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传授的水火交感长寿灸脐膏,历来是道家不传之养生秘方,千金不换之无价之宝,亦可作为万病之方,威力巨大!~调理各类脾胃肠胃虚寒之症,沟通水火交感,温中强肾,平衡阴阳,行气活血,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促进睡眠,对各类寒秘气秘,虚湿性肥胖,口干口苦,虚阳浮越之症皆可调理,可做万方之用,中老年长寿之首选!
每年都会做一批广为流传的这南师肚脐膏来布施,今年是第三年了,不断修合改进,特分享此法,利益众生,龍首阁修合之此款肚脐膏,采用纯古法操作,以地道汉源花椒麻椒“大红袍”(四川汉源利彝族乡产)(3元一斤),施家艾坊(吉印35/1)极品金艾绒(20克,35元)和野生蕲春蕲艾(克,5元)等份兑和,福建莆田6A级桂圆(自己手工扒取桂圆肉),贵州野生九香虫为原料,纯石臼击打捣杵,每丸大约捣下,最后再用劳宫心火温煦搓揉九九八十一下,方可粗制而成~最后祭天地百神,焚香设拜,至诚端心~若一众生未得度我佛终将有泪痕,愿世人无疾无患!~限免费请取一颗,谢绝售卖。
此款改进之处在南师肚脐膏(一枚桂圆肉,6~7颗花椒,一点艾绒)基础上添加了一枚九香虫,然后用劳宫心火温煦,自己制作时可素食三天,沐浴更衣,最后至诚清净修合!
附,九香虫简介:九香虫出自《本草纲目》:产于贵州永宁卫赤水河中。大如小指头,状如水,身青黑色。至冬伏于石下,至惊蛰后即飞出,不可用矣。
功效:膈脘滞气,脾肾亏损,壮元阳,《中药大辞典》载:九香虫对于神经性胃病,精神忧郁而致的心口痛,脾肾阳虚的腰膝酸软乏力、阳萎、遗尿等症有显著疗效。所以李时珍说它:咸温无毒,理气止痛,温中壮阳,“久服益人”,“土人多取之,以充人事”。
《摄生众妙方》∶乌龙丸(利隔间滞气,助肝肾亏损,久服益人),方∶用九香虫一两(半生、焙,半熟),车前子(微炒)、陈橘皮各四钱,白术(焙)五钱,杜仲(酥炙)八钱。上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一钱五分,以盐白汤或黄酒服,早晚各一服,此方妙在此虫,补肾助阳,理气止痛,为君药。
我是按7颗花椒的比例混合而成,最后捣杵三百下,为何要遵循古人所谓的术数下?呵呵,限于篇幅限制,特设一悬念~另附一九蒸九晒黑芝麻丸制作法门和术数治病的例子,供人参考。
《抱朴子》:芝麻3斗,蒸熟后晒干,用水淘去沫再蒸再晒,如此反复9次。这时芝麻皮肉分开了,去掉芝麻皮后,炒香,打成粉末,用白蜜或枣膏调和,制成弹子大的小丸,每天服用3次,每次用温酒送服1丸,忌食毒鱼、狗肉、生菜。服至百日,能除痼疾,一年皮肤光泽,两年白发返黑,三年齿落更生,四年水火不能害,五年行及奔马,久服长生。
二是唐朝药王孙思邈传下来的:芝麻3升,蒸30遍,微微炒香,打成粉末,用白蜜3升调和,再用棒槌捣下,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每天早上服50丸。0岁以上的人,久服明目洞视,肠柔如筋。现代养生家通常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就是将3升(约斤)黑芝麻,用水洗净,放在笼屉上蒸熟,晒干,再蒸一遍,再晒干,重复蒸晒9遍后,芝麻皮自然脱落,去掉,将剩下的芝麻仁炒香,捣次,再用白蜜或枣糕调和,做成直径约2厘米的丸子,每天早晨用好酒送服一丸。
《易侠--记张延生》上张延生老师说:天津有个盲医师60多岁,接待来就医的人,摸摸脉,顺口就说出了方子,多少绿豆,多少红豆,泡在两碗水里,煎成一碗,喝完就好了。按他说的方,不用去药铺,到粮店里就能配齐药。
盲医师摸摸下一个咽炎病人的手说:“你肝火太旺,治咽炎先要去肝火。”病人称是,说自己的确有时肝区疼,且脾气特别暴燥。盲医师说:“葡萄干两,每次取出20个,加20粒绿豆,两碗水煎成一碗,就着喝下去,葡萄干吃完病就好了。”葡萄干是上火的,怎么还能治疗咽炎呢?20粒葡萄干,按此数能推出的是震卦,震卦入肝经。咽部疼痛是由肝引起的,原来20粒是应这个人肝经的数。葡萄干是甜的,甜东西可入脾经,中医有实脾则肝病自愈的话,20粒葡萄干既可实脾又可抑制肝经,久服咽炎自可消。我的咽炎2年了,不能去根,也是用这个方子治好的。我虚岁5岁,用的是13颗绿豆,13颗葡萄干。13除8余5,5对应的是巽卦,巽主木,对应肝经。《易经》的数,对应的是卦,卦对应的是场。肝火上升,伤灼到喉咙,在与肝脏相同的场,巽卦的木气里,放上去火的绿豆,同场相吸,以场攻场,肝火是火源,咽喉是火苗,掐断了火源,火苗自然熄灭。肝在八卦中对应震卦,震卦对应的是春季、风气、木气,而震卦在天对应的是五大行星中的木星。治疗肝病,借助宇宙外场木星的能量,给衰弱的内场输入强大的宇宙外场的相关能量,使内场恢复健康,这是《易经》的人是宇宙能量场的一部分,人是小宇宙,宇宙是大人身思维的应用,疗效神奇,理法其实并不神秘。回归正传,南师肚脐膏是南怀瑾大师的养生秘方,《我说参同契第五十四讲》内容如下原文:
道要正常,正常就是道,平常就是道,千万要注意啊!所以讲水火交感,水火相交,火在下水在上,这是比喻而已!道家也有很多的方法,但属于旁门,不过旁门也是门,有时候你们也可以用。大约二十几年前,日本人发明的温灸器,放在肚脐上,暖暖的,可以治肠胃病,尤其胃寒脾虚泄泻中下焦寒凉。这是日本人把中国道家的老方法拿出来卖钱,这个在道家叫灸脐法。其实用不着那个,我教你们,年纪大的都可以用,比较保险。用桂圆肉一颗(新鲜的叫龙眼,干的叫桂圆),花椒六、七颗,加上那个艾绒一同打烂,晚上睡觉的时候挑一点点,小指甲面那么大,放在肚脐里就行了。你不要小看我们的肚脐,肚脐会吸收的。
大陆当年有些吃鸦片的人,政府禁烟,抓住了要关起来,所以不敢抽啦,就把鸦片烟膏放肚脐上,效果差不多。肚脐有个孔,我们在娘胎里头的饮食、呼吸都靠这个肚脐连到妈妈。所以把这个药放在肚脐,用橡皮贴把它封住去睡觉,比那个温灸器还要好。胃病也好,各种病都好,老年人的身体绝对保健康,身体需要就吸进去了,不要的它不吸。这样就会水火交感了,继续二三天后,早晨起来嘴也不苦啦,口也不干啦,肠胃病都会好了。这个是真的秘方,你们也可以替人家治病,不过不要收钱,我公开讲的你们去卖钱,那不太好啊!这个水火交感,火在下,就是元气在下,水在上,也就是清凉的在上。所以老年人口水多,脚底心还发暖,冬天脚都不怕冷的,一定长寿。
《我说参同契第五十四讲》另一段也提到了,水火交感的重要性:
道到了元气在下充实,上面头脑清凉,不论佛家道家,所谓上面玉液还丹,清凉甜味的口水就经常有。人老口干没有水,所以有许多老年人变成哈巴狗一样,嘴巴张开看电视,看东西时嘴跟眼睛也同时张开,像花一样张开了。你看花要谢的时候,就张开得很大。这些好像是笑话,由这个笑话,你了解了自己,晓得调养身体。水火要交感,交感就是要上下颠倒过来。你感觉夏天不怕热,冬天不怕冷,自以为有工夫,寒暑不分,那是不对的。所以要懂得《易经》的道理:“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得道的人就要有那么伟大。
转载故事案例:
上山找师傅前,偶然在网上看到南怀瑾先生贴肚脐的万病方,南怀瑾先生说,这是道医方,可以调理肠胃,特别是手脚冰凉的人效果最好,老人用了可以长寿。一看此方,我直觉是这方肯定好,为什么?因为人们老是生气怨人,生气怨人时身体就会产生寒毒,寒毒聚集在人的肠胃,肠胃就寒了。南怀瑾先生公布的处方,全是大热之药,桂圆肉、花椒以及艾绒,肚脐总理人体诸经百脉,可以通调周身之经气,其脐下无脂肪组织,皮肤筋膜直接相连,皮肤最薄,最易于药物皮肤吸收。一定是好方子!
师傅的寺院在山上,较潮湿,上了山,体寒的人就容易便秘,这是寒秘。我夫人天拉不出大便,于是我给她在肚脐上贴了一块万病方,晚上八点贴的,结果晚上十二点就起来大手,痛快淋漓。每天给她贴,她从此就正常排泄了。琐碎病例不一一列举,我讲个最典型的病例,让大家知道南怀瑾的万病方威力之大。
师傅寺院中的老法师,已经六十岁了,肠胃一直不好,我也给她贴肚脐,第一晚贴了,她说肚脐上暖暖的很舒服。第二晚,我给她贴的量有些多,早晨起来,就不得了了,拉了四次稀,浑身发冷,大热天竟然穿上了羊绒毛衣,还觉得冷,穿着毛衣在太阳下晒了很久的太阳,才缓过劲来,而且不喝水,却总上厕所。老法师问我是怎么回事?我知道这是好事,但还是与师傅确认一下更好。确认后,我告诉老法师,这是好事,贴肚脐的都是大热的药,您的肠胃太寒了,都冻成冰块了,因为热化冰了,所以你拉稀,不喝水就上厕所,怕冷是因为化冰,消耗了您的热量,是大好事!就象下雪天,我们不觉得冷,但是化雪天人们却感到非常冷。
老法师心宽了,继续坚持贴,从此胃口大开,而且还减肥了,没几天肚子小了一圈,胳膊上的肥肉也少了很多,人变苗条了。老法师问我是怎么回事?我说,这是因为以前您脾胃太寒了,身体里的废水等垃圾运不出去,现在肠胃变热了,有劲了,身体里的废水垃圾被排除体外,所以就减肥了,变苗条了。中医上说脾主运化。确实未虚言呀!万病方可以长期用,一开始治病时可以给药量大一点,以后可以小剂量长期用,为什么要长期用呢?因为我们每天都在生气每天都在怨人,产生的寒毒自然积聚在肠胃里,老人长期用自然可以长寿,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嘛,消化吸收的好,自然营养好,能活得长一些。我分析南怀瑾先生的万病方除调理肠胃外,可以**痛经、寒性便秘(就是喜欢喝热水,拉不出大便也不太难受)、手脚冰冷、肝火旺、感冒、寒性的肥胖等等。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此方晚上睡前贴,早晨一定要取出,千万别贪心。因为肚脐需要休息,才能吸收药,老贴着,肚脐该不工作了,还会发炎。更要注意的是,医生可以用此方赚钱,为病人服务,但一定不要积财太多,要知道要去布施,将财反射给众生,财多,不会用,财就成灾了~
如果你不会辨证,也没有关系,只要你见这个人爱生气,爱怨人,给他用肯定没有问题。但大家一定应该知道,这只是一个治标的药物,病根是我们爱生气爱怨人的习气,改习气才是我们治病的根本。愿大家广泛流传此文,帮助更多的人解除病痛折磨,帮助更多人认清生气怨人等坏习气,才是我们自己健康的敌人。
图片出自高树忠院长的《中医脐疗大全》
盛传的南怀瑾肚脐膏贴制作比例,桂圆肉、花椒、艾绒按2:1:1,这个比例是完全偏离原文中提到的“用桂圆肉一颗,花椒六、七颗,加上艾绒一同打烂”。有精微电子称的朋友可以试称下,一般一颗桂圆肉就重一克多了,大约1.7~1.9克,而七颗花椒重量才0.1~0.5。至使很多朋友按2:1:1比例做不出肚脐贴来。如果每次做都要数桂圆和花椒的,挺麻烦的。我在此公开一下我的制作经验,一般12颗桂圆重18~22克左右,如做一次12颗桂圆就要配8颗花椒,我常规的做法是打花椒打成粉后直接称2克。至于艾绒则要根据桂圆的湿度要用,一般最小也要用1克,最多时会用到2克。希望可以帮到有兴趣自己动手做的朋友,当然自己按古法操作会更加有效果,体现出此方之威力!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