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郭凯走向碳中和

白癜风初期 http://m.39.net/pf/bdfyy/

“碳中和”在短时间里由一个陌生的术语变成了一个流行的名词。但是,什么是碳中和?为什么要碳中和?碳中和有多紧迫?能否实现碳中和?碳中和依靠什么技术?有什么障碍?这些成为不少人很自然会想到、但又不是很容易就能找到答案的问题。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成员、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副司长郭凯在阅读了美国微软公司创始人、盖茨基金会联合主席比尔·盖茨的新书《如何避免气候灾难-已有的解决方案和尚需的技术突破》后,得到了一些答案。

郭凯称,读这本书就像是在读一本自己身在其中、尚未有结局的惊悚小说,情况很危急,但时时处处的线索似乎也暗示有好莱坞式美好结局的可能。

盖茨在书中表示,仅仅以年降低碳排放(对中国而言可以换为碳达峰)为目标的政策未必都是好的,因为降低碳排放有很多方式,只有那些以碳中和为最终目标的减排措施才是要做的。

“盖茨说的这些对中国如何实现碳达峰也是有参考价值的。”在郭凯看来,在有了年碳中和的目标之后,中国的碳达峰策略也应该是以年为约束和最终目标。比如说,未来10年上马的任何一个火电项目可能都会增大年实现碳中和的难度。

“碳达峰和碳中和虽然时间上有先后,但制定政策的时候恐怕不能有先实现碳达峰,以后再考虑如何实现碳中和的心态了。”郭凯强调。

”走向碳中和——一篇读书笔记

郭凯

图源/网络年9月联合国大会,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庄严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是全球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习近平主席明确了中国“碳中和”的目标和时间表,无疑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里程碑事件,为新一轮的全球气候合作注入了新动力。“碳中和”在短时间里由一个陌生的术语变成了一个流行的名词。但是,什么是碳中和?为什么要碳中和?碳中和有多紧迫?能否实现碳中和?碳中和依靠什么技术?有什么障碍?这些恐怕是不少人很自然会想到、但又不是很容易就能找到答案的问题。我就是带着上面的一些问题,翻开了美国微软公司创始人、盖茨基金会联合主席比尔·盖茨的新书《如何避免气候灾难-已有的解决方案和尚需的技术突破》,开卷即难以释手,拿起就不想放下。不是因为气候变化有多有趣,也不是因为盖茨写得有多生动,而是读这本书就像是在读一本自己身在其中、尚未有结局的惊悚小说,情况很危急,但时时处处的线索似乎也暗示有好莱坞式美好结局的可能。盖茨与新书《如何避免气候灾难》这篇读书笔记目的是记录书中的要点,建议对气候变化和碳中和感兴趣的人还是读原书。盖茨写此书不是一时兴起,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uxiangchonga.com/jcpz/68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