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发+电视”的标准布局沿用好几代,可现在遥控器半年没摸到一次,客人一周也不出两位,直接拉低客厅的使用频率~
除了“电视+沙发”,还有什么选择?收姐看到大多数的建议是直接将电视淘汰出局!
你可以沙发+壁炉,客厅砌了一个南方天都用不到的“装饰”壁炉,好让视线集中,却每天看它默默积灰。
你可以沙发+阳台,本想喝茶看风景,但实际对着不是砌着一米五的围墙发呆,就是对着衣物飘飘。
你还可以沙发对着书柜、置物架、挂画发呆,可过眼各种家居美图,当躺在沙发时,却总感觉还是差了一丢丢。
转移了以电视为中心,却又陷在“背靠休息物”+“对望某物”的固定模式中,继续百无聊赖......(N+1无限循环中)
原来你要扔掉的不是电视、沙发、茶几、而是你在客厅不知道自己能干嘛,却只能躺着沙发打发时间的生活方式!
厌倦了这种被客厅布局捆绑的生活,如何通过改变客厅布局来掌控自己生活的主动权?
其实你需要的不是解题选项!而是更多的解题思路!
然而并不是每个客厅都有机会推到重来!比如说想扔电视扔不掉......
#乎乎:直接扔掉电视,我家婆婆第一个不同意啊,小孩还等动画片,想动改不了?电视放在角落,沙发与电视成为对角关系,中间留出的空间就大了很多,茶几换成了餐桌兼书桌,孩子的学习娱乐就在这里啦!
比如说想改改不了......
么么z:厌倦沙发和电视,可客厅整套都做好了,但也不能马上敲掉重装!其实当电视不再成为客厅的主角时,电视墙也沦为鸡肋,不妨将电视柜改成满墙的书柜,一个移动门就能将电视隐藏起来,不常用就收起来吧!
电视柜动不了,那就把沙发旋转90度,形成直角布局,弱化等级却位置不变。主营看电视到集中精力会话聊天,会发现,原来老妈并不是那么难以沟通!
所以啊,还为客厅操碎了心的收迷们,不妨先放下让你心花怒放的“日式小清新”、“北欧极简风”、“奢华新中式”.......重新回到基本生活需求上来。
设计师武巍就只在客厅放了一张桌子,他管客厅唤作“公共活动区”,而他眼中,家最重要的核心功能,是把一家人聚在一起。
找到自己的客厅的核心功能前,不妨先问问几个小问题:平时一般几点下班?(休闲娱乐,还是倒头就睡?);在家饭后一般干嘛?(围观电视还是独自在屋?);
周末在家一般干啥?(窝在沙发的懒癌患者,还是抱着电脑的工作狂?);有完整场所接待客人?(每周拜访还是偶有联系?)
「规划核心需求」
在收姐的眼中,优秀的客厅,往往是充分考虑了自然条件,将自己最主要的生活方式融洽的编织在一起。
会客模式
如果你是“派对动物”,更需求社交氛围,不妨在原来电视机的位置多放几把椅子,茶几为中心,就可打造围合式的客厅。
聊嗨时将靠椅往前移,压力时往后移一步,可进可退。
搭配的每款椅子不仅个性张扬,躺椅、高脚凳、矮凳都各有所需,需要时还可援助餐厅、书房。
没有沙发坐不住?这还得看主人魅力了,沙发都能扔,只留交谈圆桌和柔软地毯,非常亲密的聊天氛围,一壶好茶也能热情满满!(心理距离缩小一倍)
香港艺术家jesse甚至还搬了博物馆的储物柜当茶几用,下部是文档式的收纳,很适合三五个好友围一圈看个画,圆桌派作风!(装修的高级境界还得看个人趣味!)
可如果家里又有小孩,这样笨重的存在,简直是巨型鸡肋,眼看又一代茶几边磕磕碰碰的成长。
选择轻巧移动的小茶几,需要时直接移动到旁边,直接在客厅中间大招一个温馨的亲子互动区域。
墙边两侧配备收纳篮或收纳柜就能随时整理地板上零散的玩具。
搭配移动小推车,补充沙发茶几收纳,下层摆书,上层收纳文具,靠着沙发就能工作喝茶。
移到沙发角落不占地,哪怕朋友聚会也能随时腾出空地,下班后练练瑜伽拉伸,一遍看剧一遍健身,一不小心就有了羡慕的好身材。
工作模式
家里客厅很小,但有个地方吃饭、聊天聚餐、工作学习就优于其他需求了。
中心一张大桌子,后面一整排书架和工作台面,吃完饭,清理就能工作,特别适合蜗居小户型。
Soho工作派,可以直接将书房重心转移到此,底下可用脚架支撑,台面几张木板拼合出大桌面,容纳多人办公。
收纳上墙,墙壁上搁板搭配收纳盒,就能做到分类储物,零零散散的文具、数据线都收纳好贴标签易取,书本就美美排列展示。
桌子+收纳柜是客厅书房标配,节约地面空间,利用墙壁设计了一排收纳柜,分担桌面面收纳压力,剩下的交给收纳盒和柜门来储物和分类。
事先参考柜子的高度、储物隔的大小,尺寸的考量才能让物品的收纳在任何状态都有较好的空间效果。(装修的精细差异就在这里啊!)
挡板搁架的收姐也提过很多次,全开放式的组合,小空间里更佳通透、轻盈,更重要的是灵活调节任何高度,搬家时带走零件就能组装,效果好比定制书柜。
受重范围内搭配收纳柜、收纳盒,甚至根据合适长度组合出书桌,轻松打造工作区。
工作后搭配沙发,工作累直接躺趴休息,接待客人沟通起来也氛围融洽。
还想不被打扰,收姐强调千万遍的伸缩杆+帘子,照样也能用客厅、过道。作为临时隔断,就能在视觉和心理上了划分区域,打造出会小而静的工作区。
睡眠模式
晚上睡不着,客厅简直深夜避难所,占据家中最大面积的的客厅,也能根据不同时差调整功能,为什么不能作卧室?
宜家新款卧具新灵感,就推出坐卧两用床,底部一拉就能延伸出一张大床,瞬间搭起临时客卧模式。
将床作为沙发,直接将沙发和床组合在客厅,也丝毫不违和。
搭配一个足够轻巧可移动的沙发,既可以变成双人床,又可以分开围合出两排座位。
无印良品的单元沙发,就能通过自身调节来适应空间变化,能聚能散,会客、睡眠毫无压力。
还有上周将飘窗改造出榻榻米的方案,拉上一扇帘子,哪怕客人留下,也不会觉得缺乏隐私。
移动一个小桌子,日上还能再上面读书喝茶,下面挖空储物。
影院模式
心心念念的家庭影院模式,利用吊柜的高度和距离就能实现,预留出开放的储物格,将投影仪嵌入到吊柜中,合上移门就能巧妙隐藏。
幕布的位置选择窗边、将电动的幕布和窗帘整合在一个窗帘盒里,毫不显眼占空间,当沙发平行于屏幕放置时,简直是最棒的家庭影院设备!
同样的思路,在客厅的书柜上方也能设置投影屏幕的隐形收纳,而书柜的面积也恰巧符合幕布的大小。
或许,周末时一场电影聚会,好过无数个对着电视换台的百无聊赖饭后休闲。
影迷朋友将电视背景墙改造成一整墙的影片收藏,照样过得逍遥自在~
幕布直接收纳在天花板,音响装备的直接放置在低层方便启动,而底部仅用大号收纳盒就解决了客厅的所有杂物。
一排储物墙壁,轻巧易挪的餐桌和沙发,就足以收纳进一个人基本的生活起居到十几人会聚需求。
规划核心需求后,才发现原来客厅可以这么宽敞简单。
客厅是你在按照一个大众模式努力模仿,但真正的家就应该服从你的多重需求,这正是家区别于装修的意义所在!
住所好与坏不在于复杂设计昂贵材料,而是住所与自身契合度所呈现的生活氛围。
更多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