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大调研买了立体车库车位,后续维护到底

小区车位紧张、管理难度大

车主、物业、开发商、业主

都有自己的想法

佳日公寓小区位于黄浦区豫园街道,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区域,一个固定的停车位有多宝贵不言而喻,而在年前后该小区建成投用的这6套机械式停车设备,在当年绝对是具有远见的高配。然而时过境迁,运行十几年的设备,也渐渐地不堪重负,亮起了检验不合格的红灯,到了需要停止使用、彻底大修的时候。

然而,佳日公寓停车设备大修却给相关各方出了一道难题:

对物业公司来说,其接手该小区物业管理不久,此时设备已经处于检验不合格状态,因此不想接下前任物业公司留下的"烂摊子",不愿意承担使用单位责任,未在物业管理合同中明确机械式停车设备的管理责任,导致设备的安全管理责任不明确,无人出面组织大修工作。

对使用停车设备的业主来说,十几年前开发商将多数车位的使用权卖给了小区的一部分业主,使这些业主误认为已经等同于买得一个永久使用的车位,忽视了机械式停车设备的长期正常使用还需要支付高额费用来保障设备得到必要的维保和修理,仅仅少量的管理费无异于杯水车薪;现在开发商已经注销,设备的大修也不能动用小区全体业主共有的物业维修资金,只能由拥有车位使用权的业主们自行承担修理费用,因此业主们产生了巨大心理落差,一下子难以接受,不愿出资。

对监管部门来说,对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应责令使用单位立即停止使用,必要时还应采取查封的手段,但涉及停车设备的居民较多,一旦查封,可能造成车辆拥堵,容易引发群体性矛盾。

黄浦区市场监管局在大调研走访过程中了解到这一问题,立即协调各方解决问题,确保安全。

开展执法检查,遏制隐患升级

黄浦区市场监管局豫园所立即依法对佳日公寓进行现场检查,向物业公司发出《安全监察指令书》,宣传相关法律法规,说明继续使用检验不合格设备的安全隐患,要求物业承担起责任向业主说明情况,组织大修工作。

通报隐患情况,进行联合处置

立即由特种设备科将有关情况形成抄告书,把佳日公寓的安全隐患抄告豫园街道办事处和区房管局,建议由街道办事处牵头,协调各相关部门参与解决。

专业法律分析,转变业主观念

邀请区法制办介入,从法律专业角度向使用停车设备的业主剖析其中的权利义务关系,帮助车主转变观念,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设备管理和维护方面应尽的义务。

检验机构参与,提供技术支撑

请检验机构专家现场为停车设备进行会诊,由技术机构指导业委会、物业和设备维保单位如何开展改造工作;黄浦区市场监管局还专门就后续的检验工作进行协调,让修理完成的设备能够尽快检验合格。

在豫园街道办事处的牵头下,运用社区自治平台,经过多次协调、沟通、对话,调动起了属地的太阳都市居委会、业委会、小区物业以及停车设备相关业主参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各方意见得到逐步统一,业主们也慢慢意识到自己之前认识的片面性,逐渐开始缴纳停车设备的修理费用。居委会与业委会趁热打铁,采取逐一分组修缮的方法,一套设备的维修费用基本缴足了,就修理报验一套设备,进而鼓励其他业主加快主动缴费的步伐,最终完成了所有6套机械式停车设备的维修和检验工作。

"文明高效服务,情系居民百姓",这是佳日公寓小区业委会向黄浦区市场监管局特种设备科送来的锦旗。近日,小区的6套机械式停车设备共计64个车位,在黄浦区市场监管局、区房管局、豫园街道、居委会等多部门的共同治理以及小区业主的积极自治下,经过维护保养单位彻底修理后,终于拿到了检验合格证,开始正常投入使用,使长期困扰小区业主的立体车库顽疾得到了圆满解决。

佳日公寓机械式停车设备的问题,是中心城区居民区老旧特种设备管理矛盾和安全隐患的一个缩影,伴随着设备使用临近寿命饱和期、设备机件的老化、维修成本和频率的上升等情况,管理矛盾和安全隐患必将日趋显现。利用区、街道等平台,发挥多部门联合共治的优势,从而充分调动起居民的积极性,发挥居民自治力量,是处置此类问题的有效途径。未来,尽快在有类似情况的小区中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多部门联动与基层自治相结合,无疑是高效率地缓解矛盾、消除隐患的治本之策。

(文:高磊 图:区市场监管局 编辑:高磊)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uxiangchonga.com/jcjj/95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