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
研究报告
滞育期九香虫卵巢组织蛋白的LC-MS/MS鉴定郭建军,田莹,檀军,金道超
外源碳酸钙对黔中喀斯特地区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陈领,王小利,张青伟,段建军,李瑞东,罗安焕,陈佳
两种产香微生物分离鉴定及其发酵液增香烟草研究杜飞,喻阑清,周家喜,许绍欢,黄小贞,邹晓
贵州省山丘区谷地及河流阶地稻田耕层土壤重金属含量田块分异研究
郭超,王萍,姚茂明,牟力,付天岭,何腾兵
配施有机肥对烤烟镁肥效应的影响
吴贵丽,陈雪,喻奇伟,夏忠文,班国军,黄莺
黔产五种卷柏黄酮含量测定及其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晏英,王丹,陈洁,唐攀,陈文章,廖伟科,杨小生
三个清香型产地不同仓贮时间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差异分析
李显波,杨洋彭,剑涛,吴有祥,欧明毅,刘素参
不同施肥处理对甘蓝的农艺性状及产量影响
杨敬之,尹显慧,龙友华,舒然,顾桂飞,龙海江
山区开发
贵州3个竹种竹笋营养成分的分析杨道平,梁大洪,朱潇,刘艳江,苟光前
喀斯特坡地玉米生长期冠层结构变化特征研究
方乾,余万洋,侯瑞
研究简报
篦子三尖杉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和抑菌活性分析韩洁,桂艳玲,付强,邹颉,赵杰宏
贵州省遵义市草地贪夜蛾越冬调查曾广,郭晓关,谈孝凤,郅军锐,叶佳琴,周叶鸣,陈建新,胡朝兴,袁远锋,姜培跃
人面子扦插繁育技术研究
吴建宇
红嘴相思鸟雏鸟肝脏形态结构的组织学观察
刘兴丽,彭西,吴邦元,杨菲,袁施彬
蔗糖浓度对大丽花瓶插寿命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熊兴伟,杨浩,张文娥
氟吡菌酰胺防治烟草根结线虫病及对烟株生长的影响
杨再福,喻会平,赵志博,刘育栋,朱勇,涂勇
摘要
滞育期九香虫卵巢组织蛋白的LC-MS/MS鉴定郭建军,田莹,檀军,金道超
摘要:九香虫的越冬滞育是影响其大规模人工繁殖的桎楛,保幼激素可调控九香虫的滞育,并可促进卵巢发育。为探索滞育期九香虫卵巢组织蛋白的组成,本研究提取滞育期与滞育解除期的九香虫卵巢组织蛋白,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初步分析,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对胰酶消化产生的肽段混合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质谱共检测到条肽段,唯一肽段为条,分布于种蛋白中,分子量集中在10~60kDa,其中,保幼激素结合蛋白、过氧化氢酶、ATP酶、精氨酸激酶、热休克蛋白及相关同源蛋白的表达可能与九香虫滞育期的越冬抗逆性、调控生长发育、能量代谢及维持滞育有关。
关键词:九香虫;滞育;卵巢;LC-MS/MS;蛋白鉴定
通讯作者:金道超,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蜱螨学与资源昆虫学研究
起止页码:1-5
外源碳酸钙对黔中喀斯特地区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陈领,王小利,张青伟,段建军,李瑞东,罗安焕,陈佳
摘要:本研究以黔中喀斯特区典型黄壤和石灰土为研究对象,通过d室内土壤有机碳矿化培养试验,结合13C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外源碳酸钙对土壤CO2总释放量的贡献及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激发效应,为提高喀斯特地区土壤有机碳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Ca13CO3在培养前期(1~10d)可释放13CO2,后期(10~d)趋于稳定,Ca13CO3对黄壤和石灰土总CO2累积释放量具有一定的贡献,其贡献率达到25.47%和20.76%;外源Ca13CO3对黄壤和石灰土有机碳矿化均产生了负激发效应,培养d后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分别减少了76.05%和45.14%,激发效应主要受土壤类型的影响,黄壤有机碳矿化的负激发程度高于石灰土。
关键词:喀斯特;碳酸钙;有机碳矿化;碳同位素;CO2
通讯作者:王小利,女,汉族,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土壤有机碳研究
起止页码:6-13
两种产香微生物分离鉴定及其发酵液增香烟草研究
杜飞,喻阑清,周家喜,许绍欢,黄小贞,邹晓
摘要:为增加烟草制品的香味,从茅台酒酒糟和茯砖茶中分别分离出一株产香酵母菌Z2和产香曲霉菌EC1,并采用形态及分子生物学特征进行鉴定,混以绿茶末等原料发酵,提取并添加发酵液至烟叶薄片后制成卷烟,送专家评吸,并用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技术(SPME-GC/MS)对发酵液样品进行挥发性成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1)两菌株分别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和冠突散囊菌(Eurotiumcristatum);(2)原料经发酵后能产生兼具茶香、酒香、蜜甜香及特殊香味的产物,提取并施用于烟草后可提高其感官品质;(3)SPME-GC/MS共检出56种挥发性成分,醇类16种,占41.64%,碳氢化合物类8种,占38.01%;酮类9种,占15.99%;脂类11种,占1.55%;醛类6种,占0.74%;杂环类5种,占1.43%;酚类1种,占0.07%。利用茶叶等原料以酿酒酵母结合冠突散囊菌发酵后可获得增加烟草制品香味的发酵液。
关键词:酿酒酵母;冠突曲霉;分离鉴定;微生物发酵;烟用香料
通讯作者:邹晓,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真菌资源研究
起止页码:14-21
贵州省山丘区谷地及河流阶地稻田耕层土壤重金属含量田块分异研究
郭超,王萍,姚茂明,牟力,付天岭,何腾兵
摘要:为掌握山丘区谷地与河流阶地稻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差异性,在贵州省镇远县金堡乡爱河村山丘区谷地和青溪镇鸡鸣村河流阶地分别采集了21个和27个田块的稻田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的重金属镉(Cd)、铬(Cr)、铅(Pb)、锌(Zn)、铜(Cu)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地形的土壤重金属含量具有很大的差异,谷地和河流阶地土壤中Cd、Cr、Pb、Zn、Cu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0.91、26.92、30.45、.69、16.8mg/kg和1.5、61.51、32.79、.78、29.61mg/kg,河流阶地的Cd、Cr、Cu含量大于山丘区谷地,山丘区谷地田块土壤中Zn的含量大于河流阶地。在山丘区谷地统计的试验田块Cd、Pb、Zn、Cu大于平均值的田块占比大,Cd和Zn统计的田块中接近均值的田块相对集中,Pb、Cr、Cu相反,空间分布上差异较大的重金属有Cd、Pb、Zn,其变异系数分别为76.5%、50.2%、23.1%,Cr含量小于均值的田块多于大于均值的田块,Cd和Zn含量最大值(1.76mg/kg、.29mg/kg)与均值皆大于环境质量标准值及筛选值,在河流阶地统计的试验田块Cd、Cr更多。
关键词:山丘区谷地;河流阶地;稻田土壤;重金属;田块差异
通讯作者:何腾兵,男,土家族,本科,教授,主要从事土壤学和环境科学方面的研究
起止页码:22-27
配施有机肥对烤烟镁肥效应的影响
吴贵丽,陈雪,喻奇伟,夏忠文,班国军,黄莺
摘要:为探究配施有机肥对烤烟镁肥施用效应的影响,在田间试验条件下进行有机肥、镁肥两因素三水平完全随机试验,有机肥的三个施用水平分别为0、71、kg/m2,镁肥的三个施用水平分别为6.58、13.16、19.72kg/m2。对不同处理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烟叶内在化学成分进行剖析,结果表明:相同施镁条件下,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呈下降趋势,不同有机肥配施条件下,施镁能起到促进烟株生长发育,改善烤烟农艺性状、提高烟叶经济效益的效果,且有机肥施用量为kg/m2的水平下烟叶经济性状与施镁量呈正相关,该水平下镁肥肥效最高;镁肥能起到加强有机肥配施对烟叶品质的提升作用,有机肥施用量为kg/m2并配施19.72kg/m2硫酸镁最有利于促进烤烟生长发育,改善烟株农艺性状,提高烟叶产、质量,协调烟叶内在化学成分。
关键词:有机肥;镁;农艺性状;产质量
通讯作者:黄莺,女,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土壤肥力及农田环境研究
起止页码:28-35
黔产五种卷柏黄酮含量测定及其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
晏英,王丹,陈洁,唐攀,陈文章,廖伟科,杨小生
摘要:建立中药卷柏特征成分总黄酮及穗花杉双黄酮的快速含量分析方法,比较不同卷柏药材中的含量及活性差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卷柏总黄酮和穗花杉双黄酮含量;通过建立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对卷柏活性部位进行活性测试。不同卷柏中总黄酮含量在1.48%~2.67%之间,穗花杉双黄酮含量在0.49%~0.93%之间,活性部位的总黄酮含量在9.14%~16.46%之间,穗花杉双黄酮含量在2.26%~4.74%之间。卷柏活性部位的α-葡萄糖苷酶活性为:垫状卷柏IC.56μg/mL;疏叶卷柏IC.47μg/mL;兖州卷柏IC.41μg/mL;剑叶卷柏IC.23μg/mL;块茎卷柏IC.12μg/mL,均明显强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IC.82μg/mL)。总黄酮和穗花杉双黄酮含量在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其中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和黄酮含量呈量效关系,且具有显著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关键词:卷柏;总黄酮;穗花杉双黄酮;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
作者简介:晏英,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天然药物化学活性成分研究
起止页码:36-42
三个清香型产地不同仓贮时间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差异分析
李显波,杨洋,彭剑涛,吴有祥,欧明毅,刘素参
摘要:为探讨贮存时间和产地对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选取年、年和年入库的云南楚雄、贵州黔西南及福建三明复烤片烟,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测定其主要中性致香物质含量,采用方差分析、热力图、主成分分析及判别因子分析等手段分析香气物质特征,研究不同贮存时间和产地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的含量差异和特征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类胡罗卜素降解产物、挥发性醇类、挥发性酮类、新植二烯、西柏烷衍生物、其它类和中性致香物质总含量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均呈现先升高而后显著降低的变化趋势,不同产地间各中性致香物质含量也存在着较大差异,以直链脂肪酸酯、烃类和挥发性醇类的含量差异最为明显。通过对中性致香物质的特征分析发现,可将中性致香物质作为判定不同产地和醇化程度的相关指标,判定方法则以判别因子分析最为适宜。
关键词:烟叶,贮存时间,产地,中性致香物质,判别因子分析
通讯作者:彭剑涛,男,汉族,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植物生理研究
起止页码:43-49
不同施肥处理对甘蓝的农艺性状及产量影响
杨敬之,尹显慧,龙友华,舒然,顾桂飞,龙海江
摘要:以‘小铁球’甘蓝为试材,选用缓释型氮肥、微生物菌肥和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采用全程化肥减量施肥与常规施肥对比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甘蓝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影响,以期为建立经济效益明显的甘蓝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模式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一次性施缓释肥处理的甘蓝叶片开展度和株高分别为54.44cm和36.5cm,相较常规施肥处理分别高出12cm和4.5cm,说明一次性施缓释肥应用效果优于常规施肥。在总化肥减施率达50.88%的条件下,全程化肥减量施肥处理的N、P、K肥利用率分别为37.19%、33.25%和35.41%,相比常规施肥的肥料利用率提高18.44%~22.73%。全程化肥减量施肥处理甘蓝每m2的产量为kg,相较常规施肥每m2增产12.17%,增收元。综上,全程化肥减量施肥处理在产量和收益上都优于常规施肥,在甘蓝生长期减少50%化肥用量,并且采用腐殖酸水溶肥、氨基酸水溶肥、海藻酸甲壳螯合钾和缓释型氮肥替代化肥施用,为甘蓝化肥减施增效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关键词:甘蓝;化肥减施;缓释肥;农艺性状;产量
通讯作者:尹显慧,女,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有害生物绿色治理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
起止页码:50-55
贵州3个竹种竹笋营养成分的分析杨道平,梁大洪,朱潇,刘艳江,苟光前
摘要:为了解贵州省竹笋的品质,对车筒竹、硬头黄竹、撑绿竹3种竹子的竹笋进行了营养成分的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3种竹笋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膳食纤维,脂肪含量较低,是理想的减脂食品;;3种竹笋的钾元素、铁元素、锌元素含量都很丰富,除硬头黄竹笋中含有未超过食品安全标准的镉元素外,均未检测到其他重金属元素;3种竹笋的必需氨基酸含量与总氨基酸含量比值均超过40%,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呈味氨基酸含量在硬头黄竹与撑绿竹的差别不大,风味和口感基本一致,优于呈味氨基酸含量较少的车筒竹。
关键词:车筒竹;硬头黄竹;撑绿竹;竹笋;营养成分
通讯作者:苟光前,男,汉族,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竹类资源及培育研究
起止页码:56-60
喀斯特坡地玉米生长期冠层结构变化特征研究
方乾,余万洋,侯瑞
摘要:玉米冠层结构是玉米形态特征的主要指标,是坡地水土流失预测(预报)的重要参数。在喀斯特地区,玉米种植面积较大,探索玉米冠层结构变化,对喀斯特坡地水土流失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田间种植试验方法对玉米全生长期冠层结构变化特征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玉米冠层叶面积随玉米的生长呈增加趋势,但在不同生长期增加幅度存在差异。在大喇叭口期和小喇叭口期增长最快,在拔节期和成熟期增长缓慢;(2)玉米冠层叶面积指数的变化表现为缓慢增长期、迅速增长期和缓慢下降期三个阶段,二者关系可用指数函数模拟(R2=0.98);(3)玉米冠层特征随玉米生长期呈线性函数变化,其中叶片长度和宽度拟合较好(R2≥0.90),而株高和冠幅的拟合程度相对较差(R20.80)。以上结果表明玉米冠层在各生长阶段存在差异,在喀斯特坡地水土流失估算时应根据生长期采取不同的植被与管理因子。
关键词:玉米;叶面积指数;冠层结构;喀斯特;坡地
通讯作者:侯瑞,女,汉族,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植物保护与生态方面研究
起止页码:61-65
篦子三尖杉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和抑菌活性分析韩洁,桂艳玲,付强,邹颉,赵杰宏
摘要: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篦子三尖杉(CephalotaxusoliveriMast)是临床白血病药物三尖杉酯碱和高三尖杉酯碱的重要来源。因此,篦子三尖杉的内生真菌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通过从篦子三尖杉中分离纯化,筛选出16株外观差异较大的菌株,其中4株无产孢结构。经显微结构和ITS分子鉴定,发现其中11株属于链格孢属。抑菌试验表明,10号菌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较大,11号对白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较大;11号和12号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较大;7号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较大;有5株真菌的抑菌谱较广。筛选的内生真菌具有药用活性,为进一步筛选有药用价值的内生真菌及其代谢产物奠定基础。
关键词:篦子三尖杉;内生真菌;ITS;抑菌活性
通讯作者:赵杰宏,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中药生物技术研究
起止页码:66-69
贵州省遵义市草地贪夜蛾越冬调查曾广,郭晓关,谈孝凤,郅军锐,叶佳琴,周叶鸣,陈建新,胡朝兴,袁远锋,姜培跃
摘要:草地贪夜蛾是世界迁飞性害虫,年入侵我国后扩散至多个省份和地区。年冬季是草地贪夜蛾在中国的第一个越冬期,该害虫在我国越冬区域还清楚。为了解该害虫是否能在贵州省遵义市越冬,年12月至年3月采用性诱捕器诱集和田间调查的方法对该地区草地贪夜蛾的越冬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遵义市未诱集到草地贪夜蛾成虫,在仁怀市矛坝镇官院村已收获高粱的土壤中发现疑似蛹壳1个,其余地点均未发现草地贪夜蛾的卵、幼虫和蛹。根据调查结果推测草地贪夜蛾不能以卵、幼虫和成虫在贵州省遵义市越冬,蛹能否越冬需要进一步验证。
关键词:草地贪夜蛾;遵义市;越冬调查
通讯作者:郅军锐,女,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昆虫生态与害虫治理研究
起止页码:70-73
人面子扦插繁育技术研究
吴建宇
摘要:为推广应用绿化树种人面子,研究人面子扦插繁育技术。以绿化树种人面子树2a优良母株枝条为研究对象,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扦插时间、不同插穗条部位和不同生根剂浓度处理对人面子扦插生长情况的影响。春季扦插的穗条在生根率、平均根数、平均根长均优于其他季节;10cm长的扦插穗条生根率最高,达到了(82.00±0.57)%,平均生根条数最多,达到了(8.00±0.57)条,平均根长最长,达到了(8.59±0.24)cm;用mg/LABT速蘸的穗条生根率最高,达到了(84.68±0.88)%,平均生根条数最多,达到了(8.02±0.59)条,平均根长最长,达到了(8.51±0.14)cm。人面子较适宜的扦插季节为春季,较适宜的扦插穗条长度为10cm,较适宜的枝条部位是中部,较适宜的生根剂浓度为mg/L。
关键词:绿化树种;人面子;扦插;繁育
通讯作者:吴建宇,男,本科,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林业生物技术研究
起止页码:74-78
红嘴相思鸟雏鸟肝脏形态结构的组织学观察
刘兴丽,彭西,吴邦元,杨菲,袁施彬
摘要:本研究选用人工驯养繁殖的1、3、6和9日龄红嘴相思鸟健雏的肝脏为材料,通过HE染色法、甲基绿派洛宁法和普鲁士蓝法进行染色,光镜观察肝脏的组织形态结构及肝组织细胞核酸分布和铁含量变化,电镜观察肝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显示,所有日龄的肝组织内结缔组织均不丰富,肝小叶界限均不明显;随雏鸟日龄的增加,肝细胞索逐渐清晰,造血细胞数量减少,肝细胞的RNA含量降低,肝细胞核仁逐渐变小;1、3和6日龄的红嘴相思鸟肝细胞内无铁颗粒沉积,但9日龄雏鸟肝细胞的胞浆内见有大量呈广泛性分布铁颗粒;随日龄的增加;肝细胞内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日益丰富。结果表明,红嘴相思鸟雏鸟肝脏发育与其他幼龄动物肝脏发育存在一定差异,总体表现为随日龄增长,肝脏结构逐步发育成熟,功能也逐渐增强,在育雏后期表现出明显的铁富集。
关键词:红嘴相思鸟;肝脏;组织学;超微结构
通讯作者:袁施彬,女,博士,教授,主要从事野生动物营养生态学研究
起止页码:79-84
蔗糖浓度对大丽花瓶插寿命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熊兴伟,杨浩,张文娥
摘要:为了解决大丽花切花保鲜中因缺乏能源物质而衰老凋谢的问题,以大丽花切花品种"小粉色"为试验材料,以50mg/L硝酸银+mg/L8-HQC为基本瓶插液组分,研究了不同蔗糖浓度对大丽花瓶插寿命及部分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0g/L的蔗糖对大丽花的切花保鲜效果最佳。瓶插寿命为16d,比对照延长了9.7d,提升了观赏品质同时减缓了切花鲜重变化率和水分平衡值的下降幅度,减少MDA积累;提高了可溶性糖、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SOD、CAT、POD活性也得到改善;增强了细胞膜的稳定性。
关键词:大丽花;蔗糖浓度;切花保鲜;瓶插寿命
通讯作者:张文娥,女,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园艺植物生理生态与资源评价研究
起止页码:85-89
氟吡菌酰胺防治烟草根结线虫病及对烟株生长的影响
杨再福,喻会平,赵志博,刘育栋,朱勇,涂勇
摘要:为探究新型杀线剂氟吡菌酰胺对烟草根结线虫病的防效及对烟株生长的影响,年研究组在黔西县林泉镇清塘村进行了田间试验,通过病情指数、防治效果以及农艺性状等指标综合评价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不同用量对烟草根结线虫病的防效及烟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0.05~0.07mL/株,兑水mL后灌根,对烟草根结线虫病的防效为65.94%~68.27%,显著高于常规药剂(10%噻唑膦颗粒剂);该悬浮剂还能明显增强烟草成熟期株高、茎围、最大叶片长、宽、有效叶片数等农艺性状。
关键词:氟吡菌酰胺;烟草根结线虫;防效;生长
通讯作者:喻会平,男,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烟草栽培研究
起止页码:90-92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