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臭屁虫的春天荔枝蝽棉红蝽昆虫篇

有人说地球上几乎所有哺乳动物都放屁,还有些动物会被自己的屁吓到。生态学家,尼克·卡鲁索(NickCaruso),他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查尔斯,儿时曾在树林、河流和小溪里与各种爬行动物、两栖动物为伴,此前他从未想过会自己研究动物放屁。与达尼一样,尼克一直觉得放屁是个有趣的话题,他不会放过任何能够研究和撰写动物的“屁”事儿的机会。

除了人类会放屁,你有知道哪些动物会放屁吗?它们放的屁是会响会臭还是有声音?人类放屁是因为消化系统引起的,那么其他动物又是什么原因?是自我防御机制,还是其他原因?我们要讲的是一种会放屁的昆虫——名字就叫臭屁虫。听名字大家就会觉得它肯定是个很会放屁的家伙,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奇怪让人讨厌的名字呢?

臭屁虫是因体后有一个臭腺开口,遇到敌人时就放出臭气,俗称"放屁虫","臭大姐"等。所以并非是消化系统原因引起的屁事哦!它们也是昆虫世界里的大家族!下面只是大家中其中的两个小成员

荔枝蝽成虫,停歇在一棵枯老的荔枝树杆上,树皮像石头一样质感,枝叶早已零零散散所剩无几,每年也会结少数果实,由于村民搬迁后无人管理,树都变成了昆虫们快乐的天堂

荔枝蝽(学名:Tessaratomapapillosa)

荔蝽科Pentatomidae

别称:荔枝椿象

中国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

果树害虫,为害荔枝、龙眼等无患子科植物

成虫体长25毫米左右、体盾形、黄褐色

若虫生长周期共分为五龄。

荔枝树下路边发现两只在打架,这只被打输的,六脚朝天感觉是在装死,盾形的外表看起来其实很笨重,皮肤外表还像刷过石灰的墙壁,随着时间增长,有掉色的掉色,发霉的发霉样子

荔枝蝽第四龄若虫,中胸背板两侧翅芽明显长了出来,掉落在荔枝树下的植物上,来回爬行寻找着什么,这多色彩的外表,很难想像它长大了后,会从红色变成黄褐色这么专一的颜色

荔枝蝽第三龄若虫,不是都说女大十八变吗?都说小时候长得丑,长大会变漂亮,这些都是骗人的,小时候这么漂亮的我,长大肯定是公主?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清明节后第一次出太阳风很大,楼顶上晒满了衣服和被子,我上去晒衣服,不知谁家的老棉被,晒在那里被风吹的一晃一晃并没有往下掉的意思,虽然旧的棉被颜色有些偏黄,在风的吹动下,放眼望去就像沙漠里会动的小生命在闪亮,一下便吸引我多看一眼,不看还好近距一看,把我笑得不行,居然是一只荔枝蝽停在上面产卵,也太会挑地方,为了繁殖下一代也是很拼,棉被有线编织好的网格,六足抓力极好,想必台风来也欢吹下来,当时已经产了四枚。

赶紧跑下楼拿手机上楼拍摄,产卵速度还是很快,几分钟就有十几枚,一个阿姨说那个虫子放屁有毒,叫我不要去拍,她说要把它从被子上弄下来踩死,我说我拍几张照片不会碰到它,拍完后阿姨动手弄了下来,我叫她不要踩死,把它放回边上的草丛,是一条生命,也一个妈妈。

产卵中的荔枝蝽成虫,刚产出来的卵外壳颜色很绿,碧绿碧绿的,时间长一点就在变淡中

果然是一个妈生的,大小形状,颜色都是一模一样,只是最后产的那枚还没有变化。我在想同一只鸡生的蛋会不会是统一大小形态颜色也一样

半小时后,一小屁孩说要养它,趁阿姨不在,便把卵全部从被子上给抠下来,装进盒子,居然棉絮也一起粘着,外壳像自带超级万能胶似的

荔枝蝽产卵的过程视频,风吹得被子一直晃动,只能一只手拿手机拍着,一只手用力扯着被子不让它动,还是扯不住

棉红蝽的成虫,爬上杨叶肖槿的果实,这果看起来又大又美味,怪不得棉红蝽要为其守候一生

棉红蝽(学名:Dysdercuscingulatus)

红蝽科Pyrrhocoridae

别称:棉二点红蝽、离斑棉红蝽、二点星红蝽

分布于湖北、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川、海南、台湾等省。

全世界共有种红蝽,为害棉花等锦葵科植物。

若虫生长周期共分为五龄。

看完了荔枝蝽绿色的卵,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密集的棉红蝽卵壳,每一个金光闪闪,不有个半开门形状的透明盖子,是不是觉得很好玩,就像外星来的高科技

落叶已经快腐烂,卵壳还是一样闪闪发亮,就像一只只排列整齐有小拖鞋,全是一个方向开着口,像是等待着主人的归来

白千层的树皮上的卵,有一些随着树皮脱落已被清洁工清走,剩下的部分,有些已经零散出壳,有些还呆在卵壳的温室继续等待

杨叶肖槿的叶片上,千军万马齐出动,棉红蝽的若虫出壳后都往外面奔跑,开始寻找食物,它们没有像蝴蝶一样,从壳里出来的第一顿美餐是把卵壳

杨叶肖槿的叶片就像一张育儿床,稳稳地托着一群群新生儿的新生命诞生

棉红蝽的若虫,小时候的形态颜色和成年后没有太大变化,不像荔枝蝽,真是长大后连妈都不认得,完全不是个气质

腹部白色条纹相间,比荔枝蝽那个盾牌刷了石灰的样子,还是要时尚多啦

成虫与若虫总动员,一个腐烂的杨叶肖槿果实里,成群结队聚集里面。我想知道它们会不会以大欺小,还是像蚂蚁王国一样,分工合作和谐共生.每种昆虫都有不同的生活习性,像人类一样生活在南北方地区性不同,长的样子与生活习惯也会差异化。不管是人还是昆虫,都是属于地球村的村民,还是相互尊重,和谐共生吧!

以上图片为匀小蜻蜓拍摄,内容版权归小蜻蜓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人联系,请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找小蜻蜓请加:Leiyou

或扫以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uxiangchonga.com/jcjj/66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