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成都九眼桥

《成都九眼桥》

作者

汪贵沿主播

大漠胡杨

编辑制作

唐维诗社

来四川必到成都

来成都必去卧波长虹的九眼桥

九眼桥成为一种象征

成为布政使余一龙的一幅作品

躺在大明河床与清明桥不相上下

早听说,九眼桥有九只眼睛

和龙的传说有关

与南来北往的商船有关

多少年守护在那里

如一把巨大的弯弓放在府南河之上

让回澜塔这支银箭从明朝就拉满弦

一直到今天都没有射出去

这把弓很结实

绷紧了几代江山的肌肉

拉成了望江楼崇丽阁翘檐上

悬挂的夕阳

拉成了耙耳朵九眼桥下

打望的思念

那种酸酸的感觉,只要吹风下雨

就疼痛无比

九眼桥如一个老人

经历了百年沧桑

在成都老茶馆的盖碗茶里

叭着叶子烟,听着评书冲着壳子

一坐就是千年

从苏秦背剑到高山流水

在五尺长嘴的古铜壶里

煮的是人在江湖

倒出的是身不由己的悬龙门阵

比康熙字典的成语还多

九眼桥其实就是一根扁担

一头担着昨天,一头担着明天

所有活着的人都在中间

有时很累,有时很欢

只要说起九眼桥的故事啊

不是一四七,就是三六九

这种休闲居住的城市

已让九眼桥横跨世界

九眼桥的名谣能传千里

九眼桥的传说能读古今

桥上的客,桥下的客

听我老板来交涉......

要起早打招呼

滑竿儿送你上成都

成都有座九眼桥

桥下藏有九颗珠......

上成都~嘛上成都

——选自汪贵沿《中国旅游诗歌》巴蜀篇

注:九眼桥位于成都市锦江区府南河上,古名宏济桥,又名镇江桥,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由当时布政使余一龙所建。系石栏杆、石桥面的大拱桥,长4宽3高3丈,下有9洞。在清朝乾隆五十三年()由总督李世杰补修时,改名为九眼桥。乾隆五十五年()又加以重修。年于九眼桥西侧新建交叉钢架水泥预制桥,从桥基点起算,长约米,宽25米,桥北下端辟有汽车通道横贯东西,形成半立式交叉桥。古九眼桥于年冬拆去。九眼桥与回澜塔宛如一张巨弓卜搭着一支带银箭镞的箭,煞是壮观。只可惜年塔侧民房引发了一场成都罕见的大火,将砖木结构的回澜塔烧得只剩下一个塔基,耸立在锦江畔达年之久的这支“箭”,从此灰飞烟灭了,人们便用望江楼的崇丽阁来补替回澜塔。换一个角度看,“桥是弯弓‘阁’是箭”仍不减昔日风采。

作者简介:汪贵沿,笔名(桂园、沿江)。中国民盟盟员、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网络诗歌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四川什邡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先后在《诗刊》《人民文学》《澳门月刊》《世界散文诗集》《四川文学》《青年作家》《星星诗刊》《绿风诗刊》《诗神》等发表文学作品数百篇,作品被收入多种选本。全国公开出版发行《沿江的歌》《总有人会感动》《爱情麦克风》国内首部诗集配光盘、《汪贵沿作品选》《商旅追梦》及国内首部诗歌影像集《涂鸦路上》《栅栏内外遗落的文字》等七部作品集。与健鹰、昌平共创《宽诗堂》和《中国土裙部落》微刊,是四川方言体诗歌创始人之一。

主播简介:大漠胡杨,原名黄跃华,祖籍江苏,生于龙江。喜欢徜徉在诗书里与其中人物共舞。愿用声音架设沟通心灵的桥梁,诠释和感悟社会生活。现代诗歌传媒金牌主播,现代诗歌诗刊金牌主播,海内外多家华语媒体平台特邀嘉宾主播。







































北京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治疗白癜风最好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uxiangchonga.com/jctp/18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