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滑膜肉瘤一例

中医治疗滑膜肉瘤一例

滑膜肉瘤是源于关节、滑膜及腱鞘滑膜的软组织恶性肿瘤。以局部肿胀、肿块、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可影响局部肢体活动,并可发生远端转移,累及肺脏、淋巴等,危及生命。西医以动脉造影、病理活检对滑膜肉瘤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滑膜肉瘤为关节附近的无痛肿块,患者可出现关节周围肿胀或肿块,肿块可沿软组织伸展至整个前臂。在肿块皮肤表面可有静脉怒张。肿块质地为中等,也可偏硬或偏软。出现不同程度疼痛、隐痛或钝痛,后期呈剧烈疼痛,夜间疼痛显著。有些患者局部肢体活动受限。病变在四肢关节附近,以膝关节最常见,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前臂软组织、手指、足部等部位亦多见,也可发生于肌腱和筋膜上。

滑膜肉瘤多见于成年人,好发于四肢大关节,属于恶性肿瘤,如发生在关节周围,应考虑滑膜肉瘤的可能,应行CT和同位素扫描检查,明确范围和全身状况,确诊依靠活检病理报告。中医治疗滑膜肉瘤有明显的效果。下面讲一例临床遇到的中医药治疗滑膜肉瘤且疗效理想的病例。

01

年5月10日

裴某,男,51岁。年5月10日初诊。诉左腿滑膜肉瘤12个月,化疗后。置入粒子术后,二次手术8个月,胃感不适,舌暗苔白,脉沉细。处方如下:沙参15g,麦冬12g,瓜蒌皮15g,清半夏10g,干姜5g,黄芩10g,黄连10g,徐长卿30g,川楝子10g,枳壳10g等,20服,水煎服,2服药服3天。1服药煎汁~ml,每次服用~ml,每日早晚各服用1次。复生康每次口服4片,每天3次,餐中服。

《素问?评热病论》有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各种肉瘤的发生当首先责之先天稟赋不足,肾气亏虚,肾精空若,邪毒乘虚内侵,著而不去。后天因素如劳动过甚、房事不节导致的肾虚不固也是发病的重要因素;同时气血不和,痰浊内生也是肉瘤发生、发展的重要病机。《素问?调经论》曰:“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邪毒内侵后,占经阻络,气血不畅,瘀血内生,闭郁邪毒。另外情志不畅、精神刺激、忧思郁怒,亦可导致气血逆乱,促进该病的发生。

《丹溪心法》曰:“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脾气亏虚,水湿不运,痰浊内生,与邪毒、瘀血相互胶着,终成肿瘤。且脾为后天之本,脾虚不运,先天肾精无以为充,加剧肾虚发病的进程。滑膜肉瘤目前临床放化疗效果不佳,中医药治疗有一定的疗效,此例病人主诉有胃肠道不适,经过化疗后气血亏虚,拟方以调和脾胃,健脾益肾,软坚消瘤治疗,以半夏泻心汤配合黄芪建中汤加减为主方,以软坚消瘤经验方加入血肉有情之品全蝎、蜈蚣、土鳖虫等潜阴入阳,软坚散结。

02

年8月8日

年8月8日二诊:左腿滑膜肉瘤1年3个月,化疗后。置入粒子术后,二次手术11个月。胃镜: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舌红苔腻,脉沉细。处方如下:生薏仁15g,杏仁10g,白蔻仁15g,清半夏10g,焦山楂15g,焦槟榔15g,焦神曲30g,知母10g,黄柏10g,生地黄10g等,20服,水煎服,2服药服3天。1服药煎汁~ml,每次服用~ml,每日早晚各服用1次。复生康每次口服4片,每天3次,餐中服。经过3个月的治疗,患者主诉胃肠道仍然不适,呃逆,反酸,舌红苔腻,有湿热征象,拟方以清热祛湿,滋补肝肾,软坚散结治疗,方以三仁汤清三焦湿热,以知柏地黄丸滋阴补肾,清热,同时养胃解毒。

03

年2月16日

年2月16日三诊:左腿滑膜肉瘤1年8个月,化疗后。置入粒子术后,二次手术1年4个月。舌暗苔腻,脉沉细。处方如下:沙参15g,麦冬12g,竹叶10g,生石膏30g,知母10g,炒黄柏10g,枸杞子15g,菊花10g,菖蒲10g,桑螵蛸10g等,20服,水煎服,2服药服3天。1服药煎汁~ml,每次服用~ml,每日早晚各服用1次。芪珍胶囊每次口服5粒,每天3次,餐中服。

患者1年8个月再次就诊,病情稳定,无新发病灶,舌质暗且苔腻,治以清热祛湿,健脾补肾,活血祛瘀,以竹叶石膏汤配合知柏、杞菊地黄丸为主方,同时活血祛瘀,软坚消瘤,酌加理气之药。

04

年11月22日

年11月22日四诊:左腿滑膜肉瘤2年5个月,化疗后。置入粒子术后,二次手术2年1个月。一般情况可。CT显示部分胸水,舌暗苔腻,脉沉细。处方如下:瓜蒌皮15g,清半夏10g,椒目5g,猪苓30g,泽泻30g,葶苈子10g,大枣5个,浮萍15g,蝉蜕5g,百部10g等,60服,水煎服,2服药服3天。1服药煎汁~ml,每次服用~ml,每日早晚各服用1次。芪珍胶囊每次口服5粒,每天3次,餐中服。患者2年5个月再次就诊,主诉无不适症状,但是CT显示有胸水出现,舌黯苔腻,拟方以宣肺利水,健脾补肾,方以瓜蒌椒目汤加减利水之药,以黄芪建中汤健脾补肾,酌加血肉有情之品加强软坚散结之力。

05

年6月20日

年6月20日五诊:左腿滑膜肉瘤3年,化疗后。置入粒子术后,二次手术2年8个月。一般情况可。口干、口苦,舌暗苔腻,脉沉细。处方如下:沙参15g,麦冬12g,炒柴胡10g,黄芩12g,清半夏10g,太子参15g,炒白术10g,茯苓10g,知母10g,炒黄柏10g等,60服,水煎服,2服药服3天。1服药煎汁~ml,每次服用~ml,每日早晚各服用1次。芪珍胶囊每次口服5粒,每天3次,餐中服。

患者经过将近3年的中医药治疗,病情基本稳定,此次就诊口干、口苦主诉,余无不适症状,拟方以疏肝理气,健脾补肾,软坚散结治疗,方以小柴胡汤配合知柏地黄丸为主方,以山甲、鳖甲、龟板软坚散结,以地龙、三七、九香虫活血祛瘀,同时考虑到患者有上热下寒的症状,酌加清热温肾之品。

从这个患者近3年的治疗情况看,健脾补肾,软坚散结始终贯穿治疗的全部,在每次诊疗过程中,患者会出现各种不同的胃肠道及其他症状,根据八纲辨证随症加减即可。

排版

刘培

图片

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uxiangchonga.com/jcpz/55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