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鸡蛋也要求方法 http://www.bdfyy999.com/bdf/yufangbaojian/zhegaitiandi/30801.html
世界读书日快到了。每当这个时刻,欧阳锋都会再一次思考人生,我到底是咋疯的?
在大多数人看来,不过是因为看了一本假《九阴真经》。郭靖和洪七公合力出品,把《九阴真经》改的颠三倒四,结结实实地坑了欧阳锋一把。
其实没那么简单。
左冷禅、林平之、劳德诺看了一套假《辟邪剑谱》,并没见哪个人看疯了。
欧阳锋大概已经发现假《九阴真经》的不对之处,但他明知书不对劲,硬是以过人的才智,开辟出一套人所未闻的逆转经脉的奇怪武功。
张无忌练《乾坤大挪移》,最后十几句是作者胡诌出来的,缺乏实践依据。如果依式照练,张无忌难免也像阳顶天一样走火入魔。
张无忌直接撇到一旁,看不懂算了,不纠结。即使它是错的,也害不了人。
书有真有假,有好有坏,本身并不能影响阅读者。就看你怎么看了。
我们置身事外,自然能分辨出欧阳锋和张无忌的做法孰好孰坏,但如果到了自己身上,恐怕有时往往执迷其中。
现代社会经济进步了,仓廪实而知礼节,一夜之间,读书也成了某种炫富的代名词。
周末去书店逛一逛,朋友圈发个照片,瞬间感觉逼格暴涨。
书店也很知趣,书架上心灵鸡汤和狗血流俗作品越来越多。这样利于销售嘛,读者容易看进去。
十几年前大城市的新华书店里,尚能找到许多《XX源流考论》《XX视角下的政治问题探讨》,现存扑面入眼的是《把你的心灵安放在一个无人看见的角落》《遇见你我三世心安十里桃花开》。
这个其实倒也无伤大雅。先把氛围搞起来,慢慢培养爱书的兴趣,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那么回到读书本身。金庸告诉了我们许多道理。
首先是不要走捷径。周芷若练九阴真经的例子人所共知。最大的教训是,人不能过于功利,希望看完书立刻有很大收获。
哪有这好事呢。
就像学习历史。有的同志爱走捷径,不想翻二十四史的原著,直接看王夫之的《读通鉴论》。为什么?因为王夫之通过这本书给许多历史人物作了定性的评价,唐太宗是啥样的人,明太祖是啥样的人,某件事因为啥错了,某件事为何很成功?
读完了,马上可以和别人吹牛,显示自己很厉害。有时甚至会得到别人一句称赞:哇,你真是通史大家。
这种学习方法读不到二十四史的精髓,读到的只是别人的唾沫。
一个历史人物,只有置身于他所处的历史时代,才能真正评判他是好是坏。一件事的得失,只有结合具体的历史环境才能评判其经验是什么。
不管是做学问,还是一般性阅读,想要得到作者真正想传递的东西,必须读原文。
其次是别乱读。崆峒派有一本非常厉害的书,《七伤拳拳谱》。根据这个练出来的七伤拳威力非常大。
明教的谢逊为了报仇,抢了这本书来练。结果把自己练的失心疯。
和欧阳锋有一拼。
后来张无忌解释了原因。同样的书,有的人能练,有的人不能练。像崆峒派的木灵子祖师,因为内功极高,便能练。一般人内功造诣不够,练功时先把自己的五脏六腑伤了。
读书也是一样。譬如这几年幼教领域非常火的弟子规。不少人把这本书奉为国学经典,让孩子天天捧着背诵。也有不少人强烈反对孩子读,说这是糟粕。
其实从内容来看,也并非全是糟粕。我们有选择性地看看,对人生还是有益处的。但是作为童蒙之学,恐怕不太合适。
这篇文的社会基础和我们距离太远了,尽管是清朝人写的,但是清朝和唐朝甚至汉朝一样,奉行的指导思想都是儒家学说。它得出的一些结论都是以古典社会伦理为基础的,现代人没法照着办。
比如说,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这种丧葬习俗,其实全然无法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即使是古人也并没有如法遵守。
如果我们读过一点历史可能就会知道,家中双亲有丧,官员们虽然也有丁忧、守制这个传统,有的人也是正儿八经的庐墓守丧三年的,但这种制度显然会对正常的工作、生活造成极大影响。有的朝代给皇帝进行了时间上的缩减,以二十七天象征三年,以减少对政事的影响。一些任职比较重要的大臣,皇帝也会以“夺情”“夺制”的方式,让臣子提前回朝上班,并不是严格地遵守三年丧期。
清朝的儿童读到这些内容,因为他们身处这样的社会,耳闻目睹,并不以为奇。现代哪还有这样的社会环境?让幼儿去读这种既无法理解又从未见过的东西,只会扰乱他对典籍的认识理解。
何况即使从音韵、文字等方面去考量,《弟子规》既无抑扬顿挫的美感,文字也失于平淡,对培养幼儿对文学、文字的兴趣,也不是件好事。
还有一条,不能把书读窄了。
萧远山和慕容博在少林寺偷学武功,每学一门武功,扫地僧便在武功经书边放上一本佛法经典,希望能用佛法化解武功的戾气。
萧远山和慕容博却视如敝履,一概不看,一心只去研究武功,最终练的自己脏腑受到重创。
只练武功不习佛法,金庸称之为武学障。
贫穷能限制你的想象力,贫乏杀死你的人生境界。
赵谱所谓的“半部论语治天下”,也就能忽悠一下伧荒武将。连四书五经读通了,知识体系也未必够治天下,何况只有半部论语。
但也不能像梁元帝萧绎那样,天下治不好,全赖读书无用。《连城诀》提到了这位荒唐皇帝,敌军打到城下,梁元帝抵挡不住,绝望之中,把十四万卷藏书付之一炬。人问何故,答曰:文武之道,今夜尽矣。
委过于人,已足可笑。委过于书,更加可悲。
读书日来了,愿你多读点书,读点好书。
作者:票非人,鱼羊秘史签约作者。
特此声明:本文由「鱼羊秘史」制作出品,未经授权,不得匿名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