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其实中医并不仅仅只有中药这一种办法,
除了熟知的中药、针灸推拿外,还有许多种特色疗法,
现在就给大家介绍一种两千年前就存在的“握药法”~
掌心敷药法又叫“握药法”,是祖国传统外治独特疗法之一。
掌心敷药,药物通过皮肤渗透和吸收,进入体内,随血液运行直达病所,而发挥药理功效可防病治病。
或间接药物通过不断地刺激敷药部位的皮肤或穴位,来调节机体的神经、体液、组织、器官等的功能而防病治病。
受凉腰痛取丁香、茴香、干姜、牡蛎各30克,烧成灰后混匀。
用时取15克,以黄酒调成糊状,分2份,两手心各握1份药糊,以塑料薄膜覆盖,外用纱布固定,握至汗出为度,
隔日1次,7次为1个疗程,对受寒、凉、湿腰痛疗效甚佳。
阳虚便秘表现为大便艰涩、排便困难,努挣乏力,挣则汗出气短,便后疲乏,面色苍白,腰背冷痛,小便清长等。
取高良姜、白芥子、甘遂、槟榔各等份,共研细末,加水做成丸状,每丸6克。
用时先以花椒水洗手,再用麻油涂于掌心,两手握各握1丸,至汗出。
本方温中散寒通大便。每日2次,7日为一个疗程。
寒性胃痛取九香虫克,焙黄,研为细末,每次18克,温开水调成糊状,分2份,握于两手心,以塑料薄膜覆盖,外用纱布固定,至痛消失即可,每日2次,10天为1个疗程。
主要功效理气止痛,是治疗气郁不舒、腹胀不适、胃脘疼痛的要药。
比较严重的胃痛,当一般药物治疗无效时,九香虫止痛效果最佳,一般10分钟左右疼痛可止。
但是,九香虫治胃痛以虚寒性疼痛为宜,带有热象的胃炎不宜使用。
注意胃部要保暖,饮食上要注意,不吃凉性的食物。
咳嗽、咽炎取百部、连翘、黄连、黄芩各18克,冰硼散9克,鸡胆、陈醋适量。
先将前四味药研为细末,加入冰硼散搅伴均匀,分4等份,每晚取一份药末,加入适量鸡胆汁、醋调成糊状,
敷于手心,以塑料薄膜覆盖,外用纱布固定,次晨取下,10天为1个疗程。
本方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作用。主治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咽炎(小儿用药,量减半)。
面瘫取天麻、川芎、防风各15克,白附子10克。
共为细末,葱白适量捣烂,与药和糊,分两份,握于手心,以塑料薄膜覆盖,外用纱布固定。
令面微出汗,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本方祛风散寒,主治感受风寒后引发的面瘫。
外感高烧取蚕沙30克,陈皮10克,竹茹30克。
共为细末,用水调成糊状,分2份,敷于手心,以塑料薄膜覆盖,外用纱布固定,半天换药1次。
同时取鲜芦根克(干品50克)煎水,当茶饮用。至高热退至身体正常温度。
咽炎取食盐80克,硼砂40克,两药拌均。
先将双手泡于热水15分钟,然后两手对搓50下,马上将药分2份,握于两手心,以塑料薄膜覆盖,外用纱布固定,每次握30分钟,每日2次,7日为1个疗程。本方清热化痰利咽。
消化不良取白萝卜50克,生姜20克,香附10克。
共捣成泥状,分2份,握于两手心,以塑料薄膜覆盖,外用纱布固定,每日2次,7日为一个疗程。
本方消食除胀。
胸闷葱白15克,冰片5克,一同捣成糊状,分成2份,分别敷于双手心,
以塑料薄膜覆盖,外用纱布固定,每次10分钟,每日1次。
头痛桂枝6克,川芎9克。
上药研为细末,加葱白适量,捣成泥状。
分2份,敷于双手心,以塑料薄膜覆盖,外用纱布固定,每次20分钟,每日1次。
中医真的博大精深
竟然想到手心敷药
可惜现在有失传之嫌
转起来让更多人知道吧~
赞赏