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
生活
城市
视觉
--正文--
贵州人爱吃,也会吃,吃虫也是见怪不怪的了,但你还记得你吃过哪些虫吗?还记得第一次吃的感受吗?见过吃过这些野味的老乡朋友们,在此刻有没有让你想起童年捅蜂窝被蜜蜂追得到处跑,和小伙伴捕蝉、捉蚂蚱、斗蛐蛐的情景,如果有那就请看下去吧~~~
那些年
吃和玩是我们最重要的大事
我们玩的开心,没有烦恼、也不羡慕
我们吃的放心,不担心地沟油、也不担心食物中毒
一切来自大自然,完全纯天然
那些年
我们拿着自制的网兜
你拉着我,我叫着你
一起到小树林里捕蝉、捡蚕蛹
那些年
我们田间草丛到处搜索
捉到的蚂蚱装满空瓶子
晚上回到家向大人炫耀我们的战利品
那些年
我们没有昂贵的玩具
没有手机,没有电脑
但在地头草堆里捉到的一只蟋蟀
就够我们斗上一下午
那些年
初生牛犊不怕虎
拿上根树干就去桶蜂窝
以为能拿到蜂蛹吃到美味
结果被追得到处躲
那些年
我们的吃和玩是结合在一起的
捕蝉、捉蚂蚱、斗蛐蛐......
玩过瘾之后,它们全变成了美味小吃
想想都想留口水了
你说,你是这样的吗?
前方高能,胆小者请做好心理准备!
炒九香虫九香虫,学名椿虫,也许你对这个名字不怎么熟悉,但说到大名鼎鼎的“臭屁虫”你就知道了吧,超重口味,有没有。没有人工饲养,都是当地人去抓,因此供不应求,一盘2两重的炒放屁虫要卖到50元。其做法是先用温水浸泡把“臭屁”排出,再加佐料用热油爆炒。据说其味脆香绵长,还有一定的药用功效,不过这一道炒九香虫小菜可只有在黔东南州剑河地区才能吃到。
油炸蜂蛹蜂蛹营养丰富,风味香酥嫩脆,是真正的纯天然美味食品。蜂蛹的吃法很多,有椒盐蜂蛹、油炸蜂蛹、香辣蜂蛹等。油炸蜂蛹的做法是,先将蜂蛹从蜂巢中取出,捡去杂质,用清水漂洗一遍,滤干,倒入油锅,烧至七八成熟后,用文火把蜂蛹煎烽至金黄色时,再用辣椒、花椒等作料炒,加入少许食盐,便装盘供食。这道菜,色泽金黄或淡黄,香气扑鼻,蛹体外脆里嫩,味美可口,属高蛋白低脂肪美食。吃蜂蛹在贵州是非常普遍的,可以经常看到,你吃过没?
油炸蝉蛹还记得小时候,每到夏天,蝉就会在树上“知了知了”的叫个不停,许多小伙伴就会去抓蝉蛹,把抓到的小蝉蛹放到盐水里腌,然后拿去油炸,非常香脆美味。
炸蚂蚱蚂蚱即蝗虫,立秋季节,也就是收稻谷的时候,蚂蚱正肥,也是最好食用的时候,还记得以前大人在田里收稻谷,一群小孩追着蚂蚱到处跑的场景吗?制作方法是把蚂蚱去掉翅膀,用油炸至黄褐色,捞出后,在有酱油、醋、香油、葱、蒜的蘸水中浸一下,再空干,吃到嘴里,酥、脆、香、鲜,味道极佳。
炸竹虫竹虫是竹象的幼虫,而竹象是一种危害竹林的害虫。它在嫩竹内产卵孵化,幼虫靠吸食竹内壁之肉质和水分生长,一旦被其危害,嫩竹即不能生长成材。竹虫呈白色,形状似虫草,人们把竹虫拿来用开水氽后用油煎炸香后食用,十分香脆可口,味甘香,似有奶油之味。成群寄生于巨竹属竹类的当年生竹笋上,竹虫的食用虫态为幼虫,幼虫每年10月至次年2月出现。
甜炒蝶蛹世代居住在贵州省的仡佬族,不但吃昆虫,而还专门设立的节日,每年农历六月初二,是仡佬族的吃虫节。吃虫”的习俗不仅既可以增加食物来源改变口味,同时在也消灭了很多对影响农业收成的害虫。过吃虫节时,到时家家户户餐桌上总少不了油炸蝗虫、腌酸蚱蜢、甜炒蝶蛹、油炸蚂蚱、烧炒蚜米泥鳅等别有风味的昆虫菜肴。
油炸柴虫火烧过的灌木根部经天长日久,逐渐变腐,生出的一种昆虫,名曰:柴虫,一般3~4条虫占据一个树根。柴虫长约2厘米,两头呈椎形,身着褐红色斑纹,无毒,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等。此虫经煎后,酥脆爽口,干香味美,佐酒佳肴,因此被人视为珍肴,常用来待贵客。
油炸蟋蟀蟋蟀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利水消肿、解毒退热,治尿闭、水肿、膨胀等功效。油炸蟋蟀的做法是将活蟋蟀下沸水锅烫死,捞出去掉内脏、肢、翅,洗净后放入另一锅内,倒盐水煮段时间捞出。待油锅烧至四成热时,放入蟋蟀炸至金黄色酥脆,捞出装盘即成。
满满的回忆有没有?
小时候你都吃过哪些昆虫做成的美食?
想要再去回味一下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