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仁桃花娇艳颜色好,桃仁味苦瘀滞通

桃花(摄于湖北黄石)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干燥成熟种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因其早春开花繁多,多即为“兆”,木兆谐音为桃,药用其核仁,故称“桃仁”。桃仁燀(chǎn)去皮者称“燀桃仁”;燀桃仁清炒至黄色者称“炒桃仁”。

NO.1前人经验

1

《神农本草经》记载:“桃核仁,味苦,平。主瘀血,血闭瘕邪,杀小虫。桃花杀疰(zhù)恶鬼,令人好颜色。桃枭(xiāo),微温,主杀百鬼精物。桃毛,主下血瘕,寒热,积寒无子。桃蠹(dù),杀鬼邪恶不祥。生川谷。”

2

清·徐大椿·《药性切用》记载:“桃仁,苦平,微甘,入厥阴而调经破瘀,润燥通肠。去皮尖研如泥用。肠滑者忌。桃花,苦平,入血分,而消积下滞,利水除痰,为痰饮滞血专药。误服泻人。桃叶,苦平,杀虫发汗。桃子,辛酸甘热,多食,壅热生疡。正月采桃,名桃枭,辟邪祟(suì)。桃干(gān),在树名僵桃,缩邪汗。”

桃花(摄于湖北黄石)

NO.2功效主治

桃仁,苦、甘,平,有小毒。归心、肝、大肠经。主要功效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1

活血祛瘀:本品味苦,入血分,活血祛瘀之力强,适于多种血瘀证,如经闭痛经、癥瘕痞块、肺痈肠痈、跌扑损伤等。

2

润肠通便:本品甘平质润,可润肠通便,适于肠燥便秘。

3

止咳平喘:本品味苦气降,有止咳平喘之功,适于咳嗽气喘。

用法:5~10g,煎服。孕妇慎用。

桃(摄于湖南长沙)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桃仁含脂肪油类、苷类、蛋白质等成分,有心血管保护、神经保护、免疫调节、抗肿瘤以及肝肾保护等作用。

桃仁饮片(摄于广州)

NO.3参考资料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8.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冉先德.冉氏释名本草[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

任艳玲.《神农本草经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1.

[清]徐大椿撰;伍悦点校.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附:药性切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1.

许筱凰,李婷,王一涛,陆金健.桃仁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46(17):-.

音频:连翘

图片:山人文字:山人

谢谢聆听,谢谢阅读,谢谢







































白癜风的治疗
白脉软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uxiangchonga.com/jctp/17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