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人问我,
凯里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
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
因为心里有太多的词汇想表达,
我只知道在这座城市,
让我感到很舒服,很安心,很踏实。
这里的人很热情,很朴实。
禹俊涛摄
王佳丽摄
这座城市里的人和事,编织出了一个个耀眼的故事。
这座城市里,藏着一个个平凡人无限的向往和渴望。
这座城市里,汇聚着无数异乡人对它的热爱和留念。
凯里的昼和夜
有温度的凯里
我住的这座城市不大,但是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正能量,这里有看到孩子从高空坠落,伸出双手接住孩子的好人陈忠平。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为了让载着病患的救护车快速通过,在堵车现场边跑边喊,引领救护车驶出拥堵路段,让出生命通道的交警金志浩。
有爱了60年、在两鬓斑白的年纪里,为老伴儿补办婚礼,让老伴儿穿上婚纱的8旬老人雷国芳。
有在大雨天气里,为交警撑伞的凯里四中学生,还有那些数不清的人和事,让我们每天都被温暖拥抱着.....
有速度的凯里
有人问我,凯里的交通怎么样?你们真的每天走山路么?
我想说,现在凯里的高速公路四通八达,犹如编织了一条条四通八达的彩带,从广州乘坐贵广高铁4个小时左右可直达凯里,早上还在广州吃早茶,中午就到凯里吃酸汤牛肉了,所以即便是小长假期间,凯里也吸引了南昌、北京,长沙,成都等城市的游客纷至沓来,就连凯里的公交业务也遍地开花,涉及全州15个县市(镇远除外)。
(凯里黄平机场,图片来源于网络)
(吴吉斌摄)
(阳书新摄)
(交通局提供)
(交通局提供)
就算是搭乘飞机,在我们的凯里黄平机场,可选择的航线也越来越多,直达的城市也越来越多。如今,搭乘高速、高铁的大好红利,凯里的交通真可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凯里的旅游发展迎来了“春天”。
有颜值的凯里
凯里这座城市,出门就是公园,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愈发上升,在街边,在广场,在居民小区,不同的季节里,你会看到桃花、月季花、海棠花、樱花、杏花、李花、迎春花次第开放,轮流为这座城市装点美丽。
近年来,凯里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开展裸露山体绿化整治、公园绿地建设、道路绿化建设。同时,强化城区背街小巷、城市主要出入口、乡镇及村寨绿化整治,为不断提高城市绿化总量,拓展提升公共休闲空间,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
有生活气息的凯里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慢》
相较于大都市的冷漠繁忙,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小城生活令人向往,慢节奏可适时舒缓紧绷的神经。
(刘埙琦摄)
我喜欢在不上班的早晨,爬上苹果山去看看那里快乐的叔叔阿姨,看他们唱歌跳舞的样子,散发自信满满的活力,我喜欢去万博拐角那一家吃豆浆油条,淡淡的甜甜的豆香让我一整天都充满活力。
喜欢走在路上,有熟悉的朋友跟你打招呼,有路过的行人提醒你“鞋带掉了”的贴心,凯里这座城市很小,小到用脚步就能丈量,让我可以清楚记住每一个街头巷尾,准确的喊出它们的名字。牛场坝,老猫洞、拱桥巷、州林汽....
(王佳丽摄)
凯里这座城市很小,小到刚加的朋友一看朋友圈原来是朋友的朋友,而我们却因为这样拥有了更多朋友,小到吃早餐碰到熟人,吃宵夜碰到熟人,走路碰到熟人,但是就是喜欢这样的亲切感。
(雨后的凯里随手一拍都是“大片儿”,杨通球)
有秩序的凯里
有人说,在凯里过斑马线有一种踏实的感觉。这样的感觉缘何而来?“只要走在斑马线上,行进中的车辆都会停下来礼让行人,让我们能从容地慢慢走过去,当然,作为一名行人,我们也快速通过,不给车辆“添堵””一位在凯里生活了30多年的市民说。
在凯里,连宠物都会走斑马线,而自年以来倡导的文明礼让斑马线更是让人无比暖心,这是分布在全城大大小小的街道的多条斑马线,它们不仅仅是一条条“生命线”,也是一座城市的文明素养刻度线。
不仅仅如此,现在在凯里的超市里有了自主结账功能,顾客在购买完东西后,有序的进行结账,在乘坐公交车时,有序的扫码,一言一行彰显城市文明。
有玩儿头的凯里
凯里,作为一座被上天眷顾的城市,她拥有诸多美丽的风景,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等荣誉称号。
这里有夜色迷人的民族风情园,有令人流连忘返的季刀苗寨和南花苗寨,美丽的巴拉河。有居住着被称为“后裔的后人”的麻塘革家寨。有国家4A级景区下司古镇和云谷田园,有凯里市精心打造的一部以“银”文化为主线大型舞台剧《银秀》,以沉淀民族历史和承载文化符号的银饰作为主要创意元素,体现黔东南民族文化的精髓与韵味,反映苗侗文化的神奇与高洁,再现了黔东南这片神秘土地上的苗山之魂、侗水之韵。
小高山
潘万登摄
林广宇摄
民族风情园
杨黎摄
南花苗寨
吴吉斌摄
王绍帅摄
季刀苗寨
张赶生
王绍帅摄
舟溪
杨春岚摄
张赶生摄
巴拉河
王绍帅摄
下司古镇
《银秀》
田福良摄
有活力的城市
民族体育场
侯传美摄
各类体育赛事,图片来源于网络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为了让市民更好的加入到全民健身的队伍中来,让市民有一个运动的好场所,好去处。近年来,凯里免费开放了民族体育场田径主场馆,建设了一批免费体育锻炼场所,让许多健身爱好者就享受到了这项福利。同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育赛事,让更多人走进凯里,在凯里的山水间奔跑,恋上这里的蓝天和白云。
有“味道”的凯里
一说到凯里的美食,大家都知道这里的酸汤鱼是当地一绝,然而这里还有很多超出你想象的夜宵美食。一到热气渐消的夜晚,凯里人就出动了,为的就是夜市上够辣、够酸、够香的深夜美食。烤粉肠、酸汤鱼、腌汤、苗王鱼、小烤豆腐、牙签烤肉,这些都是害得我晚上睡不着,日思夜想的美食啊。
小火慢烤,烤上10多分钟,粉肠会弯成一个圈,变成金黄色,看起来就很有食欲。
这里还有一道让众人害羞的美食——猪的膀胱,当地人还给它起了一个含蓄的名字,叫“猪小肚”。可这个“猪小肚”吃起来比猪肚更有韧劲,又没什么脂肪。
与醋充分发挥化学反应后,像手洗衣服一样,轻轻揉搓,再剪成流苏状,这样烤制后,每一丝“猪小肚”中间的韧性和两头酥脆,在口腔里碰撞的感觉,妙不可言。
黔东南和贵州其他地区不一样,辣中讲究一个酸,男女老少甚至都有喝酸的嗜好。酸汤鱼、酸牛肉、酸汤砂锅粉……大街小巷都是以酸为主的餐馆。
这家的酸跟之前吃过的酸不太一样。到底怎么不一样?许多嘴尖的食客也尝出来了区别。
消费者:除了酸和辣以外,还有就是这种鲜味,鲜味体现在,可能是人家单独配方,秘料里面。
这种酸汤锅底不仅有酸味,有辣味,不少人还都能吃出一个鲜味。秘密就在这底料中的一种小鱼,爬岩鱼。
爬岩鱼对生存环境要求很高,喜欢阳光充足的地方,这种鱼身上分泌一种像胶水一样的粘液,吸附在石块上生活。
8月正好是当地捕鱼的时候,村民将爬岩鱼和辣椒放一起腌制后,就可以存放很长时间,如今游客也能够在餐桌上吃到这种又酸又鲜的味道。
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在是“汤臭不怕山深”。记者听说这山里有一家店,那里的汤那真是一个字——臭!
包大哥是这家店的老板,这桶里的汤,就是原汁原味的腌汤,也是这种臭味的源头。
腌汤,每年冬天用当地的青菜和五谷杂粮,经过一年多发酵而成,是苗族的一种美食,而用腌汤做锅底,其实是包大哥偶然发现的。
腌汤能激发食欲,帮助消化,有美容的功效,苗家女子多秀色,估计也就是这个原因吧。
除了腌汤的臭,在凯里,还有一种虫子也很臭,叫九香虫,当地叫“打屁虫”,看着很漂亮,像糖果一样,但是只要臭味沾到你手上,那就这样忍着吧,一时半会去除不掉。处理好,再和辣椒炒制,嚼起来香脆可口。
都说来了凯里要吃酸汤鱼,可记者听说,在一个丁字路口,有一家鱼的味道可不比酸汤鱼差,号称是“鱼中的夜宵一霸”,够辣,味够重!
苗王鱼,是苗族一道传统名菜,相传古时候,苗族先民中有一位著名部落首领,特别喜欢吃这道鱼,因而称之为“苗王鱼”。
如今夜宵里的苗王鱼保留了鱼的形状,由原来老百姓家常做法的冷吃,改成了热吃。鱼上面铺着的一层剁辣椒,色泽诱人,热气腾腾的辣椒香味,在不断地刺激着你的胃口。
到凯里,这里的小吃街也不会让你失望。
在位于市中心的中博商业步行街上,我们远远就看到了有人肩挑扁担在溜达。只要碰到有想吃豆腐的,这些小商贩就会找地方停下来,放下板凳,食客们就会围坐一团,而且价格也很实惠,一块钱4块。
光吃素怎么行,得再找点肉吃,这家烤肉店叫张秋菊小吃,以老板娘的名字命名,老板娘爱美,穿的肉和人一样——精致。
张秋菊店老板:这个肉要穿两(块)瘦的,搭一(块)肥的,这样才好吃。
烤的时候,加上老板娘自己研制的秘制酱料,哪怕坐在隔壁店,闻着味都会忍不住跑来买10元钱的。
凯里这座城市不大,但一切都刚刚好!
美食资料来源:消费新主张
感谢图片作者:丁新成,万中元,和建林,杨春岚,钟子国,刘埙琦,雷安宁,赵勇,李显波,李玉贵,苏志平,张赶生,龙圣勇,吴吉斌,吴冬菊等
本台记者:顾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