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中药斑蝥

每天学中药——斑蝥

 斑蝥,拼音读:bānmáo,别名叫花斑蝥、花壳虫等。为芫菁科昆虫南方大斑蝥或黄黑小斑蝥的干燥体。夏、秋二季捕捉,闷死或烫死,晒干。南方大斑蝥:呈长圆形,长1.5~2.5cm,宽0.5~1cm。头及口器向下垂,有较大的复眼及触角各1对,触角多己脱落。背部具革质鞘翅1对,黑色,有3条黄色或棕黄色的横纹;鞘翅下面有棕褐色薄膜状透明的内翅2片。胸腹部乌黑色,胸部有足3对。有特殊的臭气。具有破血消疤,功毒蚀疮,引赤发泡。用于疤瘕肿块,积年顽癣,瘰疬,赘疣,痈疽不溃,恶疮死肌功效。注意:斑蝥有剧毒,如若使用请严遵医嘱。

斑蝥banmao

羊米虫、花斑毛、放屁虫、花壳虫、小豆虫、斑猫、花罗虫。

Mylabris。

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MylabrisphalerataPallas或黄黑小斑蝥M.cichoriiLinnaeus的全体。

南方大斑蝥:体长1.5~3.0厘米,黑色,被黑绒毛。头部具粗密刻点,复眼大,略呈肾形。触角l对。前胸长略大于宽。鞘翅端部阔于基部,黑色,翅基部有2个大黄斑;翅中央前后各有一黄色波纹状横带。足有黑色长绒毛,前足、中足跗节均为5节,后足跗节为4节。腹面亦具黑色长绒毛。黄黑小斑蝥:与南方大斑蝥相似,体较小。

多群集栖息和取食,多危害大豆花生、茄子及棉花的芽、叶、花等。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7~8月于清晨露水未干时捕捉,捕捉时宜戴口罩及手套。捕得后,置布袋中,用沸水烫死,取出晒干。

南方大斑蝥:呈长椭圆形,长1.5~2.5厘米。头部及口器向下垂,有较大的复眼及触角各1对,触角多脱落。背部鞘翅1对,黑色,有3条黄色或棕黄色横纹;鞘翅下有棕褐色薄膜状内翅2片。胸腹部乌黑色,胸部有足3对。有特殊臭气。黄黑小斑蝥:与南方大斑蝥相似,体较小,长1~1.5厘米。

辛,寒,有毒。

《本经》:"味辛,寒。"

入大肠、小肠、肝、肾经。

1.《本草经疏》:"入手阳明、手太阳经。"

2.《玉楸药解》:"入足厥阴肝经。"

3.《会约医镜》:"入肺、脾二经。"

4.《本草再新》:"入肝、脾、肾三经。"

攻毒,逐瘀。外用治恶疮,顽癣,口眼歪斜,喉蛾;内服治瘰疬,狂犬咬伤。

1.《本经》:"主寒热,鼠瘘,恶疮疽,蚀死肌,破石癃。"

2.《别录》:"主疥癣,血积,堕胎。"

3.《药性论》:"治瘰疬,通利水道。"

4.《日华子本草》:"疗淋疾,敷恶疮瘘烂。"

5.《纲目》:"治疝瘕,解疔毒、犬毒、沙虱毒、轻粉毒。"

外用:研末敷贴、发泡,或酒、醋浸涂。内服:炒炙研末,1~2厘,或入丸、散。

性热,味辛,有大毒。归肝经、胃经、肾经。

破血消癥、攻毒蚀疮、引赤发泡。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破血消癥药。

用量0.03~0.06克,炮制后多人丸、散用。外用适量,研末或浸酒、醋涂患处。用治癥瘕肿块、积年顽癣、瘰疬、赘疣、痈疽不溃。

①治瘰疬结核:斑蝥1枚,黑豆7枚(生芽者)。同研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丸,茶清下。小儿一丸。(《圣济总录》大效丸)

②治疣痣黑子:斑蝥3个,以糯米15克炒黄,去米。入蒜1个,捣烂点之。(《纲目》)

③治急心痛:斑蝥7个,胡椒49粒。同炒至斑蝥焦碎,去斑蝥不用,取净胡椒为末。作一服,热酒调下,不拘时候。(《卫生易简方》)

④治面神经麻痹:斑蝥一个。研细。水调贴颊部,向左歪贴右侧,向右歪贴左侧,起泡后即取去药。(《山东中草药手册》)

⑤治疟疾:斑蝥七个,麻黄、雄精各3.6克,朱砂1.5克。共研细末。每日用0.3~0.9克,调放膏药上,贴颈部第2骨节处。[《浙江中医杂志》,(7):39]

⑥治腰腿痛:斑蝥烘干,研粉。取火柴头大,压体表最痛点上,以胶布固定,5~6小时后起泡如蚕豆大,24小时后去药,挑破出水,涂以龙胆紫,不愈再敷。(《全国中草药汇编》)

⑦治偏正头风:斑蝥1个,去头、翅、足,隔纸研细为末,筛去衣壳。将少许贴在膏药上,头左痛,贴右太阳穴;头右痛,贴左太阳穴,足半日取下。(《良方集腋》)

斑蝥的药理作用:

  1.抗肿瘤作用:早在年就有人发现斑蝥素给药3-4次能使焦油诱发的家兔癌瘤消失。近年发现斑蝥素对小鼠腹水型肝癌和网织细胞肉瘤ARS均有一定抑制作用。斑蝥素的最大耐受量(1-1.25mg/kg)腹腔注射,每日1次连续7天,可以延长腹水肝癌小鼠的生存时间63.5-%。还可延长ARS腹水型小鼠的生存时间56%左右。但此种作用与接种的癌细胞数和投药量有关,如果降低剂量或增加接种的癌细胞数到每鼠2×10以上,则无明显的抑制作用。而斑蝥素对其它小鼠肿瘤,如肉瘤S、网织细胞肉瘤L2、肉瘤Sak、网织白血病L、艾氏腹水癌及大鼠W肉瘤均无明显的抑制作用。斑蝥素能引起小鼠腹水肝癌细胞明显萎缩、退化、胞浆多空泡等形态学改变。实验证明斑蝥素首先抑制癌细胞的蛋白质合成,继而影响RAN和DNA合成,最终实现抑制癌细胞的生长的分裂。   斑蝥素的衍生物羟基斑蝥胺60-mg/kg、甲基斑蝥胺-mg/kg、丙烯基斑蝥胺60-80mg/kg和斑蝥酸钠1-2mg/kg,每日腹腔注射l次,连续7-9次,对小鼠腹水,肝癌和网织细胞肉瘤腹水型ARS均有类似于斑蝥素的抗癌活性。其中羟基斑蝥胺的化疗指数较高。斑蝥酸钠的抗肿瘤谱比较宽,除能抑制小鼠腹水肝癌和ARS外,还能抑制小鼠肉瘤、宫颈癌U14、艾氏腹水癌实体型肿瘤株;体外亦能抑制Hela细胞株。人食管鳞癌CaEs一17细胞株及人肝癌,BEL一细胞株。同时用电镜观察到3H-斑蝥酸钠可以直接进入小鼠腹水肝癌细胞的核及核仁。还用生物化学的方法观察到斑蝥酸钠可抑制癌细胞的DNA和RNA含量及前体的掺入,从而证明了该药首先作用于癌细胞的核酸代谢,继而使癌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发生改变,杀伤癌细胞。   此外,经小鼠网织细胞肉瘤ARS的相伴免疫试验、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试验及荷瘤动物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测定等表明,斑蝥紊及其衍生物均不影响上述免疫功能。但甲基斑蝥胺可以抑制DNCB所致的正常和腹水肝癌小鼠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   2..局部刺激作用:斑蝥可使动物和人的皮肤发红起泡,其有效刺激物为斑蝥素。其刺激性颇强,但组织穿透力较弱,因此作用缓慢,仅有中度疼痛,通常不损害皮肤深层,所形成的泡很快痊愈而不留疤痕。   3.抗病毒作用:填喂斑蝥素0.6-1.0mg可以治疗急性型新城疫鸡瘟病,治愈率达90%以上。   4.升高白细胞数的作用:斑蝥能刺激骨髓引起白细胞升高。误服斑蝥的9人中,白细胞总数一般在(-2)×/mm3之间,最高可达5×10(4)/mm3。在斑蝥素动物试验中,骨髓检查可见白细胞增生活跃。此外,对其它化疗抗癌药物所致的白细胞降低也有一定拮抗作用。去甲斑蝥酸钠lmg/kg腹腔注射给药3天,使正常小鼠骨髓粒一单系祖细胞产率增加;灌胃连续给药5,在使放射损伤小鼠外周白细胞数量回升的同时,还可使粒一单系祖细胞的产率得到部分恢复,同时,还可促使更多的骨髓造血干细胞进入细胞周期。去甲斑蝥素能促进小鼠骨髓细胞DNA合成平均为75.7%。给小鼠腹腔注射去氢去甲斑蝥素10mg/kg,亦可促进正常小鼠有核细胞DNA合成,平均促进44.2%。去甲斑蝥素升白细胞作用机理系由于刺激骨髓细胞DNA合成所致。   5.其它作用:斑蝥素1:4水浸剂体外试验可抑制堇色毛癣菌等12种致病皮肤真菌,还可杀死丝虫幼虫。雌兔腹腔注射斑蝥素可见尿中雌性激素与黄体酮增加,剂量越大作用越强,但有报告用不完全纯的斑蝥制剂有些雌激素样作用,完全纯的则无此作用。

药店红宝书

专注门店精英成长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uxiangchonga.com/jcpz/59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