30g白芷30g黄芪40g大枣20个干地黄g吴茱萸g黄酒ml
补虚损。
1将上述药材捣成粗末,装入白纱布袋内;2将其放入干净的器皿中,
用黄酒浸泡24小时;3加水0ml,上火煮至ml;4冷却后,去掉药袋,
过滤备用。
每次15~20ml,每日3次,饭前将酒温热服用。
当归、川芎、干地黄、白芍药:补血而调理冲任。黄芪、续断、
白芷、麦冬、大枣:健脾益气,补肝益肾。肉桂,吴茱萸、干姜:温通经脉,暖小
腹而止疼。
此酒主治产后虚损,小腹疼痛。
《千金方》
4.当归地黄酒
生地黄50g当归尾50g黄酒ml
补血,止血。
1将上述2味药材一并捣成粗末;2放进锅中,倒入黄酒,在火上煮1
小时;3然后过滤去渣,装瓶备用。
每次20ml,每日3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地黄:滋阴养血,治疗吐血,衄血,妇女月经不调,崩漏腹痛等
症。当归:补血和血,调经止痛,当归尾有止血的作用。但当归性滑,生地粘腻,
所以脾胃虚寒,湿阻中满及大便溏泄者应慎服。此酒有补血止血的功效,主治产后
血崩,腹痛等症。
《民间验方》
5.当归独活酒
独活60g大豆g当归10g黄酒ml
祛风补血。
1先将独活、当归捣碎,放入干净的器皿中,用酒浸泡24小时;2之后
翻炒大豆至青烟冒出,倒入酒中密封;3冷却后,去渣,过滤,装瓶备用。
每次10~15ml,每日3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独活:性温味辛苦,祛风湿,止痛,解表,是方中主药。当归:
补血活血。大豆:即黄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钙、磷、铁、
硫胺素、核黄素等,有健脾宽中,润燥消水的作用。此酒有祛风止痛,补血活血,
祛湿止痹之功效,适宜产后血虚、中风口噤者服用。
《民间验方》
6.当归红花酒
当归30g红花20g丹参15g月季花15g米酒ml
理气活血,调经养血。
1将上述4味药材研成细末,装入白纱布袋内;2放进干净的器皿中,
倒入米酒浸泡,封口;37日后开启,去掉药袋,澄清后即可饮用。
每次15~30ml,每日2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当归:补血活血,止痛润肠,治疗血虚,又可用于痛经。
丹参、红花: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养血安神,为调经之要药;月季花:疏肝解郁,
活血调经。此酒有理气活血,调经养血之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等症。
《本草纲目》
7.巴戟熟地酒
巴戟天60g熟地黄45g狗杞子30g制附子20g甘菊花60g
蜀椒30g醇酒ml
补肾壮阳,长肌肉,悦容颜。
1将上述6味药材一起捣为粗末,放入干净的器皿中;2倒入醇酒浸泡,
密封;35日后开取,过滤去渣备用。
每次10~20ml,每日早晚2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巴戟天:味甘性温,补助元阳,而兼散邪,强筋骨,安五脏,为
肾经血分之药。熟地黄: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
耳目,黑须发,为滋精补血之要药。
枸杞子:味甘性平,味重而纯,补阴补气,滋阴而不致阴衰,助阳而能使阳旺。菊
花:滋养肝肾,兼利血气。附子、川椒:辅助巴戟天温肾壮阳。此酒主治肾阳久虚,
阳痿早泄,腰膝酸软。
8.巴戟天酒
巴戟天18g牛膝18g石斛18g羌活27g当归27g生姜27g椒2g酒
0ml
补肾壮阳,活血通经,舒筋利关节。
1将上述药材捣细,放入干净的器皿中;2倒入酒浸泡,密封,煮1小
时;3取下冷却,过滤后装瓶备用。
每次15~20ml,将酒温热服用,不拘时候,常觉有酒力为好。
巴戟天:补肾助阳,祛风除湿,用于阳萎痿、冷痛、腰膝痹弱等
症。牛膝:活血法瘀,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石斛:养胃生津,
滋阴除烦,明目,强腰膝,补肾积精。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当归:
补血,活血,止痛,润肠,用于血虚、月经不调、痹弱、疮痈、便秘等症。生姜:
解表,止呕,止咳,用于风寒感冒、咳嗽,胃寒呕吐等症。椒:可温中,止痛,杀
虫,用于脾胃虚寒冷痛,吐泻,蛔厥等症。
此酒内补肝肾筋骨,外祛风寒湿邪、中介活血通经,主治腹部瘀结冷痛,折伤闪挫,
腰膝痹痛,足痿无力,肢节不利、四肢拘挛,肾虚阳痿。
9.仙灵脾酒
仙灵脾60g白酒ml
益肝肾,祛风湿,壮筋骨。
1将仙灵脾洗净,装入纱布袋中;2放入酒中浸泡,3日后取出。
每次10~30ml,每日1次,睡前服用。凡阴虚火旺者,不宜饮用此酒。
仙灵脾:又名淫羊藿,其性味辛甘而温,可补肾壮阳,祛风去湿。
此酒能补命门,益精气,坚筋骨,利小便,有促进精液分泌的作用。主治阳痿,尿
频,腰膝无力,四肢麻木,肌肤失仁,以及女子性欲减退,久不受孕,也适用于老
年人的肾气不足诸症。
此酒主治腰膝发凉、麻木、酸软疼痛,腿足屈伸不利,痹着不仁,肝肾两亏,风寒
湿痹。
10.长春酒
山茱萸30g巴戟天45g石菖蒲30g地骨皮40g覆盆子45g枸杞子g
菟丝子45g肉苁蓉g柏子仁40g五味子24g熟地45g山药40g牛膝70g杜
仲70g茯苓30g人参10g木香15g川椒9g泽泻40g远志30g天冬(去心)30g
麦冬(去心)30g白酒3ml
补虚损,壮筋骨,调阴阳。
1将所有药材捣成碎末;2装入纱布袋,放进干净的坛子里;3倒入
白酒浸泡,加盖再放在文火上煮沸;4约1小时后离火,冷却后将坛子密封;57
天后开启,将药渣除去,装瓶备用。
每次10~20ml,每日早晚2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何首乌、怀熟地、枸杞子:补肝肾,填精髓。
怀生地、天冬、麦冬:滋阴。
人参:补气。
白茯苓:健脾利湿。
当归:补血活血。
此酒有补肝肾、填精髓、益气血的功效,适于中老年因肝肾虚,气血不足而引起的
腰膝酸软,体乏无力,精神萎靡,失眠健忘,食欲不振之症。
11.仙茅酒
仙茅g酒ml
温肾壮阳,祛寒除湿。
1将仙茅九蒸九晒后,放入干净的器皿中;2倒入酒浸泡,密封;37
日后开启,过滤去渣,装瓶备用。
每次15~20ml,每日早晚2次,空腹服用。阴虚火旺者忌服。
仙茅:性味辛热有毒,温肾壮阳,祛寒除湿,用于阳痿精冷,小
便不禁、心腹冷痛、腰膝冷痹等症。
此酒主治阳痿滑精,腰膝冷痛,男子精寒,女子宫冷不孕,老年遗尿,小便余沥等
症。
12.九香虫酒
九香虫40g白酒ml
补肾壮阳,理气止痛。
1将九香虫拍碎,装入纱布袋内;2放入干净的器皿中,倒入白酒浸泡,
密封;37日后开封,去掉药袋,即可饮用。
每次10~20ml,每日2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九香虫:又名黑秃虫、屁板虫,为蜻科昆虫九香虫干燥全虫。其
性味咸温,有理气止痛,温中壮阳的功效。适用于胸隔气滞,脘痛痞闷,脾肾亏损,
腰膝酸楚,阳痿等症。
此酒主治因肾虚所致的阳痿,以及胸隔气滞等症。
13.仙灵酒
仙灵脾g菟丝子60g破故纸60g金樱子g小茴香30g巴戟天30g
川芎30g牛膝30g当归60g肉桂30g沉香15g杜仲30g白酒00ml
补肾壮阳,固精,养血,强筋骨。
1将上述药材打捣成粗末,装入纱布袋内,放入干净的器皿中;2倒入
白酒浸泡,加盖;3将器皿放入锅中,隔水加热约1小时;4取出器皿,密封;
57日后开封,过滤装瓶备用。
每次15~30ml,每日早晚2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仙灵脾、巴戟天、菟丝子、破故纸、牛膝、肉桂、杜仲:补肾壮
阳,强筋骨。金樱子:可补肾固精。当归、川芎:补血活血。沉香、小茴香:理气,
兼引药下行。
此酒有补肾壮阳、固精、养血、强筋骨的功效,主治腰膝无力,下元虚冷,行走无
力,阳痿,遗精、泄泻等症。中老年肾阳亏损,气血不足者可把此酒作为食疗常服。
14.右归酒
仙萸肉70g菟丝子55g炮附片30g枸杞子75g茯苓50g鹿角30g当归
g桂枝70g熟地50g白酒ml
温利肾阳,填充精血。
1将上述药材洗净一起研为粗末,装入纱布袋中,缝口;2放入白酒中
浸泡,封存天;3过滤去渣,取液装瓶备用。
每次5~10ml,每日早晚2次服用。药性偏热,故阴虚火旺者忌用。
肉桂、附子:温补肾阳,鼓舞肾气。熟地、山萸肉:补肾阴,滋
化源。茯苓:泄其肾浊。
此酒主治肾阳不足,阴寒内盛,老年身半以下常有冷感,腰酸腿软,小便不利或反
而增多,遗尿,尺脉微弱,舌淡;或者中年人阳痿,滑精,以及寒癫,浮肿,火不
暖土,脾胃虚寒,呕吐腹胀,食少便溏等症。
15.大风引酒
制附子16g枳实20g泽泻20g陈皮20g茯苓20g防风20g
大豆g(原方有甘草)水0ml米酒0ml
祛风利湿止痛。
1将上述前6味药材一同捣细碎,装入绢袋内;2放入干净的器皿中;3
用米酒、水一同煮大豆;4煮取毫升,分作3份。
每日服1份,3份为1疗程。
制附子:回阳补火,散寒除湿止痛。
防风:祛风胜湿。
泽泻、茯苓:利湿健脾。
枳实、陈皮:理气化湿。
大豆:活血,利水,祛风,解毒。
此酒有祛风利湿止痛的功效,主治风湿痛,遍身胀满。因制附子之毒性,可小量服
之,观察效果,再酌加至治疗量。
16.三滕酒
络石藤90g海风藤90g鸡血藤90g桑寄生90g五加皮30g木瓜60g白
酒0ml
祛湿,舒筋,通络。
1将上述6味药材,切成薄片,放入干净的器皿中;2倒入白酒浸泡,
按冷浸法制成药酒~0ml即成。
每次30ml,每日1~2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络石藤:性味苦寒,善于祛风通络,凉血消肿。
海风藤:性微温,味苦辛,长于法风除湿,温通经络。
鸡血藤:性温,味苦而微温,专于行血补血,舒筋活络。
桑寄生:性昧苦平,能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
五加皮:性温味苦辛,可祛风湿,强筋骨。
木瓜:性温味酸,舒畅活络,化湿和胃。
此酒有祛湿、通络、舒筋的功效,主治风湿性关节炎及关节疼痛。
17.十七味药酒
白石英g酸枣仁30g羚羊角30g磁石g石斛90g
黄芪30g羌活30g生地60g牛膝90g肉桂60g
云苓60g杜仲45g酒3ml
祛风,利湿,补虚。
1将上述药材一同碎为细末,装入布袋内,悬挂在干净的坛子同内;2倒
入酒浸泡,密封;日后开启。
每次10ml,每日早晚2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旋饮旋添酒,味薄止。
牛膝、白石英、草薢、防风、羌活:祛风湿,通经止痛。
制附子、肉桂:温阳散寒止痛。
丹参、山萸肉、黄芪、酸枣仁、生地、杜仲:补虚蠲痹,缓挛急,强腰脚。
石斛、磁石、羚羊角:补肾益精,聪耳明目,舒筋除痹。
云苓:健脾利水,以奠中土,为生化之基。
此酒主治风湿痹痛,筋脉挛急,腰脚软弱无力,视听不明。
18.十味附子酒
制附子30g五加皮(炙)20g桑白皮50g丹参30g续断30g
牛膝30g白术50g生姜50g细辛25g肉桂25g
清酒ml
散寒逐湿。
1将上述药材捣细如麻豆大,装入纱布袋内;2放入瓷瓶中,倒入酒浸
泡,密封;3春夏5日,秋冬7日后开启,去掉药袋,过滤装瓶备用。
每次10ml,每日3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制附子、肉桂、细辛:温阳散寒止痛,启先天生发之机,扶正以
祛邪,通经除痹弱。
五加皮、续断、牛膝:补肝肾,强筋骨,引药下行,并可祛湿,以治腿足酸软等症。
丹参:通调血脉,养血舒筋,以疗挛急、萎枯。
白术、生姜:和胃化湿,以祛肿胀、呕吐之患。
桑白皮:开肺利水,以抑脚气之冲逆。
此酒散寒逐湿,温阳行痹,补肝肾,强筋骨,益脾通脉,降利冲逆。主治因脚气引
起的腿脚软弱无力,或麻木、酸痛、挛急、肿胀、发热、萎枯、呕吐等。
19.天麻酒
茄子根30g大麻仁30g骨碎补15g制附子8g晚蚕沙30g
恶实根(切焙)10g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10g天麻15g
松节(碎细)15g败龟(醋炙)15g龙骨10g虎骨(酒炙)10g
乌蛇(酒浸去皮骨炙)10g羌活10g独活10g当归15g
牛膝(酒浸切焙)10g川芎15g熟地15g酒ml
搜风祛邪,活血止痛,强筋壮骨。
1将上述19味药材粗捣碎如麻豆,装入纱布袋内;2放入干净的器皿中,
用酒浸泡,密封;3春夏4日,秋冬7日后开启,去掉药袋,过滤后装瓶备用。
每次15~20ml,不限时,将酒温热服用。
天麻、松节、恶实根、羌活、独活、茄子根、晚蚕沙;祛风湿,
利关节,以治风痿之标。
骨碎补、龟板、龙骨、虎骨、乌蛇、白花蛇、制附子、牛膝:益肝肾,强筋骨,活
血止痛。
当归、川芎、大麻仁、熟地:滋养阴血,养血柔筋。
此酒能祛风于内外,邪正两顾,燥润相济,主治肢体瘫痪,行动不利
20.天麻石斛酒
牛蒡子20g制附子20g乌蛇肉(微炒)20g仙灵脾20g
五加皮20g虎胫骨(涂酥炙黄)32g牛膝20g草薢20g桂心20g
当归20g杜仲20g茵芋20g狗脊20g丹参20g石斛20g
川椒(去目并闭口者微炒出汗)25g天麻20g川芎20g酒ml
舒筋活血,强筋壮骨,祛风除湿。
1将上述药材一同捣细碎,放入瓮中;2倒入酒浸泡,密封;37日后
开取。
每日10ml,不限时,将酒温热服用。饮10毫升加10毫升新酒,至药味
薄为止。
石斛、川芎、当归、丹参:舒筋活血。
天麻:息风平肝。
仙灵脾、杜仲、狗脊:补肝肾,强饿骨。
五加皮、牛膝、草解、牛蒡子、虎胫骨、乌蛇肉、茵芋:祛风湿,坚筋骨,止痛。
制附子、川椒:温阳散寒止痛。
桂心:通血脉,暖脾肾。
此酒舒筋活血,强筋壮骨,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主治中风手足不遂,骨节疼痛,
肌肉顽麻,腰膝酸痛,不能仰俯,腿脚肿胀。
21.乌梢蛇酒
乌梢蛇1条酒ml
祛风通络,攻毒。
1将乌梢蛇放入干净的瓶中;2倒入酒浸泡3~4日,药酒则成。
每次10~20ml,每日3次。
乌梢蛇:性味甘、平;无毒,能祛风湿,通经络。
此酒主治风湿痹痛,肌肤麻木,骨、关节结核,小儿麻痹症,麻风,皮疹搔痒,疥
癣,破伤风。
22.五加皮酒
五加皮50g当归45g牛膝75g高粱米酒0ml
散风除湿,强溺壮骨。
1先将五加皮洗净,刮去骨;2与当归、牛膝一起放入砂锅内同煎40
分钟,然后去渣取汁,兑入高粱米酒中。
每次10~30ml,每日早晚2次,将酒温热服用。
五加皮:性温而味辛苦,可祛风胜湿,强筋骨。
当归:甘辛而微温,可补血,活血,止痛,润肠。
牛膝:味苦、酸性平,可强肝肾,壮筋骨,利尿通淋,活血散瘀。
此酒主散法湿,和血养血,主强肝肾,益腰膝,主治风湿麻痹,四肢拘挛,腰腿软
而无力,或膝痛不可屈伸。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