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介绍之九香虫

1来源

本品为蝽科昆虫九香虫的虫体。春、秋季捕捉。

2别名

臭屁虫、屁板虫、瓜黑蝽、黑兜虫、瓜黑蝽。

3药材性状

本品呈六角状扁椭圆形,长1.6~2厘米,宽约1厘米。表面棕褐色或棕黑色,略有光泽。头部小,与胸部略呈三角形,复眼突出,卵圆状,单眼l对,触角1对各5节,多已脱落。背部有翅2对,外面的l对基部较硬,内部1对为膜质,透明;胸部有足3对,多已脱落。腹部棕红色至棕黑色,每节近边缘处有突起的小点。质脆,折断后腹内有浅棕色的内含物。气特异,味微成。

4性味与归经

性温,味辛、咸。归肝经、脾经、肾经。

5

炮制方法

置适宜容器内,用酒少许将其闷死,取出阴干;或置沸水中烫死,取出,干燥。

6功能与主治

行气止痛、温肾壮阳。用于胃寒胀痛,肝胃气痛,肾虚阳痿,腰膝酸痛。

7药用价值

主治胃寒胀痛,肝胃气痛,肾虚阳痿,腰膝酸痛等症。

主含脂肪酸类成分,如油酸、棕榈酸等;尚含锰、镁等微量元素。具有抗菌等作用。

1.九香虫对多种致病杆菌、球菌有较强抑制作用。2.九香虫对食道癌、胃癌有一定抑制作用。3.九香虫水煎醇浸浓缩液(1∶.5)有一定抗凝血作用。4.九香虫、广木香为主的止痛灵有明显镇痛作用。九香虫与人参等配伍组成的保健口服液可显著提高人的性功能。

8用法及用量

用量3~9克,煎汤;或入散剂,0.6~1.2克。一般炮制后用。

9使用注意

阴虚内热者禁服。

孕妇忌用。儿童慎用。

不宜超量使用。

10相关论述

1、《本草新编》:九香虫,虫中之至佳者、入丸散中,以扶衰弱最宜。但不宜入于汤剂)以其性滑,恐动大便耳。九香虫亦兴阳之物,然非人参。白术、巴戟天。肉苁蓉、破故纸之类,亦未见其大效也。

2、《纲目》:治膈脘滞气,脾肾亏损,壮元阳。

3、《现代实用中药》:适用于神经性胃痛,腰膝酸痛,胸脘郁闷,因精神不快而发胸窝滞痛等症,配合其他强壮药同服有效。

4、《本草新编》:兴阳益精。

⊙文中内容仅供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士请勿试药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编辑:沛宝

两性疑问,产品咨询欢迎拨打--

投稿或你有故事,欢迎给沛宝留言联系哦

戳这里,阅读原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uxiangchonga.com/jcjj/49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