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多依河畔等你

水秀三江百越布依

多情多依天然氧吧

我在多依河畔等你—诗意鲁布革写真

文章分六个章节

1两亿年前已许愿

2腊者仙境为你妍

3五色花饭情意真

4吊脚楼上妹歌甜

5万峰湖美野鱼肥

6九香虫酒醉不还

两亿年前已许愿海沟蜕变为峡谷与沧海轮回为桑田,我不知道哪个更久?哪个更远?由海拔两千五百余米突降到八百余米,我不知道地球上有几个这样的地方?但我知道,罗平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毋庸怀疑,罗平县城东南大洼子村的古生物化石群落,早已以生动形象的天书形式记录了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回到两亿五千万年前,这里是茫茫沧沧的海洋,是古生物的避难所,地球上古老的生命在历经两次大灭劫后依然得以保留、复苏或轮回。这里,曾经上演着地球生命的乐章,有弱肉强食的争夺,也有互为依赖的和谐。这里,也是曾经的悲情场,当海水在引力场的作用下急剧退却时,亿万根本来不及逃避的生命,注定只能成为轻尘飘烟或美丽的化石。沿罗乃公路一路直下,直线距离不过一二十公里,但却有一千七百米左右的高差,感觉仿佛就在时空隧道中急速下滑。我坚信,水往低处流,那些曾经的海洋之水,它一定是沿着这条路线消退的。沿线的峰峦叠嶂,虽然已被茂密的灌木覆盖,但灌木丛下是什么——是岩石,岩石下是什么——古生物学家通过勘测已经告诉了我们——是古生物化石的埋葬之地。只是心急的人忍不住会问——两亿多年前哪些急切退去的蔚蓝海洋之水,如今去了哪里?难道就没留下一丝痕迹?一进入芭蕉箐——这个两亿年前的海沟、如今的峡谷,你就会不由自主地感受到这里好像骤然发生了改变:这里的空气是湿润的、甜甜的,树木是密密匝匝的,连绵不断。顶上是蓝蓝的天,两边是秀秀的山,满箐是翠翠的绿,这就是最和谐的自然。就在你继续前行的时候,就在你傻傻沉醉的时候,就在你猝不及防的时候,你突然会感觉到你的右边——有一条蜿蜒的翠玉锦带正在缓缓地飘动,温柔地伴你同行。是的,她就是多依河!她就是两亿年前那些急切退去的蔚蓝海水的最后遗泪,不!她应是那些蔚蓝海水的美丽结晶和华丽浓缩!漫游多依河,无处不风景;漫游多依河,无处不多情;漫游多依河,随处皆可留。且不必说缓缓流动的碧波,依依摇曳的水草,也不必说如水彩笔勾勒出的那虚虚实实的河岸,如中国画晕染出的参天古榕;更不必说那如歌如吟的瀑布,那或明或暗的幽潭,还有那轻快欢转的水车和悠悠飘荡的竹筏,哪怕随手捞起河中一块最普通卵石,那上面,也一定会有一幅美丽的图案。我坚信,海洋是多依河的前世,多依河是海洋的今生。时间这个杰出的艺术造化大师,在鲁布革这个地方,以自然为依托,以水为主角,以一个包含前世与今生之间的蒙太奇转换,打造了一处地球上最为美丽与神奇的风景。驻足多依河畔,不要怀疑这是狂妄的幻想或可笑的牵强。读懂两亿年的汪洋罗平,你才能读懂今天的多依河。读懂亿万年前的蔚蓝,你才能读懂今天的翠绿;读懂厚积与沉淀,你才能读懂薄发与辉煌;读懂山川地貌自然中埋藏的造化之缘,你才会明白,多依河,其实,早在两亿年前就已经许下了愿——今生,她在等你,只要你来,她就以水的方式在鲁布革等你,不会刺痛你的目光,不会阻挡你的行程;今生,她在等你,只要你来,她就会以温柔清澈的方式在鲁布革等你!洗净你足上的厚厚尘垢,涤尽你身上的浮躁之气。让你的心灵、让你的梦境获得永久的宁静。腊者仙境为你妍腊者是个小村庄,是个纯粹的布依族居住的小村庄。腊者离城市很远,恰如冰火两重天。这里没有城市喧嚣,没有城市争斗;没有城市拥挤不堪川流不息的人群,没有城市遮天蔽日、让人难于呼吸的尘烟;没有冰冷的钢筋混泥土建筑和冷漠的现代化丛林。这里只有清新的阳光、空气和水,还有宁静、安详与从容。腊者离城市其实也不远,只要你愿意,从城市而来,到达罗平县城后小憩,然后从县城驱车到这里,只在一小时之间。如果你选择在仲春的清晨而来,这时的腊者一定还在睡梦中没有完全醒来,你会看到薄雾依然静静地在流动,轻轻地笼罩着整个村庄,若隐若现的吊脚楼隐藏在芭蕉林或凤尾竹林间,恍惚间,你可能会迷惑——到底是薄雾在流动,还是村庄在流动。村庄中,其实有些动物已经醒来了,鸡鸣声和牛哞声会时断时续地从农家小院传来,勤劳的布依族男女其实也已经起来了,只是在模糊中你感觉不到,他们正在晨晖中作劳动前的准备。或许,你不敢打搅小村的美好梦境,那就呆在公路上远远眺望吧,或者闭上眼睛小寐一下,回想一下你曾在书中读过的那些关于海市蜃楼的描写,还有那些关于世外桃源的章节。如果你选择在盛夏的中午而来。沿途的酷暑一定会让你难耐,但走进腊者,一定会让你感觉到无边的清凉。这里有亿万年来形成的天然植被为你降温,这里有漫山遍野的凤尾竹林连绵摇曳如扇扇风,会吹去你身上的汗液与疲惫,更神奇的是榕树,千年生长的、百年生长的或十数年来生长的,它们善解人意地生长在村中的各个地方,亭亭如巨伞,浓荫如大盖,挡住炎炎烈日的淫威,撑起一块严严实实的阴凉。置身树下,你完全可以放弃城市的矜持,就坐在树下的岩石上,或卷起裤腿,或褪下领带、脱去西装与衬衣、光着膀子,让身体尽情享受树荫和山风带来的凉爽抚摸。如果你感兴趣,不妨就在树荫下走走,你会发现有三棵巨大无比的榕树上拴着无数的红带,树下供着神龛,神龛里香灰沉积或香烟袅袅。一瞬间,你会感受到布依族无所不在的万神物崇拜的虔诚,是的,不错,这里的三棵榕树,正是鲁布革布依族人心中的树神,每年隆重、盛大的祭树神活动都会在这里如期举行。

如果你选择在秋日的黄昏而来,满村的稻香和果香肯定会吸引着你的脚步向腊者深入。我相信,你可能深入不了。因为你首先需要通过一道索桥,在这里,你会遭遇到一条河把你深深迷醉,它会牢牢地拴住你的脚步,让你忘记所有却寸步难行。这条河其实就是多依河,准确说是多依河的上游,更准确说是多依河的生命源头。站在这里,你会无言,恰如陶渊明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发出的感慨:“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苍白地用丽江的水来做一个比较:丽江的水本来圣洁,因为它源自高高的玉龙雪山,但肚容有限的黑龙潭无力承担它的孤傲冷冽,在短暂的安慰后就把它推向下游的纷繁尘世。在这里,它不得不含泪流淌,不得不承载着灯红酒绿,不得不承载着莺歌燕舞,不得不承载着无数垢足、脏手和垃圾污物的蹂躏。而腊者的水,它来自苍翠敦厚的大山腹部,它带着大山微微的体温自由自在地流淌,一路纯洁如处子般干净、纯洁,在岩石间轻盈漩涡、在沙砾上欢快歌唱,两岸河堤到处是无名的野树和茂密的草,它们都拼命地向河中倾斜,如爱美的女孩们抢着用清澈的河水当镜子照,河岸两旁是浓烈的稻花飘香。这里没有任何灯红酒绿,没有任何污物尘垢,没有任何无奈,也没有任何牵强,一任自然,无雕无琢,天然不饰。

仙境总是等待有缘人的光临。如果你来,腊者仙境为你妍。

五色花饭情意真饭是什么?什么是饭?你不要觉得这是个愚蠢可笑的问题。当你面对着布依族甑子中的五色花饭时,惊奇一定会写在你的脸上。当一碗盛着黄、紫、白、红、黑的五色花饭热气腾腾地摆放在你的面前时,你一定会犹豫着该不该下筷。或许,你游历过新疆,饱尝过维吾尔族或哈萨克族的馕,在称赞馕地道厚实之味的同时,也会感叹游牧民族的智慧——为了更好地贮藏和携带食粮居然想出这么绝妙的办法;可能,你登临过青藏高原,在热情好客的藏民家中豪饮过浓香满口的酥油茶,你会惊叹极地高寒民族的创造——把奶油和茶叶两种性质绝然不同的东西融汇成绝佳搭档,既保证营养的需要,又满足饮茶的愉悦。在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种饮食文化,要想完整、准确、毫无遗漏地记录各民族饮食文化的想法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以孰优孰劣标准来评价各民族的饮食之想是狭隘、幼稚可笑且情理不通的。但是,如果我们愿意以客观、虔诚、认真地的态度从食物端口而入,并由此上溯、拓展,去探寻、了解一个民族的饮食文化,我们将会有惊奇的发现。你会感受到那怕是一种简单的食物,它也会折射出这个民族的饮食文化和这个民族文化特点与魅力所在。五色花饭是布依族最具特色的饮食符号。布依族是南方典型的“稻作民族”,花饭选用的本材就是本地盛产的优质糯米。在这里,千百年来,籍长流不息的多依河水和灌溉工具水车,河两岸、村寨中、山谷间遍布稻田,正如一位诗人在游历了多依河后发出这样的感慨:“春插漫野绿,秋收满谷香”。民以食为天,在赖以生存的生命基本食物上染上五彩,这是一个农耕民族对粮食的尊敬与发自内心的珍惜。在粮食上染色,绝不是为了悦眼,如果我们了解染料的内容,就能明白它的内涵。五色非为人造,全部源于自然——白色,乃稻米本来颜色,无需染制,一任天然;黑色,取汁于压章螂树,《本草纲目》中有记载,此物可活血、生机、止痛、解毒,用于跌打损伤、牙痛、痛疽等症;红色,取汁于中药材虎杖(布依语:喇奔)。《本草纲目》中亦有记载,此物可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用于关节瘠痛、显热黄疸、经闭、咳嗽痰多、水火烫伤、跌打损伤、痛肿疙毒、降血脂;黄色,取汁于中药材蜜蒙花(布依语:糯娅)在布依民间疗法中,单方熬制并汤服能治疗黄胆性肝炎;紫色,取汁于紫背天葵草(布依语:胀),在布依民间疗法中,单方熬汤服用能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头晕等症。读懂了以上文字,你应该会明白,染色为何?——是为了保健身体,是为了幸福生活。把食品和药物合为一体,这是布依族人在生活中了不起的创造!五彩花饭的黄、紫、白、红、黑五色,正好对应了中国古哲学中的金、木、水、火、土五行,这绝不是一种巧合,而是布依族最朴素的宇宙观和世界观写真,千百年来,布依族人民深谙五行相生相克之道,懂得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则生,违逆则亡之理,不违天、地、日、月、山、川、树、木运行规律,虔虔诚诚地谨记,小心翼翼地遵守,所以才有如今布依山寨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世外桃源。另外,五彩的布依花饭,其实每一种颜色都象征着一种美好寓意——黑色象征着生命旺盛;红色象征着欢乐无限;黄色象征着真挚情感;紫色象征着吉祥如意;白色象征着纯洁无瑕。这是布依族人最本质的情感,不惟食物如此,在今天布依族人民的服饰上,这些特征也是一览无余。食与衣这两种人的最基本需要上绘上五彩,彰显了布依族人爱美的天性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五彩花饭——是饭,但绝不仅仅是饭!如果你真正地了解布依族,当你品尝过之后,我想,你一定也会有这样一种感悟吧。吊脚楼上妹歌甜布依山美水美歌更美。走进多依河畔的布依山寨,驻足吊脚楼间,你会觉得你所有的感官都会不由自主地沉浸在美的世界里,甜的海洋里,让你陶醉,让你忘归。----------布依族是个逢事必歌,无事亦歌的民族,无论劳作、饮食起居、谈情说爱、祭祀或婚丧嫁娶皆要歌。歌是布依族的语言,歌是布依族的生活方式,歌是布依族的灵魂所依,歌是布依族对生命意义的诠释和表达,恰如水和空气,恰如生活中须臾不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这里不得不说的是布依族的情歌。爱情是人类永恒与不朽的主题,情歌是所有歌曲中最能触及情感、最能洞穿心灵、最能抚慰灵魂的人间妙音。布依族情歌,在表达、歌颂、赞叹爱情的同时,还蕴藏着浓浓的乡情、友情、亲情;布依族情歌,创作与歌唱方式虽然简单朴素,但却是以情为魂,以情为线,歌中充满了崇尚自然,崇尚劳动,崇尚善良,追求平安详和的浓浓气息。----------唱情歌,却不得不提布依族阿妹(布依族对青年女子的通称),因为她们是情歌中当仁不让的主角,——不但是唱情歌的主体,也是被歌唱的客体。只要你认真聆听,在她们悠扬、甜美的歌声中,你就能读懂布依阿妹的独特魅力。----------情歌中的阿妹勤劳善良。在布依族家庭中,她们都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耕田耙地、织布做衣、照顾家庭的活路一样不少。这一点,在布依族情歌中比比皆是,随便拈两段来听听:“立夏小满四月天/正在栽秧哥来连/妹家门口一垄姜/十匹叶子九匹香/劝哥莫讲阴阳话/锄头落地有文章”;“听郎说是庄稼汉/妹再问郎一事情/一年当中分几季/几个季节怎样分/哪个时候撒谷子/哪个时候秧封林/包谷瓜豆哪时种/哪个时候满收成/油菜麦子几时种/几时收完割秧青”。在情歌里用劳动中的事物来比喻,既生动、贴切,又体现了阿妹妹崇尚劳动的价值取向——懂得劳动才能懂得生活,才懂得情感。这是对情郎的警醒,也是对勤劳善良品质的赞颂。----------情歌中的阿妹热情奔放。在布依山寨,只要你留意,会发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布依族少男少女们在谈情说爱时,男子大多谨慎而羞涩,他们得情歌中有追求、渴望,但更有犹豫与踌躇,——“阿哥我/想妹日想夜也想/想得肉瘦脸发黄/阿哥年盼月也盼/盼同阿妹配成双。”歌中充满相思之苦,但更有心中的纠结——“妹是墙上紫金花郎/是墙上烂泥巴心/想同妹做朋友烂/泥哪能栽金花”。而布依阿妹在情歌唱中则显得热情、勇敢、奔放,歌声中充满主动性,开放性,甚至挑逗性。——“妹家甘蔗栽后园/甘蔗成林绿满园/这园甘蔗长得好/专等小哥来尝鲜”;“妹家门前一棵桃/十人路过九人摇/别人路过摇不动/小郎一到自会摇”;“大河涨水漫河滩/哥划小船下陡滩/情哥有话快快讲/船到滩头难转弯”;“郎在山巅妹在中/心想相逢路不通/郎变黄莺妹变鹊/半天云里来相逢”;“两支筷子配成双/落下一支在水塘/若是情哥有心意/卷起袖子捞成双”,看似简单、朴素的歌词,却能让你看到一个大胆、奔放但、内心感情十分丰富、细腻的布依阿妹形象。----------情歌中的阿妹对爱忠贞。听布依阿妹的情歌,你会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感动——恋爱中的阿妹或已婚的阿妹,一旦定了情或结了婚,就是绝对的忠贞与坚定的信任及守望,这是其他一些民族无法相比的。请听三首这样的情歌:“生要连来死要连/官司打到鬼门前/十场官司十场败/场场败了也要连。”生生死死永不分,甚至于可以去闯鬼门关,认准了自己的情郎,就是生生死死、就是永不分离、就是患难与共;当已经定情的阿妹逢到另一个对自己表达爱意的情郎时,她的歌声坚定而委婉:“小郎说话不新鲜/尖起耳朵听妹言/牛儿才吃两边草/情妹不踩二花园”;若已婚阿妹还有人唱情歌来挑逗时,这位阿妹的歌声则会毫不客气:“你叫我丢夫来连你呀/我不能一弓害几弦/劝你重走阳前道/处处甘蔗一样甜/朋友可当亲戚走/活路不忙你来玩”。万峰湖美野鱼肥鲁布革有一江,江名清水江,鲁布革有两河,江名黄泥河、多依河,本来这里没有湖,但当三条江河汇在一起共同构筑一座名叫“天生桥水电站”的梦想时,这里有了湖。没有则已,有容乃大,三条江河水势涛涛而上,秀峰碧嶂尽成湖上孤岛,故曰湖为“万峰湖”,是全国贮水量第二大的淡水湖。水真是种奇妙的东西,有时它会成为障碍,让人相望在眼前、相聚却要在千里之外,有时却成为桥梁或捷径,让十天半月缩短为须臾与片刻,恰如万峰湖,以水的名誉抚平了滇黔桂的千沟万壑、古今沧桑,拉近了千年的时空距离,无需如箭快艇,哪怕只是一艘普通驳船,不出半天光阴,就可轻松游走于三省之间。站在万峰湖畔溯古追今,总是让人充满感慨、感叹之情。由海洋到陆地,又由陆地演变为湖泊,这是怎样的一种自然变迁?水非昔日之水——昔日的海洋充满了苦涩,今日的湖泊多了些恬淡,昔日的海洋充满了野性、苍凉、放荡不羁,今日的湖泊只有柔情、温馨、烟波如织;山还是昔日之山,曾经的高不可攀已经成为过往云烟,一叶小舟即可抵达山巅,曾经的桀骜不驯已经被温柔的湖水环绕,显得气定神闲。一山一幅画,一峰一奇观,虽万峰竞立却绝不雷同。宽广的湖面有鸟,各形各态,万万千千,它们是万峰湖的常客,它们是万峰湖美丽的动态风景,春来秋去,南归北徙,日游碧波之上,暮栖峰林之间,无牵无挂,自由自在。宽广的湖面有人,他们是渔民,是万峰湖畔的布依子民,以万峰湖为渔场,或结庐于岸边绿树丛中,以驳船、渔网为工具,终日忙碌于碧波之上,或就于湖面造浮动之船房,三四间狭小但干净整洁之空间,供垂钓者或游玩者居住于浪涛之上,要么以绳牵船房于岸边,要么解绳让船房自由飘荡,随处观光,这种集吃、住、游于一船之上的体验,别有一番风味,另这种方式所收费用不高,一般每人每天大约五六十元足矣,真是又别致、轻松又惬意、无忧。游万峰湖,还有一道独特的风景,那就是千人垂钓。因为万峰湖身处崇山峻岭之间,离尘世较远,离污染源较远,再加上自然的造化,万峰湖成为鱼类们活动的理想天堂,湖中的鱼儿品种繁多,虽没有详细的科学统计,但从钓者们的鱼篓中可以窥见,鲢鱼、鲇鱼、鲤鱼、青鱼、鲫鱼、猪嘴鱼皆有,而且个大体肥,在垂钓者的战利品中,不乏二三十公斤重的大鱼的身影。在追求自然食物美味及营养的今天,万峰湖中的野鱼对垂钓爱好者是有着巨大吸引力的,所以每年,万峰湖都会吸引着来自省内外的万千钓客光临,他们或群或独,就搭帐篷于岸边,带齐锅碗瓢盆、柴米油盐等一应生活用具,就在湖边驻扎下来,一连十天半月垂钓于湖中,独享钓者雅趣,有些钓者干脆就寄住于湖上船房中,吃住皆交于船房主人安排,自己就专注于垂钓,在湖面指挥着船房划向鱼群密集的地方并垂钓。万峰湖不会让他们失望,他们总是来时兴致冲冲,去时收获满满。因为鱼肥味美,在万峰湖畔风景怡人的鲁布革小镇上,开得最多的食堂就是鱼馆,随便走进一家坐下,就会有服务员上前招呼,他们不会问你吃点鱼还是其它,因为他们觉得,在这里,吃鱼,吃万峰湖中美味的野鱼肯定是来者的初衷,在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小镇上,如果不吃鱼,要么证明你是个初来的陌生者,要么证明你是个不懂美食的人。鱼的吃法很多,煎炸鱼,清汤鱼、酸笋鱼、麻辣鱼,你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喜好的口味选择,但不管是哪种做法,管保让你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口,满足自己的胃,满足自己的心。这就是万峰湖,以一种淡泊又高雅的情怀在等你。如果你是游人,万峰湖美景会让你的眼应接不暇,会让你的心如痴如醉;如果你是钓者,万峰湖会让你钓性勃勃,满载而归;如果你是食客,万峰湖会让你品尝到世界上最鲜美的鱼味,会让你流连忘归。九香虫酒醉不还好饭好菜需有好酒。这是普天之下饕餮之徒们的不舍情结。走进多依河畔的布依村寨,吃着五彩花饭,品着鲜美野鱼,还缺什么?——那就是好酒。其实酒不缺——布依族不但有酒,而且有好酒!在鲁布革的布依族村寨,千百年来一直流传着一首经久不衰的酿酒歌,简单摘录几句如下:太阳照村庄/母就开仓拿谷晒/晒谷在申日/舂谷在酉日/舂得石九米/母便来做酒/拌酒在卯日/蒸酒在吉日/拿水柳来烧/拿苦枥来烧/蒸汽徐徐上/火力阵阵强/金竹管子细/好酒涌出来……,这是典型的布依族酿酒场景,几乎家家户户,几乎村村寨寨。布依族的酿酒,除了选择最好的谷物外,最独特的是在于其酒药,一般都采用本地特有的几种药草——诸如透骨草、白头翁、嫩消等合成,这些酒药乃布依族独有,纯天然,绿色,无污染。酿好的酒就用陶罐装好,摆放在阴凉处,用芭蕉叶或其它植物盖好,经过三五个月的窖藏沉淀后即可饮用,一打开陶罐上的草盖,酒香就会毫不掩饰地大溢出来,充满吊脚楼的每一个角落,酒香甚至飘散到整个村寨的上空,引得附近山中的鸟儿都聚飞过来,停落在榕树或芭蕉树上,欢快地叽叽喳喳。布依族热情好客,只要你来,他们会毫不吝啬地为你斟上大碗的酒,让你不醉不归。不过,这只是布依族一般的酒,布依族还有一种最独特的酒,那就是九香虫酒!九香虫学名椿象,是一种主要以以豆科、葫芦科类植物为生的小虫,本来,这是种害虫,本来,这是种会释放出特殊臭味的小虫,本来,这是种让人望而生畏的小虫。但在布依族人看来,这是种宝贝,是种难得的宝贝,在夏秋季节,他们会费心费力地想办法捕捉,如果量大,他们会拿到集市上出售,不要小瞧这些害虫,每斤的市场售价已经高达四五百元,而且好卖,绝对的供不应求(个中之因可能是近些年来,人们追求养生的理念在不断提高,九香虫据说可以在防癌治癌且在滋阴壮阳等方面有独特疗效,因而被追崇)。如果量不大,那就放在家里自用,要么入菜——先把虫儿们放在柴火上的铁锅里烘焙成干,然后用石臼细细地舂成面,再把鲁布革特有的青椒烧后切成碎末,,最后把两种东西混合,简单地撒上点盐并搅拌,一道可口的美食就可上桌,这是道最具布依族特色的菜肴,色香味俱全,尝过后,管保让你终生难忘;要么入酒——把九香虫放于装满酒的陶罐之中,让九香虫在醉生梦死后成就一罐最具特色的九香虫酒,十天半月后打开,一种难于言述的特殊酒香就会飘散开来。特殊的九香虫再加上特殊的布依族自酿的酒,一罐最具布依特色的九香虫酒就成功了。当然,因为九香虫资源有限再加上捕捉不易,并不是所有的布依人家都能拥有这种独特的酒。

到布依人家做客,只要主人家有九香虫酒,他决不会吝啬,而是毫不犹豫地为你满满斟上,在劝你拈菜的同时会不断敬你喝酒。其实,在这个时候,你不要难为情,不要犹豫,更不要忸怩作态,你可以大口地喝,可以大碗地喝,就算醉了,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因为你喝的是货真价实且绝对绿色、生态、自然、养生的好酒,是布依族最具民族特色的佳酿,是布依族同胞的热情好客,是布依族同胞的纯真情感。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么?

到布依人家做客,莫忘了——九香虫酒醉不还!

作者简介

李庆忠,男,云南罗平县人,现供职于罗平县委党校。现任曲靖是作家协会理事,罗平县作家协会主席、罗平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罗平县诗词楹联协会名誉副主席,主要从事以罗平为主题的小说与散文创作,有四十余篇作品发表于省市县级文学报刊。

作者

李庆忠

封面图片作者

赵汀

编辑

李红平

编审

吴朝平

分享是一种动力喜欢我们就点赞

传承民族文化

保护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化









































无烦恼祛除白癜风
白癜风注意什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uxiangchonga.com/jcgj/25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